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簡稱“青白江片區”)掛牌成立五週年。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以鐵路樞紐為核心獨立成片的自貿試驗片區,青白江片區五年來形成了108項改革創新經驗,其中15項獲國家部委認可或推廣,外貿進出口額、FDI(外國直接投資)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37.9%、49.29%。
15項改革創新經驗獲國家部委認可或推廣
青白江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探索陸上貿易新規則,青白江片區形成系列制度創新成果,全面完成115項《總體方案》改革試驗任務,形成108項改革創新經驗,其中15項獲國家部委認可或推廣,21項獲國家部委支援作為先行先試政策,以全國首創多式聯運“一單制”、首創中歐班列集拼集運、首創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改革等多項創新舉措,開拓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高地。
五年來,青白江片區創新“一單制”+跨境貿易區塊鏈平臺、銀保聯合、銀擔聯合、內外貿聯動等多種金融服務模式,累計簽發“一單制”提單9000余單,融資金額近6億元。“‘一單制’逐步解決了原跨境貿易流程中單據交割、貿易背景、資訊不對稱等痛點問題,有效建立起良好的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朋友圈。”成都國際陸港運營公司多式聯運部部長劉志表示,成都鐵路港樞紐結合自貿試驗區建設,多式聯運“一單制”形成了進出口企業、銀行、港口之間標準化、規範化運營流程,加速各個業務節點的流轉效率,實現各方資訊交互和驗證的高效化,建成一流營商環境。
在成都市營商環境測評中,青白江區已連續兩年綜合成績排名全市前三。目前,青白江正積極實施自貿區商事登記確認制,全國首創企業開辦閱讀式“無感申報”新模式,變傳統的企業填寫式審批模式為企業閱讀式審批模式,減少填報項60%以上。同時通過搭建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智慧輔助管理系統,幫助企業製作規範統一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有效提升企業工作效率,減少企業違法違規風險。
依託班列服務全球1.5萬餘家貿易和生産製造企業
“西進歐洲、南拓東盟、東連日韓、北上蒙俄。”成都國際鐵路港構建了廣闊的國際班列線路網路和全球鐵海聯運大通道,以成都為主樞紐連接境外69個城市和境內25個城市,有效破除“蜀道難”的問題。
通過疊加多重平臺功能,青白江實現外貿由純生産型向貿易型為主、生産型穩步增長的結構模式轉變,貿易往來目的地拓展至“一帶一路”沿線80余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1.5萬餘家貿易和生産製造企業。
隨著連結全球的開放體系加速形成,深化班列合作成為趨勢,其中成渝合作打造的中歐班列(成渝)號成為高品質發展的“樣本”。圍繞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建設,以中歐班列(成渝)建設為引領,首創中歐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用合作機制,在共商價格、境外資源共用、線條爭取、開行數據統籌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推動中歐班列有序良性發展。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共計開行折算列超4800列,開行量佔全國比例超過30%,運輸箱量近40萬標箱,回程佔比超50%,開行線路已可通達歐洲超百個城市。
“截至目前,成渝兩地通過中歐班列實現進出口貿易額超7000億元。中歐班列(成渝)已成為全國開行量最多、開行最均衡、運輸貨值最高、貨源結構最優、區域合作最廣泛、運輸最穩定的中歐班列。”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在深化合作之餘,青白江同步優化內部運作管理機制,有效提升班列運營平臺內部決策效率和服務品質,充分發揮多平臺功能優勢,結合市場需求,合理實施運力分配,推動實施多元化班列産品開發,穩定運作跨境電商、大宗商品等運貿一體化專列。
成都國際鐵路港“身兼數職”,功能突出且帶動作用明顯,2021年1月,綜保區正式封關運作,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243.4億元,同比增長15.6%。綜保區通過聚焦國際物流分撥、保稅加工、國際貿易三大主導産業,積極引進供應鏈管理企業形成區域總部,並推動打造國際貿易産業園、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亞蓉歐國家(商品)館等特色産業集聚空間,奮力開啟新一輪征程。(陳昊 青白江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