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5月,四川省檢察機關民事檢察“和解五法”示範工作室在瀘縣檢察院掛牌成立以來,工作室迎來一個又一個愁眉不展的申請人。他們滿懷憂憤而來,希望可以找到破除當前困局的方法。
婦女職工“薪”問題
“我們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工,都是拖家帶口的要養活,沒有收入、也沒有保障怎麼辦嘛,檢察官你們可要幫幫我們。” 2023年5月,三位婦女一起來到瀘縣檢察院“連心橋”特殊群體保護檢察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承辦檢察官了解到,三位婦女均為某康健器械生産公司的前員工,因公司一直拖欠工資被迫離職。離職後,她們曾多次找到公司要求補齊拖欠的工資和社保,但公司一直以財務上沒錢為由“打發”他們,一拖就拖到了現在。自己的力量太薄弱,合法訴求得不到重視,三位人便商討來到縣檢察院尋求幫助。
鋻於三名當事每人平均為女性,且因被拖欠工資和欠繳社會保險費致其經濟困難,瀘縣檢察院受理申請後迅速跟進。通過走訪調查和多方詢問,檢察官了解到該公司是因為疫情期間有個大訂單被退回導致資金鏈斷了,付不起工資,並查清了該企業的生産經營情況和債務履行能力,確認企業無全部支付能力。
“婦女權益必須要得到保護,但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快速解決三人的燃眉之急。而且該公司並沒有惡意拖欠工資的主觀因素,與員工之間的問題也還沒有到必須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等方式來解決的地步。有沒有可能實現雙方的利益平衡呢?”檢察官們認真討論解決的最佳路徑,“要想實現雙方的利益平衡,首先得讓雙方明白對方的難處。”
“如果企業的生存難以為繼,就算贏了官司,也可能拿不到錢。”檢察官對三位婦女講述了公司的資金難處,同時也對公司負責人普及了相關法律規定和拖欠工資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又從情理角度列舉三位婦女生活的艱辛,引導其換位思考。
最終,三位婦女錶示:“我們就是想要討回被欠的工資,解決當下的困難並且不要影響以後的養老金的領用,只要他們短期內能夠付清拖欠的工資,我們就滿足了。”
公司負責人也表示:“一下子支付全部,我們公司現在的經營狀況肯定是實現不了的,但我們保證在一定期限內一定將所有工人的工資和社保發放到位。”
在優先滿足三位申請人訴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保障公司今後的正常運營,檢察官們提出讓公司先為三位申請人補繳社會保險,再分期支付拖欠工資的建議。雙方當事人採納了辦案檢察官的建議,于2023年6月協商一致達成和解。隨後,三位申請人向瀘縣檢察院申請撤回支援起訴申請。
醫患糾紛陷困境
“檢察官,你們可要為我母親做主!”2023年5月10日,余某走進瀘縣檢察院尋求幫助。
接訪工作人員認真傾聽著余某訴説,“我母親(王某某)今年1月份到瀘縣某醫院做痔瘡手術,在醫院打了麻藥之後就發生了休克,治療了一個多月了,現在走路仍然成問題,説話也説不清楚,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
因王某某係老年群體,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且維權能力相對較弱,瀘縣檢察院決定對王某某予以支援起訴。
“要厘清造成王某某休克並産生後遺症的原因和賠償責任,就必須要有專門的鑒定結論。”辦案人員迅速對案件走訪調查,到醫院查看病歷、詢問主治醫生,並到瀘縣衛健局進行專業諮詢。經核實,王某某的確是因為瀘縣某醫院麻醉過程不當産生了後遺症。
問題根源找到了,但在未對事故原因進行專門鑒定的情況下,涉事醫院應當怎樣承擔責任?是一次性結清還是持續性的“補給”?醫院存在著顧慮。
“如果進入訴訟程式,案子法院審理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而且如果申請專門鑒定,不但耗時,你也需要支付高昂的鑒定費用。”“糾紛長期得不到解決,可能會給醫院帶來進一步不良輿情的風險。”通過對雙方進行“背靠背”的利益分析,檢察工作人員了解到雙方都有很強的和解意願。
