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幹活挑著金扁擔”,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陜北黃土地上,鄉親們告訴他的最大的期盼,總書記也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金扁擔”這個特別的詞。“‘金扁擔’,我把它理解為農業現代化。”強國必先強農,總書記把目光看向更遠的未來。
政策扶持,讓“金扁擔”的光輝沐浴大地。新世紀以來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彰顯了“三農”問題在任何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經過幾十年的歷史性探索和長期不懈的實踐,我們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把農業農村現代化定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同時把“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為總要求,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瞭發展方向,各地為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多項舉措全面鋪開,讓政策的福音直擊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科技加持,讓“金扁擔”越挑越穩。如今“科技范”種糧,天上“北斗星”助力、地上“大鐵牛”農耕隨處可見。以綠色、高效、集約、低耗、環保為導向,科技掀開了新時代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五台大型聯合收割機一天就能收完400畝小麥、現代化甘蔗種植機能夠根據地塊一次完成全過程種植、曾經需要進口的牧草打捆機的打結器、棉花採棉機的採棉頭摘錠等“卡脖子”技術已經實現了自主生産,我國目前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小麥生産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科技成為了農業現代化的“大鵬之翼”,讓“金扁擔”的含金量越來越高。當前和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農業科技工作者還得從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出發,把實驗室設在田間地頭,把論文書寫在廣袤大地上,將更多的實用科技應用到農業生産中,幫助鄉親們把“金扁擔”挑得越來越穩。
自身修持,“金扁擔”握緊更要握實。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金扁擔”再好,還得看老百姓能否“挑得起”。想要跟上現代農業發展的腳步,必須打造出一支高素質農民隊伍,讓老百姓人人都有駕馭現代農業的能力。開設培訓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融合理論教學、現場實訓、案例分析、互動交流等培訓方式,讓每個農民都能掌握適合自己的發展現代農業的實用技術,挑上增收致富的“金扁擔”,接續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上唱主角、挑大梁,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前進。(陳輝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鄉村振興局 何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