四川:“中醫沃土”變身綜合改革“示範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6-26 17:11:22 編輯:劉懿 點擊:
今年5月中旬,四川省中醫藥代表團出訪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在中醫藥醫療、教育、科研、産業及海外傳播等方面達成多個合作意向。
6月中旬,四川中醫藥代表團赴香港、澳門開展推介活動,宜賓五糧液中藥系列酒,達州烏梅、天麻系列産品,內江天冬系列産品等多款“明星”川藥産品集體亮相港澳,引起廣泛關注。
這些成績是四川在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過程中,深入推動對外交流合作、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縮影。
“示範區建設以來,四川堅持‘找準小切口、實現大突破’改革總要求,以中醫藥強省‘十大行動’為抓手,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産業文化‘三位一體’高品質發展,成效顯著、亮點紛呈,入選省委深改委2022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省中醫藥局黨組書記、局長田興軍説。
高位統籌:中醫藥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健全的管理體系,為宜賓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強勁動力。”今年2月,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省人大教科文衛委綜合調研組實地考察宜賓後説道。
2022年3月,宜賓市成立市中醫藥管理局,同時成立市中醫藥科學研究所,所轄10個縣(區)統一增挂中醫藥管理局牌子,並新增中醫藥發展服務中心。這是繼達州之後,全省第二個單獨設立的市中醫藥管理局。此外,目前全省已有12個地市設立了事業單位性質的中醫藥發展服務中心。
“全省中醫藥管理體系不斷健全的背後,是四川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奮力跑好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第一程的不懈努力。”田興軍説。
——2022年4月,省委、省政府成立四川省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和中醫藥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24個省級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一體化統籌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和中醫藥強省建設。
——2022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實施中醫藥強省建設行動,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此後,省委十二屆二次、三次全會,省“兩會”,全省中醫藥工作推進會議均對推進示範區建設作出重要部署。
——2022年8月,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實施方案》,成為全國7個示範區中唯一一份以省政府名義的示範區文件。《實施方案》明確構建管理、保障、服務、産業“四大格局”,建成科技創新、人才、文化“三個高地”,實施中醫藥區域協調、中醫中藥協同特色發展“兩大工程”,為示範區和中醫藥強省建設擘畫宏偉藍圖。
——2022年9月,省政協主席領銜督辦示範區重點提案及5件關聯提案,推動中醫藥綜合改革實現重點突破,得到有關部門充分採納。
——2023年2月至5月,省人大開展中醫藥“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調研督導,對全省21個市(州)全覆蓋進行執法檢查,針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廣泛開展調研、座談,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凝心聚力,協同創新。省中醫藥局充分發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24個成員單位將示範區建設納入相關規劃,推動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醫藥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四川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醫特色重點醫院,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等國家重大項目16個。出臺20條醫保措施支援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四大創新工程”打造中醫藥創新高地,首批建設成都、資陽兩個省級區域製劑中心,遴選195種中藥製劑、174種藏藥製劑進入第二批調劑目錄。
人才是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第一資源。四川進一步完善中醫藥職稱改革評價體系,打破中醫藥高級職稱申報評審全省統一高級職稱和基層高級職稱的界限,增設技師類別職稱,將“西學中”人員納入中醫藥職稱評審範圍。在全省9個行業性人才計劃中新增了中醫藥人才專項,新設省岐黃學者、岐黃菁英人才培養項目;新增國醫大師1名、全國名中醫3名、岐黃學者等高層次人才24名,評選第四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推進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升格本科院校,四川省中醫藥職業學院納入高等院校設置“十四五”規劃。
強化統籌,主動作為。省委、省政府將示範區建設納入對市(州)黨委政府績效目標考核,進一步激發市(州)黨委政府推進中醫藥改革創新激情、壓實工作責任。全省所有市(州)與省中醫藥局均簽署了局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定期會商機制,推動中醫藥綜合改革成為全省上下共同命題。各市(州)設立黨委政府“一把手”任組長的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形成把中醫藥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的共識。
