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巴拉精神”照耀雪域高原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22 18:31:48 編輯:張夏桐 點擊:


圖: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官兵在“甘巴拉精神”的引領下堅守雪域高原,不懈奮鬥強軍。(王歡 攝)

1962年,在黨中央毛主席的號令下,一批空軍雷達兵從江南魚米之鄉江蘇出發,在歷時26天,經歷火車、摩托化行軍、步行等方式,跋涉4000多公里,終於抵達西藏這片雪域高原。隨後,他們又靠著肩扛背挑,硬是將第一批雷達設備運上茫茫雪山之巔。伴隨著第一部雷達的開機運轉,祖國西藏結束了有空無防的歷史。
60多年來,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一代代官兵憑著對祖國的熱血忠誠,以頑強的毅力戰風雪、抗缺氧、鬥嚴寒,將青春乃至生命無私奉獻于雪域空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業績,形成了以“甘巴拉精神”為核心的革命精神和戰鬥作風。
2014年4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空軍機關時明確指出:“在長期實踐中,空軍鑄就了‘老航校精神’‘空軍鐵拳精神’‘神威導彈精神’‘大漠神箭精神’‘甘巴拉精神’,培育了‘天鷹’‘天梯’‘天箭’‘天網’‘天路’等特色文化,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要不斷發揚光大,並在這個基礎上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增強政治工作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甘願吃苦、默默奉獻、恪盡職守、頑強拼搏”16個字組成了“甘巴拉精神”的內涵。新時代以來,該基地官兵不忘統帥囑託,擎起“甘巴拉精神”旗幟,在奮鬥強軍的征途上不斷攻堅克難、勇毅前行。
一、
要體會“甘巴拉精神”,就必須了解她的誕生之地——甘巴拉雷達站。
甘巴拉,在藏語中意為不可逾越的山峰,不可逾越,是指她的高。甘巴拉雷達站位於海拔5374米的雪山之巔,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達站。“甘巴拉,甘巴拉,伸手把雲抓,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一步三喘氣,四季穿棉襖。”這首官兵們自創的歌謠就是陣地上自然環境最真實的寫照。在這裡,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5攝氏度,最大風力至11級,8至9級大風每年要刮9個月,沒有水源,正常行走相當於內地負重40公斤,甘巴拉由此被形象地稱為“生命禁區”。
“60年代組建時,一支25人組成的隊伍唱著《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翻越199道彎,來到這片人跡罕至、鳥獸飛絕的千年凍土。他們喊著‘鋼釬打不進,人也要紮根’的口號,輪番上陣,奮戰1天1夜,將固定雷達的三角鋼釬砸成了‘麻花’,才終於讓雷達裝備在這甘巴拉之巔旋轉起來”。堅守甘巴拉雷達陣地27年的老兵王勝全介紹到,“要説苦,前輩最苦,沒有營房,就揀來石塊挖地搭房,沒有水源,就挖鑿蓄水池融冰化雪,常年用血肉之軀對抗滾動石頭的大風,在極端稀薄的空氣中堅守崗位,雖然苦,25個人都留了下來。”
聽著王勝全的講述,前輩們頂著饕風虐雪頑強拼搏的畫面在我眼前一幕幕浮現。傳承的力量是無窮的,第一代甘巴拉人憑著“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的一片赤膽忠心,靠一股不服輸的信念硬是在“生命禁區”紮下了根。而後,一茬茬甘巴拉官兵將前輩們的精神鑄為旗幟,不斷傳承發揚,無私堅守奉獻,以實際行動譜寫“甘巴拉精神”動人篇章。1993年7月,甘巴拉雷達站被空軍黨委授予“甘巴拉模範雷達連”榮譽稱號,1994年6月,被中央軍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達站”榮譽稱號,
