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都區斑竹園街道柏水社區興城大道北側、緊鄰地鐵5號線柏水站旁,是一個安置了9個村(社區)、約8000人的居住的安置片區,該片區共有柏盛苑,柏水小區A區、B區、C區及柏盛嘉苑5個小區,建成時間跨度超14年。因人員多、情況複雜,這個區域也成為了誰也不願意接手的“燙手山芋”,社區治理主體缺位長達8年,一個沒人管、沒人治的片區,停車難、出行難、買菜難、環境差……慢慢成為了斑竹園街道最“頭疼”的區域,被納入了新都區2023年“問題小區”臺賬。
微網格,一張融化冷漠的網
問題小區如何治理?斑竹園街道從年初開始謀劃,組建工作專班,派駐第一書記,壓實社區主體責任,開展蹲點調研……一系列工作有序推進中,然而最重要的是儘快搭建與群眾的交流溝通渠道,贏得群眾支援和參與,是問題小區整治基礎和關鍵。
從微網格開始。斑竹園街道黨工委建立柏水小區“九村共治”黨建聯席會,9個村(社區)黨組織合力行動,快速摸清柏水小區居住人群的基本情況,梳理形成黨員花名冊、組長(社長)花名冊、能力骨幹花名冊,分類座談、分別談話,柏水社區很快從中找到了第一批骨幹成員——微網格員。
“樓道雜物請大家清理一下,一旦發生了火災,那可是我們的逃生通道!”“電瓶車放在樓道門口非常不安全,請大家注意一下……”在微網格微信群裏,冷漠被一個個小建議打破。劃格定人、拉人建群、溝通交流,柏水小區的“線上+線下”的微網實格體系建立起來了,一張聯繫群眾、互聯互動的網成為了柏水小區整治邁出的第一步。
壩壩會,一場走心的見面會
“怎麼讓群眾知道柏水片區現在是柏水社區在管理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開壩壩會,一場不夠就多來幾場。”在工作專班討論會上,大家意見一致。
“請各位居民朋友,今天晚上6點到A區院壩開會……”微網格員們“一鍵發送”,上百名群眾如約而至。
“停車位太少了!”“綠化帶雜草叢生。”“沒地方辦紅白喜事。”“小區裏面連坐的地方都沒有……”居民們踴躍發言,有的説問題,有的説建議,這場遲到了多年的壩壩會,一共收集到了85條意見建議。
“居民朋友們,你們提的問題我們全部都記下來了,壩壩會後,柏水社區黨委將專題研究、分類梳理,對於可行的建議我們將儘快形成方案,提交居民朋友們討論,非常感謝大家來參會,也謝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援,我們將盡力而為。”社區黨委書記胡婷向居民承諾道。
這場壩壩會,是柏水社區“兩委”幹部跟居民的第一場見面會,也是微網格員們與居民的第一場見面會。“今後,這樣的會要經常開。”柏水社區網格員們紛紛感慨。
微實事,一場實打實的攻堅行動
問題雖然多,分清輕重緩急就不難。通過前期的蹲點調研、入戶問需、壩壩會收集,柏水安置片區的問題都找出來了,形成了問題清單,對照問題清單逐項分析梳理,問題小區治理的方案也逐漸清晰。“在社區層面,我們梳理形成了小壩子、小市場、小道閘等十件關鍵小事,居民最關注的停車問題,我們已經啟動了停車位修整、劃線,下一步計劃安裝道閘,同步徵集居民定價收費意見。在居民層面,就是充分地動員宣傳,讓群眾共同參與進來,首先把柏水社區的地掃乾淨。”社區黨委書記胡婷介紹道。
先自治,再整治。柏水社區黨委從重塑組織體系、優化治理體系優先著力,以居住地為主優化柏水安置片區的黨組織設置,組建了院委會籌備組,細化了微網實格機制,讓問題小區整治成為實打實的、居民參與的共同行動。(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