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青羊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以下簡稱:青羊區規自局)收到了來自成都市規自局的通報表揚。這份通報表揚,是對青羊區規自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建設過程中,多措並舉釋放便企“紅利”的工作實績給予的肯定,更讓企業感受到了青羊一流營商環境,實現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産,助力企業在競爭中贏得先機,搶佔發展春天。
快:企業項目28天“雙證”齊發
審批時間長、辦事效率不高、審批手續繁多……是長期以來企業的痛點和群眾的“槽點”,也是提升審批服務效率的重點。但近日,青羊區規自局卻因為“快”被點名錶揚。
“真沒想到,能夠在一個月內就拿到‘雙證’,大大加快了我們項目的進度,這樣的高效率和貼心服務值得點讚。”據悉,此次通報表揚文件中提到的青羊區黃田壩22畝住宅及配套設施項目,于2022年7月13日拿地,2022年8月11日便走完審批流程,拿到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僅用28天,實現了從拿地到《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雙證”齊發。此舉,讓該項目成為成都市2022年度第二批集中供地中,首個取得報規審批手續的建設項目。
“通常來説,成功拿到雙證平均需要3個月時間。”青羊區規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魏秦介紹,按照政策的審批流程,企業需要先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再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期間還需要完成建築施工圖設計等多個步驟,因此需要時間較長。
了解到企業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因此在用地掛牌前,青羊區規自局便提前對接,提前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全流程指導,並多次參與部門協調會議,確保聯動流暢。在“服務主動靠前”“量身服務”之下,這才讓青羊區黃田壩22畝住宅及配套設施項目通過並聯審批,實現了28天“雙證”齊發,大大節省了項目開工審批的等待時間。
審批效率的“快”,讓越來越多企業感受到了營商環境的“優”。那麼“雙證”齊發能否由個例變為“常態”?青羊區規自局從機構改革、優化審批、精準化服務等環節入手,在審批前、中、後三個階段,不斷簡化流程,壓縮時限,提升審批新效率,累積總結經驗,希望能形成可複製的“青羊樣本”。
優:靈活性服務個性化需求
“根本出發點,就是由管理變為服務,靈活性調整工作機制,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魏秦稱,為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企業辦事中的堵點難點,優化營商環境,青羊區規自局實現了審批權力“清單化”、審批流程“科學化”、審批標準“規範化”、為企服務“週到化”。
在機制方面,將青羊區土地資源管理委員會和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進行了合併,從機構改革上,簡化流程,實現了區內涉及土地資源管理和國土空間規劃的重大方針政策合併審議。合併後,建立了分級審查機制,對項目進行分級管理和審批,並且在土地管理、規劃管理等議事範圍內容上進行了調整。例如,建築項目設計方案上,由建築面積在10萬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建築為主的項目或5萬平米及以上的公共建築為主的項目,變更為計容建築面積在15萬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建築為主的項目或10萬平方米以上的以公共建築為主的項目。
在精準化服務方面,圍繞項目手續辦理、政策等領域靠前服務,落實“批前輔導”。在企業意向規劃制定之初,上市之前,便建立聯繫,幫助企業提前弄清審批要求、完善申報材料、把握時間節點、統籌相關事項。採取用地規劃和工程規劃兩個環節同步受理、同步審批、同步辦結,大幅壓縮辦理時長,有效提升了企業辦事的便利度、體驗度和滿意度。在審批過程中,每週召開一次固定業務會,並依據企業需求,隨時增開業務會,針對具體項目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盡可能的縮短時間提前辦。”以目標最極限自我加壓,在優化審批流程方面,落實“集中會審一次性告知”,讓項目單位“少跑腿”,降低企業審批成本。量身打造服務流程,安排專人“全流程”“零距離”服務和指導,隨時了解企業需求,對材料預審核,實時把握推進進度;集中會審時,將每一個項目資料、內容和問題集中審查解決,讓企業“一次性”明確審批環節的所有問題。
審批全流程,不僅要求“快”,還要保“質”。在審批過程中,為方便項目早日開工促建,青羊區規自局採用“誠信”管理機制,實行便利化審批制度,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有“漏洞”可鑽。“發證之後,我們會將所有內容上網公示監督,並且隨時復核抽查,發現問題,會立即要求整改。”魏秦説道。
下一步,青羊區規自局將持續把制度創新貫穿各事項各環節,積極探索、先試先行,在合法合規前提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謀劃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新做法,全力推動企業項目建設駛向“快車道”。(青羊融媒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