為使“甘巴拉精神”在新時代進一步深入官兵心靈,近年來,該基地通過走訪甘巴拉退伍老兵本人或家屬,收集真實歷史資料,組織編纂《甘巴拉故事集》,編寫詩歌《甘巴拉 甘巴拉》《高原那一束陽光》,創作歌曲《甘巴拉英雄雷達站》等,在基地官兵中廣泛傳播。2022年底,該基地成立雪域天歌文化服務隊,並以基地的“前世今生”為主要素材,突出“甘巴拉精神”的誕生發展歷程和在新時代官兵之中傳承弘揚相關事跡,創作《雪域》等歌舞作品,將大批文藝節目送進基層官兵,送上演訓一線,鼓舞廣大官兵繼承先輩精神,建功雪域高原,不懈奮鬥強軍。
二、
傳承是為了珍惜與銘記,只有發揚才能永葆精神熠熠光輝。對該基地官兵來説,“甘巴拉精神”不止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強軍征程中前行的不竭動力源泉。
進入新時代,在各級首長的關懷下,基地官兵的戰備、訓練、工作、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自然環境的“苦”不再成為雪域官兵奮鬥在“高點”的阻礙,曾經在苦中堅守、苦中作為、苦中取勝的基地官兵,在新時代改革強軍目標的召喚下,繼續書寫“甘巴拉精神”時代內涵,致力從“守高”到“制高”,從“苦勝”到“智勝”,不斷取得新進步和新成績。
“前輩們為了守護好這片藍天而不畏風雪之苦,我們也更應該在向戰而行中迎難而上”,該基地某團工程師張啟瑞説到。身為一名博士,張啟瑞在專業領域努力書寫著自己的強軍故事。
一次飛行訓練結束後,張啟瑞在復盤時發現數據上存在誤差,便主動請纓,帶領2名碩士成立攻堅組,白天看設備、晚上研數據,累了就吸氧小憩一會,醒來便又投入新的“戰鬥”。短短兩個月,一款實時準確顯示飛機頂升姿態的軟體應運而生,並在後續的訓練評估中成功得到檢驗。
在這款張啟瑞自主研發的軟體裏,戰機在該機場的起降距離、起飛終止距離一目了然:“相比于先前每次赴異地駐訓前長達一週的公式計算,現在僅需要輸入海拔、溫度、飛機參數等數據,十多秒就能計算出飛機的極限參數曲線圖,極大地增加了效率。”
“身處雪域高原一線,身逢強軍偉大時代,謀戰研戰是我們弘揚甘巴拉精神的最好舉措”。隨著戰備演訓任務的走深走實,該基地大力推進戰訓耦合,針對高原環境特點積極創新訓練模式,堅持在實戰環境中錘鍊摔打部隊,在練就過硬打仗本領的同時結合當前形勢特點,開展“讓甘巴拉精神在時代新風中展翅飛揚”“尋根甘巴拉、奮飛強軍夢”系列活動,深入發掘練兵備戰熱潮中的“傳承故事”,激勵官兵在眾多新挑戰中勇於攻堅克難,涌現出類似張啟瑞等大批“甘巴拉精神”新時代優秀傳人代表。
放眼如今的甘巴拉雷達站,在基地部隊武器裝備的加速換代升級中,陣地也早已實現異地遠端遙控條件下的“無人值守”,該站官兵積極探索現代戰爭下“預警天網”作用發揮新路子,針對作戰思維、練兵模式、戰鬥策略歸納總結出“運動戰”“強整體”“融進去”三種方法,大大提高備戰打仗能力。曾經的“精神高地”再次成為“勝戰高地”。
三、
“新時代、新環境、新使命,要用實際行動賦予‘甘巴拉精神’新內涵”,“環境的苦早已微不足道,要將備戰攻堅的苦轉化為心甘情願的甜”,在該基地“賦予甘巴拉精神時代新內涵”研討會上,一句句昂揚的發言振奮人心。時代在變遷,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甘巴拉精神”閃耀出的能量卻愈加強烈。
“優秀政治教員”、綜合比武第一名、授課比賽第一名,演講比賽第一名,歷年考核均是優秀,多次演訓任務中表現突出……這樣的履歷足以證明該基地某指導員李陽付出的堅持與努力。“是一代代前輩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凡,才凝結出‘甘巴拉精神’這樣的寶貴財富,當好精神傳人,就要爭當一流”,李陽用自己的腳踏實地賦予著精神時代新內涵。
精神更是一種情懷。“前輩們‘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情懷堅定了我紮根在這片雪域的信念”,曾在西藏高原服役,又二次入伍的該基地某戰士李金洲談起對“甘巴拉精神”的感悟,“看完《甘巴拉故事集》,我被前輩們的英勇事跡和精神鬥志深深感動”。當濃厚的文化氛圍根植官兵們的內心,情懷的魅力也成為了精神的重要內涵。
人民軍隊自誕生以來便英雄輩出,形成的特色文化燦若星河。然而,“甘巴拉精神”的誕生卻並不是由於出現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人物,也不是因為幹出過什麼足以彪炳史冊的偉大事業。歸根結底,“甘巴拉精神”是一代代官兵接續奮鬥,以忠誠本色堅守拼搏,以家國情懷無私奉獻形成的厚重文化積澱。
新時代,“甘巴拉精神”紅色血脈在該基地官兵的深刻傳承中煥發出更為強大的生機,濃厚的文化氛圍持續浸潤著每一名官兵的心靈,為該基地奮鬥強軍的征程注入著綿延不絕的精神力量。
(李再華 郭俊懿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