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觀音繡“龍鳳呈祥”與神舟九號飛船遨遊太空,遂寧矮晚柚北京移種挂果成功,中國成渝經濟圈(遂寧)PCB産業園的高精度PCB線路産業化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這一個個驚喜的産生,與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匯聚“非遺大師、大國農匠、技能大師”三大名師,對接“文旅、農業、電子”三大産業,著力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的舉措密不可分。
非遺大師:精創觀音繡服務文旅産業發展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文化旅遊學院教師黃海彥獨創的觀音繡,是以蜀繡為基礎,將各大名繡與觀音文化結合而成的創新繡法。被列入四川省省級非遺項目名錄,黃海彥本人被授予手工刺繡國家級技能大師稱號。遂寧“龍鳳呈祥”觀音繡搭著神舟九號飛船遨遊太空。在中國5000年刺繡史上,在世界及中國航太史上,還沒有刺繡遨遊太空的記載。遂寧已向吉尼斯世界紀錄組委會提交書面材料,將遂寧觀音蜀繡“龍鳳呈祥”申報為“航太第一繡”。
“非遺不僅僅是畫個畫、秀個花,還要讓作品能傳承下去。”作為一名有近20年創業經歷的非遺文化傳承者,在授課中,黃海彥除了教授學生獨創的暈針、木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繡法,如何在刺繡基礎上增添繡品的細膩、渾厚圓潤、靈動美觀元素;刺繡理論、認識非遺文化,怎樣發現生活中的美並用藝術手法表現出來等課程,更加注重啟發學生對市場、對行業的認識,教授學生尋找非遺文化中的商機、讓藝術品創造價值、成為傳承的載體等,讓學生清晰認識到自己人生的定位與規劃。
黃海彥指導學生成立的“行勢匠”工作室,完全按照市場創業模式實操,讓學生積累社會經驗,為今後就業、創業鋪路。正如行勢匠的命名由來,“期望培養出能走出社會,能懂這行、能幹專事的專業技能人才,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黃海彥通過觀音繡引導非遺文遊産業化的發展,實現更多婦女姐妹居家靈活就業。以“非遺走進Z世代”項目,進入大學校園,對女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孵化。據統計,遂寧已有300余人,加入觀音繡刺繡隊伍,他們精心製作的刺繡作為文旅産品暢銷國際國內,創造産值600余萬元,打造出遂寧文旅産業的一張靚麗的城市文化名片。
大國農匠:精育矮晚柚服務農業産業發展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矮晚柚研究院院長、“矮晚柚之父”彭永紅在2022年9月獲得“大國農匠”榮譽稱號。他研發的矮晚柚,又稱“永紅矮晚柚”,一棵矮晚柚樹佔地約1平方米,高1米左右,能結出幾十個柚子,果肉細嫩多汁,果子成熟季節很晚,並且春夏兩季挂果,出現“一樹有兩季、兩季不同期”的挂果奇觀,成為全球唯一特晚熟錯季節柚類新品種。
令人驚喜的是,原産地為四川遂寧市的永紅矮晚柚,2021年3月,在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南方水果示範基地—“特菜大觀園”移種挂果成功,這標誌著全國農業界南果北種重大科技突破,為將來更多的南方水果移種北方打下良好基礎。
在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校本部、龍鳳産教園區分別建設“川職-永紅矮晚柚産教融合示範園”,栽種不同規格的永紅矮晚柚,一方面方便學生實訓,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學校林地、荒地。
彭永紅帶領學生們走進示範園基地,根據果樹一年四季生長的實際不同情況,讓學生置身於實際問題情境中,教授農業實踐知識,真正做到學生動手參與,實現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他將自己獲得國家專利的芽變技術、多元雜交技術、果子兩代同堂技術等,一一講授給學生。他説,“我研究柚子已有45年了,我想把我這一路走來的經驗教給學生們,希望他們堅定信念、能吃苦、懂堅持、有自信,知曉如何做人,成為與社會不脫節,德才兼備、品學兼優的人。”
彭永紅領銜的學校矮晚柚研究院組成研究團隊,專攻品種研究、繁育、栽植、産品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工作。與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的聯盟院校合作,從事永紅矮晚柚鹽鹼地栽培研究,沙漠地研究種植永紅矮晚柚等學術交流活動,助推産品新發展,助力農業産業發展。
截至目前,遂寧轄區已有4000多株矮晚柚果樹,年産量達到20萬-30萬斤,在春夏季節市場無柚子的空白期,為國內外消費者提供綠色水果。同時,基地常年聘請當地村民務工,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技能大師:精研新技術服務電子産業發展
“黃世瑜電子技術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川中明珠計劃”技能大師、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黃世瑜,依託四川普瑞森電子有限公司,聯合電子科技大學、四川雲引智創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申報四川省重點研發項目“OLED/LED新型顯示屏的精密高效PCB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圍繞相關PCB製造技術難題開展高速率、高密度線路整合、大功率低能耗/無源電阻整合等關鍵技術展開研究。通過理論研究、結構設計以及製造工藝創新等突破了精細線路製作、高頻多層與大功率低能耗以及無源電阻整合等瓶頸性技術,該項目的開發運用,將大大提升OLED/LED新顯基板的整合度和産品品質,降低産品能耗,極大地滿足商業、消費、交通、醫藥領域各類電子産品顯示更輕薄、亮度高、功耗低、響應快、清晰度高、發光效率高、柔性好、易折疊、小型化、輕質化等需求;可緩解國內高密度OLED/LED新顯基板結構性短缺的市場壓力,提升我國電子資訊産業的核心競爭力,推進企業産業升級的科技進步,助推中國成渝經濟圈(遂寧)PCB産業園電子資訊産業鏈的配套與集約化發展。
黃海彥、彭永紅、黃世瑜等行業名匠大師之所以能夠匯聚到一起,是因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大力實施“引才聚智”行動的結果。自2021年起,除引進培養黃海彥、彭永紅、黃世瑜外,學校還引進重慶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廖瑞金為“特聘教授”;引進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國家隊總教練,世界技能大賽第43、44、45屆比賽中實現焊接項目三連冠的總教練周樹春為“首席技能大師”;引進全國技術能手徐磊等高技能人才、行業領軍人共20位到學校任職任教,提高了學校的專業建設能力,解決了專業建設與市場脫節、培育的人才實操性不強瓶頸,達到了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服務,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産業能力的目的。截至目前,學校擁有5個市級大師工作室、1個國家級大師工作室、1名國家級技能大師、1名大國農匠、1名全國技術能手、1名省級技能大師、6名市級技術能手。
正如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生所説:“我們選聘的技能大師,不僅在專業上有過人之處,而且對行業的精準把控、對待事業的工匠精神、頑強的毅力同樣是學生的榜樣。希望在這些工匠、名師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引導學生養成嚴謹專注、敬業專業、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質,更好地服務地方産業發展。”(王金蓉 徐友輝 張高 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