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中歐班列2萬列,看成都青白江這座城市之變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08 10:47:59 編輯:田恒銘 點擊:
6月30日上午9點50分,當兩列滿載著電子産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貨物的中歐班列(成渝)分別緩緩駛出位於成都市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及位於重慶的重慶團結村中心站,意味著成渝兩地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突破2萬列大關。
突破2萬列,是全國中歐班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於青白江來説,自2013年4月26日開行首趟國際貨運班列以來,近10年來,飛馳的中歐班列給這座城市帶來的變化太大太大,影響到這座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戰略擺位之變
由“老工業基地”到“對外開放高地”
1960年,青白江因國家重大工業項目川化、攀成鋼而建區,成為國家“一五”時期西南第一個工業區,由此被賦予發展工業的歷史使命。在這兩大集團的強力支撐下,青白江逐步發展成四川省內最大的冶金、化工基地,率先成為成都第一個財政總收入過億元的經濟強區。
走過“因廠建區”“因工興區”的光輝歲月,青白江曾一度因産業轉型處於發展的短暫陣痛期。但很快這座城市找到了接續發展的強勁動能——用好國際物流大通道。2013年4月26日,首列蓉歐快鐵(後統一為“中歐班列(成渝)”)從青白江發出,徹底改變了內陸城市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靠沿海港口的歷史,為成都乃至四川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連接歐亞各國架起一座快捷通暢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成為成都眺望世界的“第二隻眼”。
經過九年多的耕耘,成都中歐班列開行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貨值、貨量呈顯著上升趨勢,聯結境外74座城市,初步形成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路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有力服務了成渝雙城經濟圈和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發展戰略,助推成都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也推動老工業基地成功轉型為泛歐泛亞開放型港口城市。
2021年,青白江區共接待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駐華使節、領事官員以及各類涉外團體18批次110余人次,舉辦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青白江分會場等國際交流活動30余場次,對外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
為落實黨中央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關於“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戰略部署,成渝兩地在全國首創中歐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用,聯合打造“中歐班列(成渝)”品牌。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帶動四川、重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分別增長20.4%、26%,對歐盟進出口分別增長13.2%、19.5%。
依託獨有的臨港優勢,青白江區搶抓歷史發展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深度融入國家、省市發展戰略,加快把機遇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提出實施“港口立城、産業興城、品質優城”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面向泛歐泛亞、“一帶一路”的“四區一樞紐”,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的成都北部中心。
國家和省市戰略也不斷為這個地方賦能,近年來,青白江收穫了國家級經開區、自貿區、綜保區、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首批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等多張國家級“名片”。在四川自貿區青白江片區這個僅有9.68平方公里的“國家試驗田”裏,僅5年時間就形成了108項改革創新經驗,其中15項獲國家部委認可或推廣,21項獲國家部委支援作為先行先試政策。
改革無止境。為推進“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青白江基於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科技創新實力,依託融入“一帶一路”的得天獨厚條件,在全國首次提出了建設面向“一帶一路”中試産業基地,推動老工業“二次振興”的重大戰略構想。
建設面向“一帶一路”中試産業基地,可以説是搭建起了與世界各國科學技術共用的交流平臺。這意味著以産業鏈為核心,結合供應鏈、創新鏈,乃至資訊鏈、資金鏈,青白江中試産業基地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創新要素的連結。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面向“一帶一路”中試産業基地的逐步呈現,青白江的發展未來可期!
