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隆湖畔東北角一座名為“天府海創園”的園區門口,“西部(成都)科學城”的石牌,標誌著成都科學城在西部(成都)科學城中“一核”的地位。2022年7月4日,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北京理工大學三方簽署協議,共同建設創新裝備研究院(以下稱“研究院”),成都市校合作“朋友圈”再次擴大。
新型邊坡形變監測雷達提高對山體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預警監測效率;雷視感知一體機以及邊緣計算設備在交通管控和車路協同領域落地應用……落“子”一年來,四川天府新區北理工創新裝備研究院作為北京理工大學在川開展政産學研用深度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正加快發展,推動一批科技成果加速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目前,研究院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整體情況如何?研究院又如何發揮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科與技術優勢賦能城市高品質發展?帶著問題,我們走近一線了解現狀,展望前景。
01 深耕需求塑“硬核”實力
校院地協同創新 以産業化利潤反哺更多科研成果
憑著敢闖敢拼的創新能力和紮實的自研技術成果,一批年輕的研究團隊正在興隆湖畔崛起。院士領銜、團隊落地、項目團隊成果加快轉化落地……四川天府新區北理工創新裝備研究院副院長封欽柱表示,研究院已搭建毫米波、空天遙感、干涉測量三個創新平臺,聚集了10余個科研項目,實現多項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和企業孵化。
加速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技成果轉化,如何讓高校科研成果落地成“金”?封欽柱表示,和成都的合作採用“地方建平臺、高校導資源、合作促轉化”的創新模式,即由天府新區負責投資建設科研辦公平臺,引入北京理工大學高能級院士創新團隊負責運營管理,通過人才引育、技術創新和科技服務,實現相關技術成果就地轉化和企業孵化。
其實,這種合作方式,是天府新區在“校地合作”中逐漸總結提煉出的一種高效方案。2016年,清華大學在天府新區落地成立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這是四川引進的第一個校地合作科研機構。截至目前,天府新區已引聚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65個,這些項目大都已成為天府新區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成果轉化既關注科技創新突破,但更要聚焦于技術實用性、可推廣性,推動技術就地轉化,實現技術與地方的需求精準匹配。
“事實上,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調研相關産業的佈局和市場需求。”在封欽柱看來,正是前期深入的對接調研並進行需求匹配,才在短時間內迅速精準的向成都導入相關技術團隊,當然,引入的項目基本都能具備一定成熟度且通過早期驗證,其商業模式可見、商業潛力巨大,也具備技術轉化條件,比如研究院正重點推廣的智慧健康守護儀。
“只有手機大小的小白盒可以發射毫米波,通過非接觸式測量方式,結合高解析度成像技術與智慧處理演算法,可感知老年人的運動軌跡、摔倒資訊,並在夜間監測老人呼吸、心跳等生命信號。”根據封欽柱介紹,一旦發現獨居在家的老人摔倒或者夜間呼吸、心跳異常,智慧健康守護儀會第一時間給家屬發送報警信號。智慧健康守護儀可有效解決老人照護的實際問題,産業化利潤則可反過來哺育更多科研成果。
02 讓創新成果加速“變現”
科技成果轉化“加速跑” 創新賦能城市高品質發展
科技成果好不好,只有用過才知道。在封欽柱看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需要不斷貼近市場和企業,加強創新鏈和産業鏈的全方位對接,這就要求研究院發揮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科與技術優勢,更深入地走向市場,體驗産品、體驗服務、並以專業化視角為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注入新動能。
比如,西南地區地質環境複雜、地質災害頻發,在災害監測和應急救援領域的裝備需求和市場空間非常大。
在地質災害頻發的地方,一些細微的地表形變可能預示著巨大的自然災害。研究院邊坡形變監測雷達團隊即致力用科技手段提高對山體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預警監測效率。封欽柱介紹,團隊研發的新型邊坡形變監測雷達採用了國際領先的MIMO-SAR雷達技術和差分干涉測量技術,不僅看得遠、還看得細——在最遠4km內,可對監測區域內的各類邊坡表面微小變化進行非接觸式、精細化監測,監測精度能夠達到0.1mm,相當於2根頭髮絲的直徑!
