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動轉化|新津:做強數字經濟新引擎讓更多科技成果“落地開花”

來源:成都科技 時間:2023-11-13 11:07:50 編輯:鄧書琴 點擊:
今年2月,2023年成都市科技創新暨成果轉化工作推進會召開,釋放出成都全力推進全市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強烈信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一號工程”,打通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成都將再度“加碼”。錨定新目標,奮進新征程,“成都科技”即日起推出“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區’動”欄目,將鏡頭聚焦區(市)縣科技創新一線,探尋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躍上“生産線”的鮮活案例,講述那些創新“區”動背後的創新故事。
總投資約120億元,44個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新津社會治理智慧科創空間建設基本完工,天象産城數字經濟産業網際網路基地不斷迎來企業入駐……跑好開局“第一棒”,2月以來,新津迎來科技創新“開門紅”+N!
成都向南,作為成都最年輕的市轄區,新津正奮力打造“成南新中心、創新公園城”,跑出創新“加速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做優做強特色功能,新津在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數字經濟全方位賦能新城市、新産業、新生活,打造縣域數字化轉型示範標桿,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
今日,我們走進新津科技創新一線、數字城市建設一線,通過幾組鏡頭感受新津科技成果轉化的豐沛動能。
鏡頭一:搭平臺、給機會
加速創新成果轉化落地
走進位於天府牧山數字新城的四川復津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人員正幹勁十足地進行相關技術測試,為下一步産品交付做好充分準備。
作為復旦大學創新成果轉化的落地公司,四川復津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復安科技”)依託復旦大學光纖研究中心,致力用自主創新的光子安全技術打造領先的安防和安全通信産品,目前已針對不同場景推出了多款應用産品。
“基於新型光纖感測器技術,我們利用光纖搭建傳感神經網路,可以有效實現數據融合與創新。”復安科技技術總監宋秋衡進一步解釋道,以公司推出的“光纖周界智慧安全監測系統”為例,就是利用光纖作為周界探測和報警的介質,“我們把光纜埋在地下,當探測到有異常行為導致光纜産生震動時,預警資訊會快速、安全地傳輸到管理平臺。這在地下市政設施以及能源輸送管道安全監測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相關産品已在北京、廣東等地投入使用。”

在新津,復安科技還實現了産品在智慧校園領域中的應用。宋秋衡介紹,目前新津已有5個學校使用了復安科技的校園安防産品,“除了光纖安防産品,我們還進一步整合攝像頭、門禁等設備,實現校園周界安防監控、校園環境監控以及校園周邊治安監控全方位安全防護,並將組網數據統一接入城市運作管理平臺,聯動公安、消防、教育局,大大提高解決問題效率,縮短了應急事件調動處理時間。”
應用場景的拓展是復安科技落地新津後的“意外之喜”。“我們是一個以技術見長的團隊,天府牧山數字新城不僅搭平臺、還給機會,讓我們可以安心投入技術研發,還能不斷拓展業務範圍。”宋秋衡直言,智慧校園場景的應用正是在雙方的不斷對接“碰撞”中發現的新市場。就在去年,復安科技的“平安校園安防周界光纖震動探測報警系統及組網平臺”入選四川省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示範典型應用案例。

鏡頭二:做優做強特色功能
數實融合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過去,我們每天要花大量時間進行數據收集和報表填制工作,現在我們動動手指更新一下數據,部門就可以去中臺取數據,實在太方便了!”新津區普興街道騎龍社區副書記唐霞談起當地“智慧蓉城·新津報表通”應用平臺,讚不絕口,“它讓我們騰出更多時間為群眾服務,同時思考村上怎麼發展。”
據了解,依託智慧新津數據中臺,該應用平臺可以實現數據自動抓取、報表一鍵生成等功能,有效解決了基層工作表格繁多、區市跨系統數據難獲取等難點痛點。由於這款智慧應用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四川省大數據中心已將其作為基層減負探索的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廣。

