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化四季風 為群眾推開了藝術之門,為文化富民提供了活水源泉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1-29 19:14:56 編輯:周維 點擊:
説起在家門口參加文化活動,成都群眾有理由自豪。2011年起,成都市按照“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大品牌、搭建群眾文化活動大平臺、促進群眾文化活動水準大提升”的思路,以“民俗鬧春、音樂消夏、歡歌慶秋、勁舞暖冬”為季節性活動主題打造“成都文化四季風”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截至2022年11月,活動共在市、縣一級組織開展了2600余場大型集中示範性活動、近4.6萬場鄉鎮(街道)、村(社區)系列活動,累計吸引6460余萬人次直接參與,形成哪有市民,哪就有“四季風”的生動實踐。
潤物無聲打造“不落幕”的群文活動品牌
通過社區舞蹈隊隊員身份參加成都文化四季風的活動後,成都市民王玉接觸到車燈、四川盤子和打蓮簫,這種傳統曲藝讓她著了迷,並開始向國家一級演員、四川車燈傳承人夏曼雲學習。2018年,她創辦了成都市成華區鑫芳華文化服務中心,建立了鑫芳華藝術團,如今這個藝術團體有非遺、音樂、舞蹈、太極隊、民樂、詩書畫攝影社、時裝走秀等多門類,人數發展到300余人。“這是一個人人都有機會發光的平臺。”在王玉看來,成都文化四季風就像一個精神家園,只要熱愛藝術,人人都能有機會站上舞臺,成為“主角”。
受益的還有來自錦江區文化館錦櫻舞蹈隊的團長賈華蓉,她所在的錦櫻舞蹈隊是成都文化四季風有名的“獎牌收割機”。“成都文化四季風比賽現場是一個最佳的學習場,我們常常觀摩學習其他優秀團隊的節目,也從評審的意見中,找到提升的方向。”對賈華蓉而言,成都文化四季風帶給她最珍貴的東西,不是一塊塊獎牌,而是在這個活動中,找到熱愛,分享熱愛。
作為成都群眾文化活動的一張名片,“成都文化四季風”猶如一場場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通過長期的堅持、全方面的覆蓋,為群眾推開了藝術之門,更以精準惠民的形式,為文化富民提供了活水源泉。
據悉,為了擴大參與度,成都文化四季風以遍佈成都的3332個文化廣場為活動場地,以市、縣、鄉、村“兩館一站一室”為依託,以群眾參與為主體,讓群眾文化活動365天天天有,打造為“不落幕”的群眾文化活動。活動開展中,成都市文化館注重將群眾性和專業性緊密結合,努力使群眾藝術輔導培訓專業化、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規範化、群眾節目表演藝術化。在“成都文化四季風”活動中,凡是涌現出的精品文藝節目,都會經過集中培訓後,在成都全市街道鄉鎮和社區村進行層層展演和推廣。
“人人可參加,人人可出彩,人人能享受成都市城市文化發展成果是成都文化四季風創辦初衷。”成都市文化館舞臺藝術工作部副主任廖殊表示,成都文化四季風打破門檻、打開大門,創新打造市民參與爆棚的賽事,將舞臺交給市民,用心為百姓“築夢”,用情為百姓“圓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成都文化四季風”已培育文化館、站、中心各級在冊登記的文藝團隊4680支。
創新不斷撬動群眾文化活動“一池春水”
11年來,“成都文化四季風”屢獲殊榮:2013年10月,榮獲文化部第十六屆“群星獎”項目類獎;2021年8月,入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全省文旅公共服務高品質發展“四個一批”優秀品牌……榮譽的背後,是不斷與時俱進更新內容,滿足了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嚮往和新期待的結果。
在文化館裏玩劇本殺,是一種什麼體驗?這種看似腦洞大開的想法,卻被成都文化四季風變成了現實。今年5月,2022“成都文化四季風•民俗鬧春”劇本殺主題遊園活動就在成都市文化館新館啟幕,活動瞄準年輕群體,有包括街舞、劇本殺、cosplay、文創市集等沉浸式互動體驗活動輪番登場,線上線下覆蓋逾200萬人次,在給廣大市民帶來別樣公共文化體驗。
“之前總是聽女兒説劇本殺好玩,但礙于場所都是年輕人,自己總是放不下面子去嘗試。”體驗完劇本殺活動的張女士表示,整個遊戲過程中,自己暫時抽離日常的社會身份,扮演一個被劇本分配的角色並體驗一種他者的人生,確實非常有意思。“也多虧了成都文化四季風活動提供的機會,讓我體驗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樂趣,同時也證明,這種流行文化不止是年輕人的專屬。”
創新不止於此。按照“四季迴圈、常辦常新”的理念,在成都文化四季風•音樂消夏”品牌活動舉辦了六屆後,2017年,“成都文化四季風•音樂消夏”暨“成都市首屆青年流行歌手大賽”,首次將活動參與群體“鎖定”為青年,並引入了線上歌手投票等網路互動項目,吸引了上萬名以年輕人為主的市民關注和參與。2021年,“成都文化四季風•歡歌慶秋”群眾歌咏薈演溫暖上演,活動特意將舞臺搬到社區,建起開放性舞臺,讓活動融入社區、貼近鄰里、走進群眾。隨著劇本殺、脫口秀、戲劇季等元素加入,成都文化四季風徹底撬動了群眾文化活動的“春水”,人氣持續爆棚,僅在2021年,成都市共舉辦“成都文化四季風”活動1159場,吸引了151.16萬人次直接參與。
“如今,成都文化四季風還增加了線上活動和線上互動,滿足市民對藝術教育的需求,擴大市民美育的覆蓋範圍。”廖殊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多次提到文化,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對未來我國文化建設工作作出系統闡述。接下來,成都文化四季風將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自覺增強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通過進一步豐富全民藝術普及的形式與業態,著力推動成都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為成都全面推進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貢獻力量。(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