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船”説 恩陽“長卷” ——寫在2023年(四川·恩陽站)暨“劃遍四川”恩陽站賽前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5-26 11:41:53 編輯:張夏桐 點擊:

打開中國地形圖,一條長達4000千米的“巨龍”橫臥華夏大地中部,崑崙-秦嶺、大巴山緯向聯袂。由此,地分南北。以北,是黃河文明,孕育出古代經濟文化中心;以南,是長江文明,滋養了豐饒富庶的天府之國。中原文明與巴蜀文明在此連接,誕生了名聞天下的古蜀道。

衢通三省,處川東北的米倉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首當其衝成為蜀地通往川陜甘最早的一條道路。依大巴山之南,踞四川東北部,恩陽地處米倉古道要津,水陸碼頭,人聚財興,才有了1400多年的繁華。“千年米倉道,早晚恩陽河”,歷史成就了恩陽“米倉古道第一鎮”最響亮的名號。

如今,“千年水碼頭”恩陽正在迎接第一場國家級的龍舟賽事———2023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四川·恩陽站)的到來,同時也是納入“劃遍四川”省級IP賽事的第二個年頭。這是一場久違的水上文化“重逢”。以水為媒,恩陽將“靚”出多彩的“運動”底色和耀眼的文化底色。
一部戲

恩陽是個“戲窩子”。此話不虛。正是因為發達的水運在漫長的發展中自然生長,恩陽必然成為川東地區最繁華的商貿重鎮之一。水陸交通發達,四面客商往來,各種商品流入,成為當時川東北重要的水碼頭和物資集散中心,素有“小武漢”和“小上海”的美稱。恩陽的商貿繁榮也吸引了大量移民到恩陽來做生意,安家落戶。“湖廣填四川”時,大量移民來到恩陽謀生置業,恩陽由此成為移民重鎮。人口的聚集,場鎮的繁榮,人們總要尋找心靈慰藉,會館便應時應勢而生。會館是以地緣關係為紐帶的交流、禮儀、聚會場所,由於演出活動也是祭祀活動的一部分,因此在會館中搭建戲樓,或在戲臺旁修建廟宇就成為恩陽古鎮中常見的建築。建會館,修戲樓,是恩陽移民之鎮積心之舉。反過來,眾多戲樓的建設,又為恩陽戲劇起興奠定了基礎。
古鎮萬壽宮、龍母宮等超大規模的六大家廟會館形成了一個會館群,其中歷時20餘年,于1820落成的古鎮面積最大、氣勢最宏的萬壽宮,就是由江西客商所建。因此,移民文化與當地民間民俗文化融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獨特民俗文化。川劇就是恩陽這個川東北水陸碼頭上最興盛的戲。從明清到現代,川劇一直沒斷過魂。流傳川東北的順口溜“好耍不過恩陽河”,就對恩陽商貿發達、市井興旺、生活舒適有著生動的描述:
通江河哇南江河,好耍不過恩陽河。
大戲燈影圍鼓桌,鑼鼓喧天睡不著。
茶館酒店通街有,想上哪兒往哪走。
山貨洋貨碼成山,挑夫背子排兩邊。
買不到的買得到,賣不脫的賣得脫。
只要到了恩陽河,不耍半年走不脫。
古鎮恩陽自形成場鎮規模以來,月月有盛會。如,正月龍燈會、二月文昌會、三月清明會、四月佛祖會……榨油業有華光會、打鐵業有老君會、百貨業有皮頭會等等。
“一個鎮上就有八大戲樓,尤其是每年文昌會,從二月初二一直到三月初,各地班子紛紛齊聚恩陽,有時兩套班子在同一個場地打滾臺,就是輪流競演,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是一個怎樣的盛況?”每提及此,恩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文斌如數家珍。據他介紹,每年端午期間,恩陽河上賽龍舟更是全鎮人民的狂歡。沿河兩岸的川劇坐唱好戲連臺,最有名的兩齣當屬《斬巴蛇》和《四下河南》。文斌説:“這兩個劇目是根據唐宋時期恩陽當地民間傳説故事創作改編而來。直到現在,戲裏蒲道官怒斬巴蛇讓紅梅仙子與書生王鶚成就美好姻緣,以及趙門田氏四下河南開封府告狀鳴冤的故事,至今讓無數老者回味感慨。”
隨著各種會越辦越興隆,規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遠遠近近趕廟會的人一年勝過一年,給恩陽的商貿物流、餐飲服務、文化娛樂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各地商家逐漸把恩陽文昌會作為展示自己行業形象、宣傳特色産品的舞臺。
受益於國家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2015年,恩陽川劇藝術團創作了大型廉政題材川劇《挂印知縣》,以本土演員加外聘演員的組合方式,于當年12月參加四川藝術節,獲得文華獎最佳劇目獎。乘全國基層院團戲曲匯演的東風,2016年進京登上長安大劇院舞臺。
一條河