宜賓每年安排5000萬元市級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眉山、達州、雅安等地設立中醫藥綜合改革專項資金,單個項目最高獎補1000萬元。瀘州、遂寧出台中藥材産業發展規劃,瀘州、綿陽、廣元、內江在醫保支援中醫藥發展方面作出積極探索,自貢、德陽、廣元、南充市中醫院新院區建設如火如荼,《涼山彝族自治州中醫藥保護條例》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倍風而馳,易以遠。伴隨一系列重大改革、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落地,四川正朝著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中醫藥強省穩步前行。
為民惠民:家門口享受高品質中醫藥服務
6月5日,達州市通川區西外羅浮廣場排起了長隊,一場“川渝名中醫達州行”活動在這裡舉行,來自四川省中醫醫院、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四川省第二中醫院、重慶市北碚區中醫院、重慶市渝北區中醫院及達州市的12名川渝中醫專家,現場為群眾送去了高品質的中醫藥服務,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在全國範圍內,雅安市率先在寶興縣開展了車載流動醫院試點工作,將中醫藥服務納入服務內容,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中醫藥服務。實現每個中高山鄉鎮、每個中心鎮、特色鎮,以及每個片區均有流動醫療服務車,基層中醫藥服務輻射效能增強。
基層中醫藥服務怎麼樣,是對示範區建設成效的重要檢驗,也直接關係到群眾獲得感。
四川大力推進中醫強基層“百千萬”行動,通過組織100個省級、1000個市級、1萬個縣級專家團隊實施“省包縣、市包鄉、縣包村”下沉幫扶,促進優質中醫藥資源共用,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同質化的中醫藥服務。此外,還創新支援23個中醫藥特色為主導的中心鎮衛生院建設縣域中醫醫療次中心,支援29所縣級中醫院扶優補短組建縣域緊密型醫共體,12所縣級中醫院開展“兩專科一中心”等服務能力建設,支援實施1500個基層中醫館內涵建設,努力實現基層“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村”。
深耕基層的同時,四川也一直在著力提升中醫救治急危重症及疑難疾病的能力。
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降低至15%左右,手術率降低至10%以下,總體療效國際領先,年診療量突破2000例,臨床治療規模達到全國之首。
在省中醫醫院,第四屆國醫大師陳紹宏提出“虛、瘀、痰、火、風”的病機理論,制定了“複元醒腦、逐瘀化痰、泄熱熄風”的治法,首創的“中風醒腦液”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在16個省份進行了驗證推廣。在他帶領的中醫經典病房,中風病(腦出血/腦梗死)、肺纖維化、冠心病3個主攻病種的中醫治療率達到91.33%,有效率均在80%以上。
在瀘州,94歲高齡的全國名中醫、肝膽病專家孫同郊早早來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診室,換上白大褂、戴上助聽器,開始她與患者每週三特需專家門診的“約會”,60多年來從未間斷。
目前,四川正積極推進12個省級中醫經典傳承中心建設,建成治未病中心20個,累計建成重症急性胰腺炎、糖尿病等省級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中心20個,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護佑人民健康。
擦亮品牌:經濟社會發展再添新增長點
2月20日,由阿斯利康支援打造的中醫藥現代化産業創新空間在成都高新區中西醫結合現代化創新中心舉行開館儀式。標誌著四川省首個由跨國世界500強藥企作為“鏈主”挂帥,專注于中醫藥領域的創新基地正式落戶成都高新區。截至目前,在中醫藥領域,成都高新區已匯聚地奧制藥、華神集團、四川新荷花等重點中醫藥生産製造企業,擁有三七通舒膠囊、地奧心血康、黃芪片等重點品種。
2022年,四川著力推動中醫藥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850萬畝,規模以上中藥企業營收581億元,已培育好醫生、新綠色超50億元企業2家,康弘、成都第一制藥等超10億元企業5家,百裕藥業、新荷花等超5億元企業4家,利民飲片等超億元企業48家,建成省星級中藥材現代農(林)業園區10個,川産道地藥材年綜合産值達1200余億元。設立中醫藥研發風險分擔基金,首批註入3000萬元,進一步激勵和保護企業中醫藥科技創新積極性。
巴山蜀水出良藥,畫卷鋪起天地間。
在彭州市敖平鎮、綿陽市三台縣,川芎、麥冬等大宗藥材種植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金鑰匙”。3萬多畝川附子、川續斷讓大涼山變為“金山銀山”,助力彝族同胞過上嚮往的幸福生活。甘孜州中藏醫藥産業提能升級,鄉城藏青蘭公司生産的板藍根、三七等品種正式投産上市,藏藥製劑遠銷海內外。
“巴州枳殼,一個品牌撬動一方産業。”在巴中市巴州區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一條醒目的標語對外傳遞著這個省級五星級中藥材園區發展的著力點。出臺枳殼標準化種植技術規範,探索與大學、科研院所科研合作,打造國家AAAA級景區,巴州區圍繞道地藥材做文章,勃勃生機奔涌而來,推動中醫藥産業蓬勃發展,道地藥材真正地道。
在“川白芷”道地産區遂寧,船山區積極規劃建設白芷産業園區,已招引重慶太極藥業、回春堂藥業、全泰堂藥業、興川白芷産業有限公司入駐,建有全國白芷種質資源圃,培育引進川芷2號、川芷3號良種,新研發白芷香囊、藥膳包、白芷藥酒等精深加工産品10余個。曾經的撂荒地轉眼間變成了“香饃饃”,中醫藥産業讓當地村民有了持續增收的保障。
川渝簽署合作協議10余項,聯合實施川渝道地藥材品質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重點科研項目,“川港中醫藥交流合作會議”“川澳中醫藥産業發展研討會”等區域合作會議密集召開,川港中醫藥發展聯盟成立,共建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研發中藥新藥、大健康産品。籌建中藥材線上交易採購平臺,借助香港、澳門國際化市場優勢,推動川藥“走出去”。牽頭吸納雲貴川3省39個縣成立“烏蒙山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聯盟”,制定片區中醫藥産業發展戰略規劃,建成烏蒙山産業技術分院,大力發展片區中醫藥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濃厚氛圍:中醫藥文化全面融入群眾生産生活
