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需就地取“才”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15 15:27:17 編輯:付仁錄 點擊:
實現共同富裕,是黨中央立足新時代、放眼新征程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面對人才難引難留、結構不優不強等問題,鄉村要把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地取“才”用“才”,補齊短板,強化支撐,不斷匯聚鄉村振興“領頭雁”,為共同富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精準喚回“返鄉人”。每個人都有一份特別的“鄉愁”,更希望有能力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喚回“返鄉人”關鍵在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打好“感情牌”,為能人回鄉創業提供優質服務。一方面要結合當地實際,明確人才需求,吸引外出經商者、科研人員、專家學者等各類人才回鄉創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推動鄉賢智力、資金等精準回歸。既要“引鳳凰”,還要“栽梧桐”,讓“鳳凰”落得住腳。另一方面必須重視和尊重人才,制定相應的引才政策和措施,加大對人才的關心關愛,專項跟進返鄉人員政策落實情況,確保人才遇事“有人找、有人管”,發揮“虹吸效應”,讓更多人才“離土不離鄉”。
精心育強“本土人”。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本土人”作為鄉村振興的“主人翁”,不管是在積極性還是專業性上都有獨特的優勢。其實在“本土人”中存在大量的“田專家”“土秀才”,其所擁有的“獨門秘方”“傳統手藝”尚未被發現使用。因此,要以開放的眼光和渠道,挖掘盤活存量資源,從具有養殖畜牧、農業種植、鄉村旅遊等技能的村民中精準“識才”,分門別類建立本土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並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同時,加大對本土人才農業技能、企業管理的等方面的培訓,充分發揮能人“頭雁”作用,鼓勵大規模發展産業、創辦企業,輻射帶動村裏人積極參與,增強致富本領。
精細集聚“新農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與傳統農民相比,新型職業農民不僅會生産,思想開放、文化程度高、專業技術強,是擁有複合技能的現代農業生産開拓者,是走好鄉村振興道路的新鮮血液。因此要積極吸納鄉村規劃、鄉村旅遊、産業發展等領域的人才團隊,培養更多知農愛農、紮根鄉村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活力和動力。要聚焦工作重點,建設農業創業洼地,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項目支撐等各項政策,吸引更多“新農人”集聚創業、創新發展,推動實現農村發展正規化、科學化、高效化。(王燚婷 中共丹棱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