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聚力建設大美納溪——瀘州市納溪區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小記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6-29 08:47:03 編輯:王定宇 點擊:

令人迷醉的四季花海、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大旺竹海、驚險刺激的叢林漂流、盛名遠播的酒莊群落……七月,走進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猶如走進“花的世界、竹的海洋、水的樂園、酒的天堂、茶的故鄉”。

在全省開展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的背景下,納溪區再度發力,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緊緊圍繞市委“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和區委“121”發展戰略,以“兩突破一提升”為抓手,以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引領片區高品質發展為主線,堅持以全域旅遊引領全區工作,同時加快推進百年護國城、鳳凰湖片區綜合開發等重大項目建設,助推文旅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全域旅遊這盤“旅遊大棋”日益顯山露水。
高位引領繪就文旅融合藍圖
5月7日下午,納溪區文旅推介會在成都舉行,重點推介納溪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旅資源,以及作為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的優勢,贏得各級領導和專家的肯定和支援。
“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納溪區堅持全域“一盤棋”思想,成立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的全域旅遊領導小組,將旅遊産業作為全區“一號工程”,列入全區六大百億産業集群之一,鼓勵支援文化和旅遊産業發展壯大,還大力推動多層級融合,形成區、鎮、村三級文旅發展“一盤棋”格局。
納溪按照“全域景區”“多規合一”思路,先後出臺《全域旅遊概念性規劃》《全域旅遊文化策劃》《推進全域旅遊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緊緊錨定各項創建要求,從體制機制創新、政策資金保障等方面精準發力,大力提升全區各項旅遊基礎設施,全力“催化”創建工作進程。設立3000萬元文旅産業發展基金並逐年遞增,每年整合農業、林業、水務等項目資金以及撬動社會投資不少於30億元投入文化和旅遊發展。
在強有力的高位推動和政策資金保障下,納溪各項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也在加速提升完善,文化和旅遊産業收穫滿滿。近年來,納溪先後摘獲“中國最美文化旅遊名城”“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近40項榮譽。同時,納溪還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四川省唯一的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調研聯繫點,“四變四融”文旅改革發展經驗和全域旅遊發展經驗分別在全國、全省交流推廣。
內培外引項目撬動文旅融合發展
在護國戰爭博物館瞻仰先烈英勇事跡、在鳳凰湖景區親水嬉戲、在龍湖水香體驗鄉村田野樂趣……隨著納溪全域旅遊不斷發展,特別是“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當地可供遊客體驗的新業態和新産品越來越多,納溪旅遊的粘性也越來越強。
納溪區發展全域旅遊産業的故事,還得從十一年前講起。
2011年,瀘州被列入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
2012年,“化工老城”——納溪便開始思考如何轉型,諸多論證的結果便是發展旅遊業。
隨後,納溪區牢牢牽住全域旅遊這個“牛鼻子”,通過內培外引、招大引強和一系列創新創意手段,實現旅遊從“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變。
納溪區整合文旅重點項目10余個,累計總投資達300億元,在新城建設、老城更新中有機注入護國文化標誌及內涵,打造成為全國唯一以護國文化為主題的新城——“百年護國城”。護國戰爭博物館獲評“四川省國防教育基地”,護國人文學院列入四川省幹部黨性教育基地,護國運動文化園區納入四川省支援創建5A級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和省級文化旅遊融合示範項目。