這正是新津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數字技術賦能智慧城市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不止於此,新津還聯合廣聯達、聯通數科、雲天勵飛等行業領軍企業,在天府牧山數字新城深度挖掘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開展“物理城市+數字城市”試點示範。
以新津與廣聯達聯合打造的時空CIM基礎數字平臺為例,小到重點區域監控,大到規劃項目整體完成進度,城市管理資訊一應俱全。

“這個平臺打通了數據共用通道,實現與城市建設相關的三維立體時空數據在各項應用及部門之間共建共用。”新津CIM策規建管運一體化平臺項目負責人介紹,該平臺可以讓相關部門及時掌握時空資訊資源情況,實現跨部門、跨系統的業務協同,整體提升政府的科學化管理水準和智慧化決策水準。
事實上,經過不斷地探索實踐,“智慧新津”建設得到了群眾認可、企業認同、同行肯定——搭建“112N”城市數字底座,完善城市數智慧力平臺,推動重點行業領域數據匯聚連結,實現城市數據“一網共用”……在新津,一個“數字新城”正加速呈現。
鏡頭定格的每一瞬間,背後是新津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動體現。乘勢而上,如何再開新局?新津已做好謀劃——
科技創新“一把手”談
時間撥回到2月13日,2023年成都市科技創新暨成果轉化工作推進會召開,對2023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這也讓新津在內的全市科技系統倍受鼓舞。
“2022年,我們緊緊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促進創新主體與生産主體融合,加快推動‘一城兩園一區’全域‘數實融合’發展,全區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8家,實現高新技術産業營收210億余元。同時,我們在創新資源整合和集群打造、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並構建了産業發展母基金以及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為科技企業發展引聚金融‘活水’。”新津區新經濟和科技局黨組書記、天府牧山數字新城管委會主任曾蓉簡要介紹了過去一年新津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談及2023年新津的科技創新工作,曾蓉充滿了信心。她認為,在全市做優做強“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核心功能的背景下,新津將進入發展的機遇期。“我們將深化‘創新策源+成果轉化’協同創新模式,全面融入蓉南新興産業帶建設,高標準打造新津數智活力區,大力促進數實融合,發揮數字化對城市全域發展的賦能作用。”
“以智慧蓉城建設為牽引,開放城市、鄉村、園區、社區等應用場景,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成果驗證落地試驗田。”據曾蓉介紹,新津將持續推進天府農博園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加快國家級農業科研試驗基地打造;依託天府智慧製造産業園,搭建天府智慧終端産業孵化平臺,培育“智慧終端+工業互聯”産業集群;依託天府牧山數字微城,形成城市數字化轉型資源池,構建“中臺+基地+研究院+基金”産業孵化引育體系。
圖據:天府智慧製造産業園(ID:scxjgyyq)
值得一提的是,新津還將強化高校院所優勢科研資源導入,建立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合作對接機制,聯合開展重大技術難題協同攻關,發掘引進更多優質科研項目和科技人才,推動研究成果在新津落地轉化。
向著創新2023,新津已經跑起來動起來!
“數”説新津——
圍繞産業建圈強鏈,引進寧德時代成都研究院、雲天勵飛等科技創新頭部企業及生態企業30余家。
2022年,全區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8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46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62家,實現高新技術産業營收210億余元。
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新增中國信通院工業網際網路(成都)創新中心等數字經濟創新平臺10余家,形成了聯通數科、中材智科以及寧德時代、格力智慧電器等230余家“鏈主+鏈屬”集群創新發展態勢。
加快推動研究成果落地轉化。全區全年R&D經費投入5.5億余元,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超4.1億元,17項創新探索入選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優秀案例。
連結成都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數字經濟産業網際網路基地等創新載體,入駐雙創團隊20余個。
厚植良好創新氛圍,舉辦“菁蓉匯·成渝數字經濟專場”“世界機器人大賽城市選拔賽”等高水準活動10余場。(選送單位:新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