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愛成都·建金堂·迎大運”主題,今年3月份成都市金堂縣啟動青年傳播人才大賽,經歷初賽、復賽、決賽和頒獎,累計吸引400余名青年人才參賽,22.43萬人次參與互動,推動形成了以賽促引、以賽助育、以賽強用的良好辦賽聚才匯智局面。
著力“搭臺築巢”,創新形式展示青年才華
突出“創城辦賽”主題。青年傳播人才大賽由金堂縣委組織部(縣委人才辦)主辦,縣委宣傳部協辦,主要為廣大青年人才打造個人發展新“賽道”、搭建才華展示新“舞臺”。大賽聚焦“愛成都·建金堂·迎大運”主題,鼓勵引導參賽人才立足自身實際,以“蓉漂人才”視角講述推介金堂,激發廣大青年人才了解金堂、熱愛金堂、共話金堂、建設金堂的熱情,在弘揚金堂文化、傳播金堂聲音、展示金堂青年人才形象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甄選宣傳推介人才。大賽以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綜合考察青年人才能力。初賽採取“主題演講”的方式考察人才表達能力,參賽人才圍繞“我是金堂___”或“我愛金堂___”自擬題目。復賽採取“主題推介”的方式考察人才推介能力,參賽人才緊扣推介金堂主題,圍繞金堂文旅資源、歷史文化、經濟建設、地理風物等自選推介內容,用青春視角看金堂發展、講金堂故事。決賽採取無領導小組討論方式進行,現場拋出社會熱點問題,參賽人才圍繞問題通過個人陳述、自由討論、總結陳詞等形式,展現自己的綜合思辨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
匹配多種維度激勵。大賽為人才設置獎金、入庫培養、發展平臺等複合激勵,讓人才願參賽、用得上、能出彩。獎金激勵很豐厚,賽事為獲獎人才提供1000—3000元不等現金激勵。入庫培養更誘人,優秀參賽人才將納入金堂縣青年人才庫實施差異培養,開展導師幫帶、專題培訓、定期座談等,促進能力全面成長。發展平臺最精彩,優秀參賽人才將有計劃、分批次到金堂縣重大項目建設中試崗鍛鍊,目前已選聘6名優秀青年人才投入到金堂縣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工作中,成為金堂縣全域旅遊宣傳推介員、天府旅遊名縣講解員。
推動“破圈出道”,紮實推進賽事成果運用
吸引儲備了傳播人才。大賽掀起全縣青年人才參與熱潮,經過各行業領域前期內部比拼、海選等多種方式,最終400余名青年才俊拿到初賽資格,涵蓋企業人才、高校學子、青年教師等各類群體。大賽的成功舉辦,為金堂爭創全國百強縣、天府旅遊名縣發現儲備了一批新青年人才,31名優秀人才納入金堂縣傳播人才庫,67名人才納入金堂縣傳播人才儲備庫進行階梯培養,1名人才提拔為縣委管理幹部,金堂人才儲備更加全面。
宣傳推廣了城市形象。大賽的成功舉辦,促進了金堂城市形象提升,營造了良好的“蓉漂”人才時代風尚。廣大青年人才通過在比賽中講述自己來金堂、在金堂、識金堂、愛金堂、建金堂故事,有效地宣傳了金堂豐富的文旅資源和經濟社會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的良好態勢。大賽採用“線上直播+線下比拼”相結合的方式,全程通過網路平臺同步直播,《金堂文旅》等公眾號推出大賽選手作品專欄,持續獲得線上線下關注熱度。
激發提升了青年活力。大賽的舉辦激發了青年人才活力,有力推動了金堂縣青年人才工作。金堂縣在青年人才引育、服務等方面工作力度持續提升,2022年成功推選市“兩紅兩優”代表8名,省級優秀西部計劃志願者4名,創建省級青年文明號1個,建立省級“逐夢計劃”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實習基地1個,市級創業孵化基地2個,金堂縣“學歸金堂築夢青春”社會實踐品牌項目被團中央通報表揚。今年以來,青年人才驛站已為到金堂求職青年提供免費入住402人次,落戶金堂青年人才206人。
實現“以點帶面”,持續提升人才工作活力
“小比賽”帶動育才“大躍升”。大賽有力鍛鍊了青年人才表達、宣傳、推介等方面能力,推動全縣人才培育方式與效能整體提升。近年來,金堂縣青年人才引進數量逐年增加,為破解青年人才重“引”不重“育”的難題,金堂縣圍繞當好“伯樂”、搭好“賽道”、用好“鞭策”等手段,陸續舉辦“蓉漂”人才創作大賽、“我為爭創百強獻一策”“5:30經濟發展論壇”等活動,全覆蓋組建青年人才黨支部16個,為青年人才搭建了一系列施展青春才華、展現自我價值的良好平臺,人才“肯幹、會寫、能説”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為金堂發展建言獻策、努力奮鬥的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
“小比賽”帶動用才“大效益”。通過青年人才競賽形式,將才能突出的青年人才聚集一起,共同為金堂發展建言獻策,破解青年人才聚“人”不聚“智”的難題。根據參賽人才個人才能和特點,組建了首批金堂縣青年人才智力服務團隊,有計劃的開展智力服務活動。結合金堂特色文旅産業開發和文創設計需要精準使用,青年人才智力服務團隊參與推出《聲遊金堂》《金堂旅遊手繪地圖》等宣傳産品,有力推動了金堂縣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實現宣傳推介人才與産業“人産相宜”。
“小比賽”帶動創建“大升級”。青年傳播人才大賽是金堂圍繞人才發展特色區創建,提升特色人才群體發展勢能的有益嘗試。今年以來,圍繞創建成都東北部具有輻射帶動力的人才發展特色區,金堂聚焦綠色低碳、鄉村振興、職業技能、文化旅遊等優勢人才群體,著力打造成都國際職教城、通威光伏大學生實踐基地等人才發展特色平臺,大力支援企業創新創業實踐與科技研發,不斷推動“人才新政3.0”優化細化,形成精準供給的人才要素保障。(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