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週年生日之際,2022第四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如約而至。11月11日起,涼山西昌將因戲劇再度沸騰。
據悉,今年戲劇節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部精品劇目將傾情上演,另有多場形式豐富、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圍繞戲劇節展開,大美涼山將敞開懷抱,用東方國潮戲劇向世界展示涼山之美、四川之美、中國之美。
為什麼是涼山?
戲劇為媒,人文凈土即藝術沃土
為什麼是涼山?
翻開涼山文化的發展史,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奠定了涼山文化華麗轉身的基礎,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增強了涼山打造四川省文藝副中心的底氣。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啟動之初,很多人都會好奇,當他們來到了涼山,又會忍不住驚嘆:絕美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民族文化……作為中國西部首個國際戲劇節,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有著極好的天然基因。
“民族歌舞,北看延邊,南看涼山。”《人民日報》曾以“涼山一枝花”為題,盛讚涼山歌舞。作為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這裡保留了世界上最為傳統的彝族文化。從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彝族撮泰吉到近年來民族歌劇《彝紅》《聽見索瑪》等大量文藝作品的不斷涌現,燦爛多樣的民族文化,為戲劇在涼山生根發芽提供了豐厚的藝術土壤。
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建昌古城、唐園等一大批文旅項目揚起了五彩涼山文旅發展的風帆,文旅産業和事業再譜新篇。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無論人文還是自然,大涼山本身就具備“詩與遠方”的先天魅力。涼山各級政府在文化上的努力和探索,更是為戲劇節誕生在涼山創造了茁壯成長的後天條件。
溫暖之期,神奇之地,來一場奔赴山水之地的戲劇旅行。濮存昕、李亭、廖昌永、吉狄馬加、阿來、錢文忠、王曉鷹、黃定山、郝戎、任冬生、李伯男、趙淼、譚維維、阿雲嘎等二十五位中外藝術家和文化學者共同發起的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讓世界戲劇和大涼山的傳統文化融合,讓戲劇和大涼山的山水自然融合,讓更多社會大眾能夠參與到戲劇中來,戲劇即生活。
山水和藝術互為一體
名團大師力作雲集大涼山
“今年的戲劇節和往屆一樣,充分依託大涼山獨有的自然風光、人文風貌與民族風情,強調‘天然的舞臺、自然的樣態’屬性,傳承了‘山水即舞臺’理念。”説話間,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組委會籌備人員仍不忘各方調度,有序地進行著演出前的準備。
本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將在“火空間”金鷹大劇院、《阿惹妞》實景劇場,“水空間”山海劇場、月劇場和“木空間”谷劇場、聽濤小劇場,全面升級的三大展演空間多個演出場地同步進行演出,讓自然山水和人文藝術互相交融,合為一體,帶給觀眾別樣的戲劇氛圍。
“絕對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戲劇盛宴”,據介紹,本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特地準備了十余種表演藝術門類、數十項豐富活動及精彩演出。展演劇目涵括了話劇、親子劇、獨角戲、交響詩、音樂劇、舞臺劇、舞劇、多幕劇、跨界影音現場等多類別的20多部劇目。
與此同時,豆瓣及大麥評分均高達8.9分,展現女性力量,將中式美學與現代元素結合的“話劇九人”作品《春逝》;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話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的話劇《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涼山文旅集團為本屆戲劇節定制出品的話劇《隔離2》;交響詩《這個世界的歡迎詞》;大涼山原生歌集《趕集》等眾多主題豐富、風格各異的演出將在多個演出空間交錯登場,讓戲劇的多樣魅力得到充分展現。
大涼山國際戲劇村
讓“雲上戲劇村”成為常態化的藝術陪伴
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將在本屆戲劇節成為可能。
戲劇的邊界從來不會被空間時間所限,為充分展現戲劇盛宴全貌與精彩瞬間,讓更多人群更直觀地感受涼山的風土人情、戲劇節的各項精彩,本屆戲劇節期間,涼山文旅集團將以“網際網路+戲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五彩雲霞雲上戲劇村,讓觀眾實現足不出戶即可多角度觀看演出,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與各界名家、各種演出、各類活動“親密接觸”。
據悉,五彩雲霞雲上戲劇村以大涼山山水手繪為視覺呈現,立足戲劇展演、戲劇論壇、戲劇孵化、戲劇教育、戲劇生活、戲劇文創、戲劇旅遊、戲劇影視等八大內容支點,結合當下社會發展趨勢,進一步將大涼山國際戲節的品牌進行延伸和拓展。
