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湖畔 中國西部“智造新高地”已見雛形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28 16:51:06 編輯:戚譯升 點擊:
一座城市的記憶節點,往往體現在城市界面的全面刷新、産業能級的大幅躍升。對於一個年輕的新區來説,更是以高頻更新的節奏,不斷迭代。今天,我們在成都東部新區,看見又一重要節點被寫進這座城市的記憶——先進製造業集聚區正在成型成勢。
每一個成功落戶的項目
都是白紙作畫的見證者
對於四川凱邁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凱邁”)CRM中心總監劉諫來説,剛剛結束不久的“香港行”著實讓他記憶深刻。作為成都東部新區唯一一家企業代表參加香港國際創科展,並向全球推廣成都東部新區,他仿佛看到了這個年輕的新區蓬勃向上、高速發展的勁姿。

凱邁“香港行”
説起和成都東部新區結緣,劉諫瞬間將時間倒回2018年,“大概是5、6月份的時候,那會兒還沒有成都東部新區呢,我們在龍泉驛的公司受簡州新城相關部門邀請,到簡州考察。”回憶起那次考察,劉諫用了“工地”來形容,“到處都在大修大建,大貨車穿行其間,原本就很窄的路被碾得坑洼不平。”彼時正處於簡州新城的建設初期,智慧製造相關企業正在陸續引進。
也正是這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給了劉諫和更多智慧製造相關企業充足的想像空間,吸引他們成為簡州新城早期落戶的一批先進製造企業。

簡州新城新經濟産業園,凱邁所在地
彼時的劉諫一定沒有想到,短短幾年時間,一座座大型廠房拔地而起,一批批智慧製造相關企業接踵而至,一個個重大項目建成投運,一份份訂單從世界各地紛至遝來……一個先進製造業集聚區正在成都東部新區北部成型成勢。這片擔負著成都先進製造業重要承載地和增量工業拓展區,以及“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四川成都)”主要承載地等多重功能的區域,正在迎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
頭部智造企業的選擇
使得年輕的新城正加速騰飛
如果從空中俯視,以龍馬湖為中心,輻射周邊49.5平方公里的範圍,簡州新城,其藍綠相間的城市界面和傳統意義上的製造業集聚區大相徑庭。綠色低碳發展,是簡州新城在充分結合成都東部新區獨特生態本底提出的發展路徑。圍繞服務支撐成渝地區汽車、裝備製造、電子資訊三大萬億級産業集群,簡州新城優選了綠色智慧網聯汽車、智慧工業裝備、智慧消費終端3大製造業主賽道;同時,以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目標,協同發展檢驗檢測、先進算力2類製造服務業,著力打造“先進製造+製造服務”融合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

簡州智慧裝備智造新城功能分區
在“3+2”綠色低碳主導産業的發展圖景下,簡州新城聚力引優育強,圍繞儘快形成“頭雁效應”,先後引入蜂巢新能源電池、中科翼能燃機、蜀道智慧裝備3家鏈主企業,並按照“一個鏈主帶動一條産業鏈發展”的邏輯,引進了奧地利三康汽車覆膜設備、歐珀瑯精密加工刀具、金鵬聯創軌交零部件等産業鏈配套項目20余個,協議總投資700億元。如今,這些項目正在從合同走進現實。如果你開車經過成都第二繞城高速,一定會對兩個“巨無霸”級別的産業項目印象深刻,蜂巢能源電池和中科翼能燃機,分別佈局在成龍簡快速路的兩側。

蜂巢能源(成都)動力電池製造及西南研發基地建設實景圖
北側的蜂巢能源電池項目于2021年9月在第十八屆西博會期間現場簽約落地成都東部新區,項目錨定“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雙輪驅動戰略,著力打造鐵鋰短刀電池超級工廠和區域協作標桿,未來將成為整個西南區域領先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研發製造基地。去年5月啟動一期建設,僅用時7個月便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堪稱工程建設領域的奇跡。目前施工現場超過1500人兩班倒加緊作業,正在進行專業機電及消防工程施工,工藝設備陸續進場安裝調試,預計7月30日投産試運作,今年四季度實現325Ah疊片短刀L500型儲能專用電芯量産。