“醫患糾紛中,人民調解有著天然的優勢。”為此,瀘縣檢察院主動與醫院屬地鎮社會治理辦和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對接,經溝通後決定,由瀘縣檢察院、屬地鎮社會治理辦和人民調解委員會聯合成立“和解工作專班”,對該糾紛開展聯合化解。
經多輪磋商和反覆釋法説理,雙方最終打開心結,採納了“和解工作專班”提出的由醫院一次性賠償王某某12萬元,王某某住院期間産生的醫療費、護理費由醫院承擔的賠償建議;同時,余華和王某某不得再干擾醫院正常秩序,在網路上發佈有損醫生名譽和醫院形象的內容。雙方當場達成和解協議。自此,困擾患者和醫院近半年之久的醫患糾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手足之情新挑戰
2023年5月的一天,瀘縣檢察院“和解五法”示範工作室接待了兩名特殊的訪客。劉棟良(化名)和劉棟海(化名)是親兄弟,他們相鄰而居,土地大多也都相鄰。這天,他們兩人就因為土地問題起了爭執。
“劉棟海是我親兄弟,他們家的菜地緊挨著我們家的菜地,都是同一塊地分出來的。因為這塊地比較肥,我就把邊邊角角沒人種的地方開出來種了些豆子。看到豆子長得好,他就不高興了,非得説擋到他過路,逼我必須把豆子拔了,你們説他好氣人嘛!”
“那些地方本來就是大家留出來過路的,他種些豆子在上面,種莊稼要挑水擔肥,都是體力活,又都年紀大了,怎麼過路嘛?”
“那你也不該打我啊,還用鋤頭把我劃傷了!”
……
通過兩人的對話,接訪人員了解到,劉棟良和劉棟海兩家相鄰居住幾十年,一直關係和睦,現在卻因為一點邊角的土地傷了和氣,弟弟的鋤頭把哥哥劃傷了一條口子。傷口雖不大,怨氣卻不小,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就把糾紛鬧到了檢察院。
考慮到雙方均為老年群體,且為兄弟關係的特殊性,瀘縣檢察院決定依託“和解五法”示範工作室,對該案先行開展和解,避免兄弟反目。
兄弟二人對立情緒嚴重,為避免矛盾升級,檢察官靈活運用“背靠背”法,與二人分別單獨溝通,充分了解情況,明確了雙方爭議焦點及訴求。原來,哥哥並不是真想起訴弟弟,他就是氣不過都是一家人為什麼還斤斤計較,甚至還動手;而弟弟也是不服,要種地至少應該跟自己講一下,怎麼一聲不吭就種上了。
了解相關情況後,檢察官準備用情意融化矛盾,讓兩兄弟打開心結。“豆子已經種上了,讓拔了你説可不可惜?而且于情于法,你都不應該動手打他,試想真把他打出什麼問題來,你難不難過呢?”“不管這是不是他的地,哪怕就是村裏其他人的,你要去種地也應該跟人打個招呼,看人家同不同意才能種。他打你這一點確實不對,但你們兩兄弟年齡都這麼大了,不管誰對誰錯,都應該是互相幫持而不是對立,你説是不是呢?”
除了及時對兄弟二人以情理融化,引導他們互諒互讓,瀘縣檢察院還聯合屬地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調解。經過多次交談和充分釋法説理,二人最終解開心結,達成一致,由劉棟海適當補償其兄長劉棟良營養費;劉棟良種植豆子的土地要保障過路的通暢,等豆子收結後,不得再進行種植。兄弟之爭最終融化為了手足之情。
自四川省檢察機關民事檢察“和解五法”示範工作室在瀘縣檢察院掛牌成立以來,瀘縣檢察院依託該工作室,將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和解五法”靈活用於辦案實踐中,通過內外聯動、內部協作、深入走訪等方式,多渠道發現案源線索,和解涉及追蹤勞動報酬、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老人和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
將案件按法理定分止爭的同時融入人情,讓矛盾化解在基層,讓糾紛止于和解,這是瀘縣檢察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實踐,更是解決人民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的切實途徑,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謝平 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