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資攜手推動生態環境共治共保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24 10:40:52 編輯:戚譯升 點擊:
4月23日,成德眉資同城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專項合作組組織召開了成德眉資同城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工作新聞通氣會,會議介紹了近年來成德眉資同城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工作推進情況。同時,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發佈了蓉城雪山指數預報小程式。
據悉,為加強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成德眉資四市生態環境部門和有關單位在省同城化辦和生態環境廳的領導下,抱團聚力,緊密協作,在水環境治理、大氣環境治理、環境執法、環境應急、資訊共用、宣傳教育等方面加強合作,有力推動了生態環境共保共治。
在強化機制建立方面,按照省同城化辦安排部署,2020年底正式成立成德眉資同城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專項合作組,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任組長單位,德眉資三市生態環境局任副組長單位,四市發改、住建、規劃和自然資源、水務、農業等部門為成員單位。次年1月,成德眉資四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了《工作規則》及《實施細則》,組建了環境影響評價等7個生態環境領域業務工作小組。
在強化規劃協同方面,編制印發《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等舉措,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力度。
在強化聯手協作方面,協同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四市積極編制出臺《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中特別設置“加強成德眉資區域協同”專章;建立包括成都平原經濟區8市在內的空氣品質預測預報系統,堅持每月開展空氣品質聯合會商制度。2022年10月28日,“成德眉資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落址成都,德眉資三市相繼成立分中心;成都平原經濟區8市聯合印發成都平原經濟區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及交叉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協同開展跨流域污染聯合防治,四市建立上下游、部門間協調聯動機制,常態化開展跨區縣、跨市州河流聯合巡查、交叉巡河,完善跨界河流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2021年5月,成都、資陽兩市簽訂《老鷹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聯防聯控機制合作協議》,共同打擊保護區環境違法行為,保障水源地水質安全。協同開展環境執法檢查聯動,成德雅眉資五市建立聯合執法協作機制,加大區域綜合執法頻次。2022年,五市綜合聯動檢查企業(點位)148家次,應急聯動檢查企業(點位)323家次,發現環境問題百餘個,涉嫌環境違法行為8例。協同推進數據資料共用進程,2021年7月,成德眉資數智化平臺建設與《成德眉資數據資源共用專區建設方案》相結合,目前,四市已實現生態環境數據共用。統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執法標準,2022年10月,成都市牽頭印發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執法事項清單》,進一步推動成德雅眉資五市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在飲用水水源保護相關的地方立法中加強協同,統一執法事項和標準。保障區域生態環境風險,成都市于2022年初步建成省級環境應急物資儲備中心庫,保障成德眉資並輻射全省。合力講好成都都市圈生態文明故事,開展“共築高品質生態圈共繪都市圈藍圖”四市生態環境新聞媒體采風活動,發揮媒體傳播優勢,努力營造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的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與此同時,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在會上發佈了蓉城雪山指數預報小程式。據悉,小程式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自主開發,共分為雪山指數、雪山美景、生態美景、正在評選、碳惠天府、排行榜、環保活動等七大版塊,已于日前正式上線運作。小程式以展示成都雪山美景、生態場景為載體,將雪山指數與空間概念相結合,為社會公眾搭建起集參與、分享、互動於一身的線上互動式平臺窗口,吸引和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生態文化建設與傳播。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式中的“雪山指數”預報模型是由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在現有空氣品質預報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出的蓉城雪山指數預報模型,該模型依託于成都市空氣品質數值預報系統提供的氣象要素和空氣品質預報數據,包括雲覆蓋、相對濕度、輻射強度、能見度、PM2.5濃度等數據,開展針對雪山客觀性的預報。模型實現了雪山觀測指數定量化預報從無到有的突破,目前已實現業務化運作。(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