依水而生、向河而興,水的靈氣早已融入恩陽的血脈。作為千年水碼頭,水與自然有著不解之緣。義陽山下,恩陽河、之字河、詹家河縱橫全域,豐富的水資源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恩陽兒女。今年1月31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正式發佈2022年四川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恩陽河赫然在列。這是恩陽近年來緊扣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主題,以水興城、以水活城、以水樂城,做活“水文章”,全面推進“開放引領、産業強區、營城聚人、鄉村振興”四大戰略的一個例證。
“十三五”以來,恩陽區投資2.56億元,新建防洪堤防11.6公里,整治病險水庫79座,防洪減災能力不斷提高。從“清河”“護岸”“凈水”“保水”“禁漁”入手、多管齊下實施民心工程。
在水源保護方面,恩陽實施飲用水源保護項目31個,完成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環境基礎調查;堅持每季度對水源地28項指標抽樣監測1次;織密供水網路,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1.2%。投資近6億元完成河道綜合治理22.5公里,建生態濕地1500畝,建成城鄉污水處理廠(站)46座,整治城區排污口13個,城鎮污水直排實現全域清零……
在水資源管理上,恩陽嚴格落實《四川省水資源條例》,核實千噸以上重點公共供水和工業企業17家;11家規上非農取水戶線上監測計量設施接入省水資源管理與調配系統;2022年區域用水總量為9500萬立方米,農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數達0.49。2020年成功創建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乾淨、水透明,還有專門的龍舟公園,恩陽這個地方真是賽龍舟的好地方。”福州長樂匯泉龍舟隊教練淩文偉對此讚不絕口,他甚至表示,去年他們能拿下了男子公開組200米、500米直道賽兩個項目的冠軍,完全得益於恩陽河的乾淨平緩,讓隊員們有了極佳的比賽狀態。
一艘船

不是每個有水的城市都有條件和能力舉辦龍舟賽,更不要説頂級龍舟賽。水當然是首當其衝的條件,但卻不是有水就行。龍舟航道的高標準要求排除了一大批小江小河,而恩陽河河面闊直、深度適宜、水質清澈、水流平靜,建有500米標準賽道4條,設觀眾坐席5000座。2022年恩陽龍舟賽時隔多年後重啟,首次納入“劃遍四川”省級自主IP賽事陣營就取得巨大成功,該項賽事被四川省體育局、重慶市體育局聯合評為“川渝地區精品旅遊賽事”。這無疑讓恩陽更加堅定了舉辦大型龍舟賽事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多方努力,隨著提檔升級,2023年中國龍舟公開賽落戶恩陽,這個50多萬人口的川東北小城首次迎來國家級龍舟大賽,參賽規模和規格有了新的高度。為此,恩陽多次邀請中國龍舟協會、四川省龍舟協會專家對賽場進行提檔升級,不僅改造了運動員上下通道,還在去年基礎上新增觀眾坐席1000座,滿足更多觀眾共用賽事盛宴。
從某種意義上講,龍舟賽是最能代表中國的體育運動,“同舟共濟”是每個中國人骨子裏能産生共鳴的基因。無論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還是輸出中國文化,龍舟都有著獨特的優勢,也正是因為這種優勢,在大力推進體育産業的當下,龍舟被國家高度重視。儘管龍舟産業仍處在初級階段,但正式入選2022年杭州亞運會,其地位可見一斑。歷史上的恩陽,是川東北重要的水碼頭,水運相當發達,上通南江下至重慶,常有幾百隻商船在恩陽河岸停靠。這是産業發展基礎,也是行業聚集的源頭。
在我國龍舟運動尚處於藍海,先入局者未來會有更大的話語空間。《恩陽區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將“發展龍舟競賽、旅遊産業,推動建立川東北水上運動訓練基地,積極打造和引入龍舟賽事,以龍舟賽事為依託,開發龍舟旅遊項目”列為重要事項。無獨有偶,恩陽區《“十四五”文旅融合發展規劃》中,更進一步明確了將“千年米倉道·早晚恩陽河”作為恩陽全域旅遊形象定位。
當然城市與賽事之間是一種雙向奔赴。意向強烈、有上好的水資源,科學統籌規劃、務實高效,拿出一個城市的誠意來落地一個“理想”,好的種子自然會開出美好的花。
一座城

“千盞桅燈照恩河,只見船帆不見波”,這是歷史上恩陽河商貿繁榮的真實寫照。巴文化、米倉文化、紅色文化、龍舟文化交相輝映下的恩陽“長卷”正在徐徐打開。今年是恩陽建區十週年,人們常説“十年磨一劍”,擁有“川東北重要水碼頭”“米倉古道繁華的物資集散交易中心”等無數光環的恩陽,即將啟航下一個十年。
如何讓文化傳承與河湖建設相得益彰?恩陽正在完成她的答卷——
恩陽河岸,碼頭公園、龍舟公園等“十園六院”鱗次櫛比,大型臨河露天茶館吸引遊客;華燈初上,恩陽古鎮小橋流水,大型情境式夜遊項目“恩陽船説”登臺,在現代科技營造的光影世界裏,演繹獨具魅力的恩陽傳奇;千帆競渡、百舸爭流,恩陽龍舟賽勢如破竹,演繹水利與文體産業的良性互動;袁家村特色小吃街、恩陽十大碗旗艦店、花間堂精品民宿酒店、恩陽特産館等以恩陽河為紐帶,形成夜遊、夜娛、夜購、夜宵、夜宿消費新場景。2022年,恩陽區共接待遊客554.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0.9億元,成功入圍“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輕舟逐浪點燃激情,奮楫揚帆更顯芳華。這場以水為媒,以水鑄魂的國際賽事,必將蕩起水韻恩陽的盛世華章,掀開文旅品牌發展的新浪潮。(溫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