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是擦亮文宮枇杷金字招牌的關鍵。”“品種改良,技術配套,管理科學,文宮枇杷才有出路。”“霜凍是枇杷産業的大敵,沒有産量哪來高效。”…….
3月16日下午,仁壽縣文宮鎮會議室一場別開生面的枇杷産業研討會進行,來自該鎮10個枇杷産業重點村黨組織書記,枇杷産業種植大戶和黨委領導班子相關人員、枇杷産業專業技術人員、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紛紛建言獻策,為文宮枇杷産業發展謀計支招。
“文宮枇杷管理現狀所遇問題是枇杷年齡結構老化,群眾生産管理理念固化,施用有機肥觀念淡薄,導致枇杷口感差。由散戶土塊佈局淩亂,管理難度大,枇杷品種單一(大五星),無新品種墊底,品牌效應低,且宣傳力度較欠缺度。”作為文宮枇杷種植的行家,徐雪兵建議,枇杷種植應適度規模化、業主化、設施化;加強枇杷品牌宣傳;適度推廣新品種。
“枇杷大果好果價錢高,小果孬果賣起價錢不説,還無人買,小果目前銷售困難,以前有福仁緣進行收購,現在小果銷售困難。”太清村支部書記湯濤直言不諱。
種植大戶左可均種植大戶表示,文宮枇杷要穩住金字招牌,種植理念上要更新,主要是打造綠色、有機高品質果子,文宮枇杷才有出路,才有“風度”。
“枇杷種植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解決霜凍,由於近年來枇杷受霜凍厲害,導致農戶種植枇杷信心嚴重下降。而解決枇杷霜凍最好的辦法,只有通過建立防凍大棚,目前桂灣村已通過集體經濟股份聯合社建立15畝枇杷大棚試點,通過設施大棚讓枇杷達到優質優良且提早上市,佔據市場先機,從而帶動農戶和業主種植枇杷的積極性。”桂灣村總支部書記曹廉剛如是説。
“目前枇杷優質果少,霜凍嚴重,針對農戶技術差,種植枇杷積極性不高。我們社區從壯大集體經濟入手,由農戶以枇杷和土地入股分紅,打造了50畝的枇杷精品示範園區,通過社區統一管理,統一農資、物資的使用,目前已達到精品示範園的要求,逐步引進業主規模化種植,力促枇杷産業成為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談起文宮枇杷,壯大集體經濟收入,古佛社區黨委書記汪小兵信心十足。
“木虱是影響品質的大敵,防治要跟上,抓住每年的3月1號至3月20號,9月1號至9月25號關鍵期,科學防治,提升品質,春秋肥水管理和夏季修枝要及時。要擦亮金子招牌,必須實行品改,我們專業合作社去年從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引進了16個新品種,有陽光白1、2號、白雪公主、白馬王子、果真好3、4號、春花枇杷等品種,其中抗霜凍的有春花1號,春天開花,7月吃果,經試點後可以適度推廣,可延長枇杷賣果期。”古佛互惠枇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永成就枇杷管理和品種改良支招。
鎮農業服務中心枇杷專業技術人員吳上游,親身經歷文宮枇杷的發展歷程,中國枇杷之鄉品牌的創建艱辛,面對未來文宮枇杷方向如何“走”,這位臨近退休的老同志,感言頗多:一是強化業主品牌意識,讓文宮枇杷在綠色食品上下功夫,讓消費者吃的舒心、放心。二是進一步加強枇杷提質增效;讓枇杷達到高産優質的效果,觀念從量大服從質優轉變。三是加強枇杷示範園建設,全鎮10個枇杷種植重點村,重點村一定要有枇杷示範園,各村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建設示範園,以園養業,穩步壯大中國枇杷之鄉品牌。
黨委書記汪仲文,認真聆聽了大家的發言,同時對每一位同志提出建議意見作記錄並加以點評,他強調,農業辦負責收集好相關問題,邀請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士商討解決相關困難;鎮上成立了園村一體建設領導小組,各村也要成立專班,摸清枇杷産業情況,做到情況清、家底明;搭建好4個平臺的建立:搭建枇杷技術交流平臺,搭建資訊平臺(與川農、省農院合作資訊平臺,氣象預警資訊平臺)、搭建電商銷售平臺、搭建人工隊伍平臺。
研討會上,氣氛十分熱烈,大家發言踴躍,針針“見血”,為枇杷産業發展謀計支招,每一個點子都為文宮枇杷産業的未來指路亮航,枇杷産業在園區建設示範引領下和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以及相關能人智士建言獻策下,“中國枇杷之鄉”的金字招牌定會褶褶發光。(廖芳白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