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網路文明建設 共建美好精神家園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04 11:42:44 編輯:戚譯升 點擊:
網路文明作為一種全新的文明形態,它的出現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但隨著網路資訊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逐漸滲透,網路文明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網路詐騙、各類嘩眾取寵的虛假資訊、網路暴力等。面對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指出,“加強網路文明建設”“共同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路空間,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我國網路文明出現問題是有原因的。首先是網路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一方面,我國網路管理的立法主要是由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以及行政機關制定的其他規範性文件構成,高位階的立法比較少,一些重要領域法律法規更是缺乏;另一方面,法律中關於網路建設、安全、秩序等宏觀機制建設的考慮較多,而對於網路內容傳播的微觀治理、權利保護等缺乏考慮。其次,網路媒體的社會責任缺失也是其重要原因。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驅動下,一些網路媒體為了提高自身點擊率和關注度,不惜利用網路虛擬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大肆傳播虛假消息和媚俗資訊,甚至通過捆綁流氓軟體、垃圾郵件、強制下載安裝等方式來擴大傳播範圍。
如何解決網路文明中出現的問題。第一,大力提升公民的網路文明素養,使公民樹立正確的新時代網路文明觀。如設置宣傳點,由專業人士面對面地為公民普及網路安全知識,特別是對不太善於使用智慧手機的老人要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操作;從教育入手,在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階段設置網路資訊傳播、網路社會規則與秩序、網路安全維護、網路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課程,強化青少年的網路文明素養,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第二,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嚴格把控網路內容生産。網路管理機構要認真執行相關法律法規,鼓勵網路內容生産者生産發佈關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優秀道德文化和時代精神、充分展現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精神風貌等內容的正能量資訊。第三,加快空間治理,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如強化網路立法,築牢網路數字資訊安全屏障;加強普法工作,打造“政府——社會——人民”多方一體的網路安全保護格局……
總而言之,網路文明建設是對新時代各種網路問題和人民群眾現實需要的深切回應,是我國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內在要求。我們應加強黨的領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引領網路平臺,以主流思想武裝網路空間高地。(閬中市民政局 何朝雄 莫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