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到金沙看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文明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5-27 11:58:11 編輯:張嘉鈺 點擊:
咚、咚、咚……伴隨著八聲鏗鏘有力的擊鼓聲,一場豪邁昂揚的太陽鼓樂舞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上演,磅薄的氣勢瞬間將觀眾帶入中國西南地區恢弘盛大的歷史長河中。5月26日晚,“吉金萬里——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文明展”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盛大啟幕。

此次展覽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都市文物局)指導,並得到西南博物館聯盟、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遺産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孫華,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水城,以及來自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等近30家參展單位和兄弟單位的代表,出席了此次開幕活動。

該展集結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5省市32家文博單位的精品文物294件/套,以先秦至秦漢時期的青銅器為代表,涉及考古遺址近百處,講述中國西南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故事,實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展演變格局,為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展品數量最多、文物等級最高的西南地區青銅文明專題展。據悉,展覽于5月27日起正式面向觀眾開放,持續展出至8月27日。

震撼!再現中國古代西南地區勝景
先秦至秦漢時期,西南各地先後進入青銅時代,孕育出了燦若星辰的古代青銅文明,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次展覽從中國西南地區的宏觀視角出發,選取了各地區的最具代表性的遺址,如川渝地區的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涪陵小田溪墓地、城壩遺址、茂縣牟託大墓、鹽源老龍頭墓地等,雲南地區的晉寧石寨山墓地、江川李家山墓地、晉寧河泊所遺址、昌寧大甸山遺址、牡宜遺址等,貴州地區的赫章可樂遺址、威寧中水遺址、普安銅鼓山遺址等,廣西地區的羅泊灣漢墓、合浦漢墓群等,其中不乏歷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和近年來的考古新發現,是“考古實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重要見證。

此次展覽展出的294件/套展品,涵蓋銅器、金器、玉器、海貝等多種器類,其中一級文物超過百件,有88件/套文物為首次外展。三星堆銅扭身跪坐人像、小銅立人像,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三輪馬車實物模型之一,目前四川地區首次發現的銅紡織工具,還有實證西漢政府對雲南地區實施有效治理的“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和“滇池長印”封泥,這些考古新發現中出土的珍貴文物,不僅是發掘出土後首次面向公眾展出,更證明了西南地區各地與中原文化相融合,匯入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此外,此次展覽更是集結了“成都”銘文矛、虎頭紋“成都”銘文青銅矛和“九年呂不韋”銘文戈,首次將三件刻有“成都”銘文的兵器進行集中展示。
恢弘!解鎖川、渝、滇、黔、桂的青銅時代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走入展廳,中國西南地區的青銅文明畫卷,從三星堆遺址的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徐徐展開。展覽分為“序廳”“川渝地區”“雲南地區”“黔桂地區”和“融入華夏(尾廳)”五個部分。序廳和尾廳提取了青銅器原有的色彩——金色作為主色調,以沉浸式多媒體為主視覺,首尾呼應,共同展現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文明從多元走向一體的歷程;展覽主體部分則分別提取了川渝代表性器物的吉金色、“彩雲之南”的雲山藍、黔桂山脈的石綠色作為主色調,引導觀眾領略西南各地獨特的青銅文化風貌。據悉,展覽中還有一些特別的“小巧思”。以文物線描圖為基礎,通過多媒體視頻及投影讓青銅器上繁複的圖案“動起來”——再現當時戰爭及宴樂場景,熱鬧非凡,描摹出那個時代的剪影。而展墻上《史記》《漢書》《後漢書》等歷史文獻中關於西南地區的記載,也讓觀眾在歷史記載與文物實證的交相輝映下,更加透徹地領悟神秘遙遠的古代西南青銅文化。

銅鼓,是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出土器物之一。雲南楚雄萬家壩型銅鼓更是世界八大類型銅鼓的源頭和祖先,在世界銅鼓文化中久負盛名。銅鼓上的太陽芒紋、蛙紋與三星堆、金沙的太陽崇拜表現方式十分相似。在展覽尾廳,特別打造了一個括弧形空間,將出土于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的6件銅鼓進行集中展示,同時輔以巨幅投影視頻,天花板則飾乙太陽神鳥燈雕,以沉浸式的光影效果打造一首太陽崇拜的讚歌,呈現出各民族間共通的精神和情感紐帶。
好玩!大有不“銅”“人人都是策展人”解鎖展覽新體驗
據了解,本次展覽同時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和黔西南州博物館的53款共800余件主題文創匯集金沙,讓觀眾在看展之餘還能收穫一份可以帶回家的青銅文化體驗。此外,還將陸續推出中、英雙語微信導覽,以滿足國內外不同觀眾需求,迎接即將在成都舉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展覽的配套活動和互動體驗項目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什麼是策展?自己親自動手策展是什麼體驗?在展覽期間,金沙遺址博物館將推出“人人都是策展人”互動項目。觀眾不僅可以自主挑選展品進行“布展”,還可以寫上喜歡的展覽文案,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線上展覽。同時,金沙還將聚焦西南青銅文明的獨特之處,推出“大有不‘銅’——西南青銅文明線上展”。該展不同於線下展覽以地域劃分單元,而是通過不同的器類、功用、風格、工藝等視角,從不同維度上帶給觀眾更全面的觀展體驗。據悉,這些將於今年6月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線,屆時不管是想要深度觀展的朋友、還是到不了現場的觀眾,都可以線上體驗。

此外,在長達3個月的展期中,本次展覽還將陸續邀請專家學者舉辦相關學術講座,同時開展西南“銅”趣、青銅器小百科、青銅文物填色等多場動手動腦的主題社教活動,以及推出360°全景導覽等,線上線下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互動性、趣味性和知識性的青銅文化盛宴!(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