在雲上戲劇村,觀眾可以體驗視頻推薦、課堂分享、高清播放、演播社交等多種功能,還能實現個人資訊的個性化設定及管理。在這裡,只需要花費“1元”購買數字村民證,成為戲劇村的“村民”,參加今年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限定活動。
“在雲上戲劇村的打造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平臺相關負責人認為,基於網際網路開闢的雲劇場、雲演出等雲演播形式,不僅為舞臺藝術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也為藝術的普及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滲透和最大範圍的覆蓋。在他看來,不論形式如何,優質內容永遠是演出成功的關鍵。
本屆戲劇節上,將有多部優質精品劇目線上上平臺進行展演,如北京人藝出品演出、藍天野最後一部導演作品《吳王金戈越王劍》,以及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經典戲劇•上話重繹”系列的當代話劇《伽利略》、“棄醫從戲”後在戲劇上屢獲殊榮的米哈伊•馬爾瑪利諾斯導演劇目《厄勒克特拉》、展現當代青年與“同齡”前輩跨越時空對話的舞臺劇《浪潮》等劇目。大涼山雲端送戲,為全年齡段的戲劇愛好者奉上豐盛的視聽盛宴。
戲劇為大涼山帶來了什麼?
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為文化自信寫下生動的注腳
作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唯一沒有中斷的國際戲劇節,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展現了超強的韌性和責任。三年來,118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176個國內外藝術院團、41所國內藝術高校、31家國內劇院(場)與演出機構先後亮相大涼山國際戲劇節;12個國際戲劇類別、5類國粹劇種、10個國家的114部國內外知名劇目、2263名中外演員登上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各大舞臺;超過20萬人次現場參與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活動,線上關注度更是達到28.8億次。
“戲劇發生在涼山。”最終讓這個願景成為現實的,是整個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發起單位及運營單位的涼山文旅集團。
作為涼山州委、州政府的文化陣地和文化産業平臺,涼山文旅集團致力於“文化+”藝術産業、現代服務業、旅遊産業、體育産業、建設置業的創新融合與全産業鏈培育發展。在文旅融合成為大趨勢的當下,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成為當地踐行文旅融合發展的深層探索。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承載的意義可能和很多別的戲劇節不一樣。”涼山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康曾説,作為一個文旅國企,辦節更多的是為了價值培育,是為整個社會的産業發展投資、為社會進步投資,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動鄉村振興服務,用戲劇來拉動整個涼山的文旅全産業鏈,最終為大涼山的社會發展和人民服務。
事實證明,三年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有效提升了涼山西昌城市文化品質和高品質差異化的文化識別與世界影響力,提升了涼山西昌各族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審美認知和文明判斷,增強了幸福感和獲得感。
不僅如此,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通過對民族性、藝術性、自然性、社會性和國際性表達,觸發新時代戲劇文藝復興運動,展現國潮魅力,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劉康看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以“國際”二字主要體現在以戲劇為媒,立足中國西部與涼山的自然與人文稟賦,實現不一樣的文旅特質塑造和價值表達。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吸引國內外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聚焦、聚集四川涼山西昌,實現中國西部與東部、世界東方與西方表演藝術的産品流通和市場聯動,引領演藝、音樂、影視、藝術教育等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文化與旅遊創新融合,提升差異化競爭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獨立智慧財産權的涼山新文旅品牌,促進新文旅全産業鏈升級發展,推動涼山西昌成為國內國際重要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和“中國戲劇之城”。(劉娜 趙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