蜂巢能源(成都)動力電池製造及西南研發基地效果圖
“項目全面達産後,預計年産值將超過5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0000個以上。”蜂巢能源成都基地政府事務負責人蒲國海稱,一直以來,蜂巢能源都將西南市場尤其四川基地建設和發展作為全球産能佈局的重要部分。成都東部新區及簡州新城建設發展意味著更多的機遇、更完善的産業政策支援、更優質的公共服務,這是吸引項目落戶的重要原因,他也堅信,蜂巢能源電池的投産,將加快提升成都東部新區産業能級,有效帶動上下游關鍵材料及零部件企業快速聚集,增強成都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為成都製造強市戰略提供強力支撐。

中科翼能燃氣輪機試驗測試中心和製造基地項目效果圖
一路之隔的中科翼能燃氣輪機試驗測試中心和製造基地項目,是成都東部新區首個落地開工的重大産業化鏈主企業,按照規劃,這裡年內就將完成首臺燃氣發生器驗證機的整機組裝並點火試驗運作,成都東部新區由此將開啟一個從無到有的高端動力裝備産業鏈,最終形成燃氣輪機産業集群。這些肉眼可見的項目動態更新,只是新區速度的一個縮影。
挂圖作戰
錨定中國西部“智造新高地”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簡州新城當下的狀態,“挂圖作戰”非常貼切。C立方、未來之芯2個總面積50萬平方米的高品質科創空間今年二季度將陸續建成投用;新經濟産業園等35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已建成投用,泰坦氫能源、旗豐新材料、凱邁新能源等37家中小企業已入駐;7.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今年三季度也將建成投用;海岸汽車電子、利君特種裝備等12家高新製造企業已落戶“專精特新”企業園,年內將陸續建成投産;新型産業社區一期正加快建設,年內能滿足5000名産業工人居住生活,配套的學校、醫院、商業設施也正加快建設……在成都東部新區智慧製造産業發展局産業發展處副處長厙軍威的腦海裏,有一張“孵化-加速-産業化”的梯次培育路徑圖,10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10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1000畝“專精特新”企業園和1000畝新型産業社區……圖中的每一項都在按計劃全速推進。

智造C立方科創空間效果圖
除此之外,基礎功能項目也在加速呈現。“新區成立以來,我們共組織實施基礎功能項目80多個,累計完成投資200多億元,其中已建成30余個。”厙軍威説,這些項目的實施,使得簡州新城産業承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客觀上來講,成都東部新區成立三年以來,簡州新城的變化足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這與高標準的營商環境建設密不可分。據了解,近年來,簡州新城建立項目招引、招後實施、企業運營全生命週期服務機制,努力營造項目快速落地、企業健康發展良好環境。尤其在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和“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方面取得纍纍碩果,推動傑特機器、凱邁新能源等5家企業成長為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添翼塑膠、信毅達檢測等23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未來之芯·科創生活中心效果圖
2020年、2021年,四川凱邁新能源有限公司先後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專精特新”企業,産品大部分出口歐洲、東南亞。“之前的配套商都在沿海一帶,産業的集聚發展吸引了相關企業的大量入駐,讓我們的配套很多都可以本地化解決。”劉諫稱,企業作為簡州新城的市場主體,已經開始享受到産業集聚發展的紅利。“未來,隨著成都東部新區宣傳推介走出去、項目投資引進來,這個效應會更加明顯。”儘管階段性建設成果已經得到企業的廣泛認可,但相關部門仍然在不斷反思,以求取得更加長足的發展。“總體來説,産業能級不高、鏈主企業不多、重大功能平臺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依然存在。”厙軍威坦言,因為起步較晚,儘管速度夠快,簡州新城也還面臨很多發展不足。未來將繼續發揮産業承載空間優勢,大力推動綠色智慧網聯汽車、智慧工業裝備、智慧消費終端3大先進製造主導産業“新勢力”儘快集聚見效,同步促進檢驗檢測“國字號”平臺、校院企地合作項目“開花結果”,以拓增量、優存量、求創新的務實舉措將成都先進製造業的未來增量做深做實。(楊紅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