産業結構之變
由工業獨大到開放産業集聚
走進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簡稱“玉龍化工”)的展示大廳,在眾多産品裏面,有一款看似普通的白色粉末——MCA阻燃劑,其生産技術“三嗪阻燃塑膠加工關鍵技術”曾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目前該阻燃劑産品因具有無鹵、環保、奈米改性等特點,已在下游20余家企業獲得應用,主要應用於電子電氣、交通設施、家電、儀錶等行業。
玉龍化工是國家“一五”時期青白江的老工業企業。近年來,該公司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依託四川大學科研院所加強自主創新,成功轉型跨入新型綠色建材、石墨烯應用等新材料領域,走出一條科技創新的新路子。
2010年,玉龍化工還是亞洲三聚氰胺最大單套裝置的標誌企業,但很快就面臨外貿形勢遇冷,出口大幅下滑,整體産能過剩的境遇,發展形勢堪憂。困境之下,公司決定優化調整産品結構,延伸發展三聚氰胺下游産品。“前期,我們嘗試過研發生産新産品,研發後直接産業化生産,但最終全部以失敗告終,因為缺乏中試過程。”該公司副總經理葉銳説。
為了彌補短板,2011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玉龍公司與四川大學國家高分子重點實驗室王琪教授建立了産學研合作,通過強化中試階段的應用研究,攻克了傳統三嗪阻燃劑反應體系黏度高、耗水耗能、污染等諸多技術難題,開發了以三聚氰胺為原料的奈米級環保改性MCA阻燃劑。
玉龍化工的轉型升級,是青白江區老工業轉型的縮影。翻開青白江歷史,工業曾是它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冶金、化工為主導的工業,一度佔經濟總量的70%,形成“一家獨大”的經濟格局。其中,川化和攀成鋼兩大國企,支撐起青白江整個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近年來,青白江全力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加快發展開放産業,打造“開放産業集聚區”。
按照最新的産業佈局來看,青白江三大産業功能區可謂定位高端、各具特色。成都國際鐵路港重點發展國際供應鏈、國際貿易、臨港智慧製造等産業,已累計引進總投資超千億元的重大項目近200個;成都高性能纖維産業功能區重點發展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綠色建築材料、新能源裝備主導産業,擁有各類工業企業2200余家,其中規上143家;歐洲産業城重點發展新材料、5G智慧電器、綠色低碳等進出口加工貿易,聚集總投資600億元的重大産業項目60余個。
一組數據可以説明青白江的産業結構之變:
2010年三次産業結構為5.2:74.3:20.5,
到2018年調整為3.3:68.9:27.8,
2019年為3.6:30.6:65.8,
2020年為3.4:30.4:66.2,
2021年為3.5:30.4:66.1,三次産業結構實現持續優化。
尤其是過去5年來,青白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錨定開放型國際化發展方向,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2021年全區地區生産總值達到620.2億元,連續跨過三個百億級臺階,年均增長8.5%以上。
城市格局之變
由南北失衡到“雙核共興”
“當時,説我們這個村要建個歐洲産業城,引進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廠投資100億元,大家都不敢相信,覺得是天方夜譚。我們這裡是淺丘地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家祖祖輩輩都以務農和在外打工為生,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項目到我們這裡發展呢?”談及清泉鎮的變化,秧田村29組村民王文根至今都覺得像做夢一般。
多年來,青白江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毗河以北地區,城市空間、環境承載已日趨飽和,毗河南北城鄉二元結構較為突出。為解決這一矛盾,青白江大膽謀略,在毗河以南的清泉、福洪兩鎮遠期規劃建設了40平方公里,承接産業轉型升級的歐洲産業城,從空間上推動現代産業跨過毗河向南發展,解決産業空間制約、城區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立足新階段,區委區政府堅持“以港立城”,構建“一港引領、雙核共興、四片協同”城市空間發展格局,為實現高品質發展拓展戰略空間、提供戰略支撐。以北部主城區和南部歐洲産業城打造城市雙核心,推動南北雙核以青新通風廊道為生態隔離帶相向發展,實現繁榮在主城、實力在新城。主城區核心持續向南拓展,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數字經濟、科技研發、高端商業商務等現代生産性服務業,優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歐洲産業城核心堅持産城融合、職住平衡理念,高品質建設歐亞出口導向型的先進製造業産業新城,完善高端公共服務配套,推動“三生融合”。
歐洲産業城的建設真正意義上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毗河南北城鄉二元結構,在推動全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同時,為毗河以南的老百姓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如今,已建成52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大力發展適鐵適歐産業,連續引進華鼎國聯動力電池、天馬高端軸承等一批龍頭企業。