不止於此。相較于傳統産品,該産品還具有掃描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便攜性更強、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等優勢,整機只有15kg!具備非接觸式、面監測、高精度、全天時全天候等優勢,能夠實現車載或單人背負式運輸,這在地質災害、露天礦山邊坡、水利大壩等領域的日常監測和應急搶險中,可發揮重要作用。據了解,産品已在去年的“6·1蘆山地震”、馬爾康地震中得到應用,“而根據市場需求反饋,正在迭代升級的産品還可以覆蓋雪崩監測。”
除此之外,依託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技術研究所,研究院的智慧網聯創新團隊,利用毫米波雷達的自身特點,成功研發了雷視感知一體機以及邊緣計算設備。其除了在大家熟知的自動駕駛領域大有可為外,也可以用於日常交通管控——它可以提供道路交通多目標的位置、速度、統計、事件等多種資訊,助力交通通行效率提升、加強城市交通大數據管理。
“科技成果只有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價值,這也是我們團隊一直以來努力推動成果轉化的原因。”封欽柱稱,從全國科創的佈局上來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必須是創新成果轉化的熱土,一是發展潛力巨大,其次是産業契合度高。“城市吸引力體現在高端人才聚集、産業佈局完備、經濟活力強勁等多方面。”
03 保障創新持久動力和活力
優勢學科與本地需求有機契合 推動市校合作走向深入
“圍繞毫米波、空天遙感、干涉測量三個主要技術領域,我們有10余個創新團隊。”封欽柱強調,這些“精挑細選”的技術方向都與成都、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相關,“讓優勢學科與本地需求有機契合,併為之服務,開展技術攻關與技術示範,可以實現創新鏈與産業鏈緊密結合。只有需求與技術兩者緊密結合,才能真正推動市校合作走向深入,從而形成良性迴圈。”
比如,在毫米波領域,研究院聚焦毫米波晶片研發細分方向,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數字康養領域開展合作,共建數字健康實驗室,可以通過非接觸方式精準監測病人生命體徵、行為體態等資訊;再比如,在空天遙感領域,針對四川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研究院大力推動無人機應急救災、無人機智慧載荷等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人才是創新的源頭,也是保持研究院創新力,不斷推動研發和創新成果轉化的關鍵。作為北京理工大學在四川開展政産學研用的總平臺,四川天府新區北理工創新裝備研究院正實現多點佈局與發力——除了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與引進也是重要的內容。按照計劃,今年9月研究院建設的北京理工大學四川研究生培養基地已迎來第一批學生。
“成果轉化是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産業一線的關鍵,是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上的關鍵一環。”在封欽柱看來,創新動力來源,一是前期成果轉化積累的信心,豐富成熟的成果轉化作為標桿,也勢必會吸引更多的技術研發和項目團隊投入佈局到成都,“當然,動力還來源於産業生態聚集,如今成都已吸引清華、北大、北理、北航等數所高校達成相關合作,研究院也計劃到年底達到100人的科研團隊規模,三年左右聚集200人,依託于科研團隊,計劃在橫縱向課題上,依託研究院達到大幾千萬的規模,並基於成功的産業化推廣,孵化引進近20家的高科技企業落地成都。”
事實上,這幾年,成都不斷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高速路”,在體系建設、機制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下功夫,科技成果轉化活躍度已顯著提升。封欽柱談到,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院更加“年輕化”,他們也在工作之外更加注重有品質的生活,這也對城市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我們要吸引人才更要關注留住人才,而留下的人才就是引才的‘傳播機’,做好服務,既是為了人才本身,也是為‘以才引才’打基礎。”(選送單位:四川天府新區北理工創新裝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