百年護國城項目只是納溪區將旅遊産業列為全區“一號工程”的一個切片。近年來,納溪區持續深化城旅融合、産旅融合“兩大融合”,激發文化和發展的強勁活力,先後引進上海綠地、上海均和、港中旅等知名企業投資共220億元,重點打造24個旅遊項目,推動全域旅遊走上穩步發展的快車道,繪就一幅多産融合的特色文旅畫卷。
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專項工作開展以來,納溪將全區分為瀘州主城區納溪片區、大渡口茶酒特色産業聚合發展片區、護國農旅融合發展片區、龍車近郊休閒體驗片區、白節竹生態康養旅遊片區五大片區,打造出研學旅遊、康養旅遊、體育旅遊、低空旅遊、農業旅遊、科技旅遊等10余種旅遊新業態以及特色街區、特色文旅鎮等一大批新潮目的地,助推全域旅遊快速高效發展。納溪還通過赴外地開展旅遊推介、舉(承)辦“好享納溪·四季有約”、中國美酒音樂季、全國護國文化研究交流活動、長江生態旅遊發展研討會、中國鐵人三項賽、四川省鄉村文化旅遊節等活動,不斷放大品牌影響力。
三旅聯動構建文旅融合新業態
“無數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銘記苦難歷史,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工作……”6月27日,市民王友參觀護國戰爭博物館時感慨地説。
納溪區整合護國公園、護國戰爭棉花坡戰役戰壕遺址、護國岩題刻、抗戰小學等紅色資源,推出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定期組織幹部職工、在校學生和市民群眾前往開展參觀見學,讓他們在參觀見學過程中了解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的光輝歷程,提升他們知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意識和愛國熱情。
納溪以爭創第四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為契機,從推動文旅深融合、狠抓産業大升級、打造醉美目的地三方面著力,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生態旅遊、農業觀光休閒旅遊,持續擦亮“‘納’裏很美‘溪’望您來”特色名片,讓遊客、群眾充分享受旅遊發展帶來的紅利。
“雙手採摘茶葉,速度才能快……”4月11日,在護國鎮梅嶺村特早茶基地裏,瀘州市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王欣宇在茶農的指導下體驗採茶樂趣。
護國鎮梅嶺村是“納溪特早茶”核心産區,借助建制調整“六村合一”的良好態勢,統籌打好特早茶規劃、生産、銷售和茶旅融合“組合拳”,連片標準化茶園6萬畝,帶領2000余戶村民依託茶産業走上致富路。
如何讓遊客留下來,深度體驗“茶”生活?梅嶺村黨委一班人圍繞茶主題、依託茶資源,開發茶山旅遊、採摘體驗、“茶家樂”等鄉村旅遊項目,打造“茶景結合、茶旅一體”的茶旅景區,形成集“吃、住、遊、玩”于一體的精品茶旅項目,一幅美麗茶鄉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每逢週末,遊客們走進梅嶺茶葉主題公園,遊茶園、觀茶廠、住茶居、吃茶宴、看茶景……村裏的‘茶家樂’戶戶客滿。”護國鎮梅嶺村黨委書記朱春説,下一步,還將對各項設施進行提檔升級、讓遊客在每一塊茶園中都能充分體驗茶文化,讓鄉村旅遊越來越火。
賞花漫步、品農家菜、住特色民宿……最近兩年,納溪區開工鎮黃桷壩村成為不少遊客體驗鄉野樂趣的好去處,也為當地群眾拓寬了致富路徑。
2018年11月,從事建築行業多年的曾敬平來到開工鎮黃桷壩村,在當地投資建設“龍湖水香”農康旅産業園項目,通過流轉土地、改建特色民宿、研學拓展、種植經果林、提供保潔安保崗位,有力地促進當地群眾增收。目前,該項目直接帶動當地300余人就業。
如今的納溪,“吃旅遊飯、賺旅遊錢”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全區旅遊從業人員年均增長20%,景區周邊群眾年均收入超過3萬餘元,幫助近3萬人脫貧解困,納溪區連續三年獲評全省農民增收先進縣。
如今納溪,處皆是景。在文旅融合發展的理念下,全區建成A級景區7個,其中國家4A級景區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各1個,構建以護國戰爭紀念館為核心的“紅色+”研學景點,打造以大旺竹海為代表的“康養+”景區,推出以花田酒地為代表的“旅遊+”鄉村旅遊精品,成功舉辦“中國美酒音樂歡樂季”“四川省鄉村旅遊文化節”“四川省茶葉開採周”等文化旅遊節慶活動,獨具本土特色的節慶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群眾、遊客各得其樂、各美其美,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全區旅遊收入較2012年增長680%,接待遊客量較2012年增長354%。(王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