巨石集團成都公司是一家在青白江工業園區紮根十幾年的玻璃纖維生産企業,在青白江作出調遷戰略部署後,第一批率先入駐歐洲産業城的行業龍頭企業,已在歐洲産業城建成投運了西部地區首個玻璃纖維智慧製造基地,為歐洲産城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而在青白江主城區,通過對老城區騰籠換鳥,就地打造面向“一帶一路”中試産業基地,盤活老城區,解決新舊城區發展不平衡問題。
隨著萬達CBD商圈的日漸成熟,國際化中央商務區發展初見端倪。不遠的將來,這裡將變成集總部辦公、科技研發、品質居住、國際會議等功能為一體的一體化、高端型、花園式智慧産業新城區。
城市品質之變
由“工業風”到“現代化國際化”
作為資歷深厚的老工業區,青白江曾留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滿滿工業風”和“鋼鐵直男”的城市氣質。但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國際化成都北部中心”建設的加快推進,青白江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已風格大變,成為緊跟時代潮流,具有國際范的開放型港口城市。
依託中歐班列的通道優勢而建的新消費場景下的國際化沉浸式體驗集群——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是青白江打造的集經濟、文化、教育、旅遊、展示、投資、服務於一體的對外交往綜合服務平臺,這裡展示了歐洲、中亞、東南亞、大洋洲等地區30多個國家和城市的特色場館,來自法國的紅酒、義大利的皮具、紐西蘭的母嬰保健品、哈薩克的地毯等極具國別特色的商品3萬餘款,讓您輕鬆實現“在蓉城,買全球”。在這裡,不僅能買到正宗又便宜的國外商品,還能欣賞到不同國家和城市的人文景觀,帶給你一種全新的、多元化的、國際化的消費場景體驗,這裡已成了成都最具“異國風情”的網紅打卡地和成都國際化的高品質會客廳。“真的太有格調了,不用出國就能夠買遍全球好貨。”喜歡攝影的成都市民李先生説,“在這裡拍照片真的很漂亮很有感覺,像是真的到了國外一樣,非常適合週末帶著一家人來逛來耍。”毗鄰成都國際鐵路港,直線距離不到兩公里的城廂天府文化古城,聚邑可考的歷史超過2000年,有縣治的歷史超過1400年,傳承了宋代龜背制格局,是老成都的活沙盤,素有“小成都”之稱。
聚焦“千年曆史迭代遺存的保護與活化”“老成都原真繁華市井生活的還原與再現”“天府文化與歐陸文化的交流與交融”,這裡將打造為新絲路歐陸門戶涵蓋“文旅商城”四大功能的城市會客廳,與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共同構成成都北部的黃金三角旅遊目的地。隨著城廂會客館、鄧公樓、繡川書院、武廟、繡川秀裏等點位的對外開放,以全新視角展示古城的縣治文化和紅色文化,給遊客帶來了高品質的文旅消費新體驗。要説在這個酷暑季節,青白江哪兒人氣最旺、最好耍?無疑要數長流河了。漫步在色彩斑斕的長流河綠道上,映入眼簾的是清澈的河水、靜靜的工業建築遺存、柔軟的護坡草地,以及各種精心打理的花草綠植,沿河兩側景觀帶設置自行車道、步行道、親水觀景平臺,舒適輕鬆的親水環境,引入IP概念的餐廳、咖啡廳以及大型實景互動體驗館等“沉浸式體驗”新業態,串聯起工業時光廣場、記憶長廊、野餐草坪等景點。你很難想像這條河的兩旁,曾經是川化和攀成鋼的生産廠區。
曾經青白江因發展工業,環境容量受限,近年來對公園城市建設尤為重視,先後投入數十億元用於生態環境的建設與保護,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品質改善,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區。2021年,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03天,優良率達83.0%,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已建成長流河濕地公園、東山公園等6個公園,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7.01%,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43平方米……一幅以青山綠道藍網為底色的公園城市地圖正在這裡徐徐展開,移步易景,綠意盎然。
在教育方面,成功引進成都樹德中學、成實外教育有限公司等優質教育資源,規劃建設“一帶一路”教育産業園,成功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
在醫療方面,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組建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醫院集團,區人民醫院成功創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新建青白江區中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青白江婦女兒童醫院;全國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示範項目已啟動建設,並成功獲批殘疾人康復等7個國家級試點示範項目(基地);正著力打造國家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