5月21日“世界脊柱健康日”前後,以“守護脊柱健康中醫藥在行動”為主題的2023年校園中醫藥文化主題日活動在全省百所中小學校展開。觀看科普動畫、體驗傳統養生功法,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感受了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4月20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專題新聞發佈會,全面介紹《天回醫簡》研究整理情況。《天回醫簡》已由國家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整、最具理論和臨床價值的古代醫學文獻,成為繼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之後四川又一重要考古發現。
《巴蜀中醫文獻珍本彙刊》《川派中醫名家珍彙刊》首次公開整理並影印出版,其中許多都是難得一見的孤本。新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34項、四川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12個。“李仲愚杵針療法”被列入傳統醫藥類國家級非遺傳承項目。舉辦“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中醫藥主題賽,國內首部以中醫藥文化為主題的交響樂作品《本草》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由四川出品的中醫藥電視劇《後浪》熱播……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不斷。
5月出訪西班牙期間,省僑辦和省中醫藥局組織“中醫關懷團”,在西班牙僑商總會開展惠民中醫義診活動,短短四小時,6位專業中醫師耐心詳盡地為100多位僑胞現場會診及解答各种醫療方面問題,得到一致好評。
2021年開始,省中醫藥局與省僑辦聯動協作,啟動“天府雲醫•海外惠僑遠端醫療站”建設,目前已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西班牙馬德里、義大利米蘭、蘇利南帕拉馬利博建成5個醫療站,帶動越來越多的海外僑胞成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者。
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醫藥人文交流,推進中醫藥“健康旅遊+國際醫療”行動,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海外中醫藥中心持續加強中醫藥服務。四川——尼泊爾中醫藥線上交流會、“岐黃四川本草天府——四川中醫藥走進駐蓉領事機構”等一系列特色活動成功舉辦。中醫藥這張四川對外交流的名片越擦越亮。
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實施“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點工程”,提出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先行先試,以點帶面,為全面深化中醫藥改革探索途徑、積累經驗。
四川將以全面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為總攬,以中醫藥強省建設為目標,加快形成中醫藥事業、産業、文化“三位一體”高品質發展新格局——
打造一批中醫藥強縣。突出中醫藥綜合改革,鼓勵地方按照省級改革目標先行先試。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遴選一批中醫藥強縣,根據各縣基礎優勢,每個縣確定2~3個改革試點課題,為全省作示範。
建立公立中醫醫院、地方中醫藥發展成效等評價機制。建立政府支援中醫醫院特色優勢發揮的財政投入、醫保支援、薪酬分配的中醫醫院姓“中”考核機制;建立以組織管理、服務能力、産業發展、文化影響以及人民群眾獲得感、經濟貢獻度為重點評價指標的市(州)中醫藥發展成效評價體制。
深化做亮中醫藥區域協調發展、中醫中藥協同發展兩張“特色卷”。圍繞示範區建設兩張“特色卷”,組織專業力量,開展前瞻性、戰略性政策研究,提出具有創新性、可行性的舉措,提高改革政策“含金量”,同時組織專家論證、調研督導。
持續培育大企業、大品種。主要聚焦已超5億元、超億元企業,通過資金支援、招商引資、搭建平臺、多維合作等方式推動企業營收增長躍升,力爭新增培育營收超10億元和超5億元的中醫藥大企業。以大品種、大基地為目標,引導資源要素向道地産區匯集,實現川産道地藥材發展區域化、集約化、規模化,重點培育麥冬、川芎等中藥“大品種”。推進食藥同源,在藥品(中成藥、飲片)、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食品、日化産品等全産業鏈關鍵環節上持續攻關。
“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作為四川中醫藥人,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田興軍表示。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和抓手,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四川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突破,加快形成一批改革成果,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積極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鋪開、縱深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不負“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王昱霖 省中醫藥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