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報國何以計? —且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突出貢獻獎獲得者胡傑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6-23 13:04:16 編輯:呂紀元
6月23日10時22分,伴著01指揮員“點火,起飛”的密碼,雄渾的火焰在場區奏出震撼人心的交響曲,磅薄的氣焰在山谷裏翻騰、碰撞、飛濺,勾勒出一團又一團不規則的雲朵。轉眼間,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的遙感三十五號02組衛星已飛出千仞之高,此時的場區只剩蒼山如海般茫茫水蒸氣。任務圓滿成功,指揮大廳響起陣陣掌聲,胡傑邊鼓掌邊笑著和一旁的人説:離圓滿完成年度發射任務又近了一步!
 西昌的夏天樹木叢生、蟲草豐茂,在光與影的襯托中顯得更加富有生機、綠意盎然。冬青樹的葉子在雨後的陽光裏锃亮的閃爍著水晶般耀眼的光芒,老榆樹繁茂的葉子撐起了一片濃濃綠蔭,航太北路的藍花楹正在蓄力長出繁盛的小葉片;樹下迎面駛來一輛紅色小電驢,不快不慢,在夏日柔柔的晨光裏他正在享受著屬於航太北路的浪漫,日復一日準時準點進入辦公室。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順利將楊利偉送入太空並成功返回,在一名初中生的腦海裏刻下深深的烙印。用他的話講:多數小城市和小地方人的腦海裏只有三種職業,公務員、醫生和老師,我就比較癡迷于航太。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了解航太技術需要豐富的知識積累,這促使他不停的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名列前茅,一直到大學生畢業他來到大涼山深處,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紮根航太發射一線。這是夢想的啟航,也開始了創新的跋涉。做事細心、為人踏實的他,走上崗位後將自己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與航太事業進行完美結合,同時在工作的道路中繼續進行求實求新的探索。
航太發射是一個追求品質、追求極致的偉大事業。實戰出成果,實戰出經驗,實戰出人才。12年來,胡傑腳踏實地從一名新接觸航太技術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成長為一名專業技術精湛的工程師、分系統指揮員和系統總體,見證了中國航太事業的蓬勃發展,發射任務的間隔從原來的2個月變成現在的15天,軟硬體系統正處於向國産化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當年,為解決系統面臨技術標準要求高、轉型難、軟體維護壓力大等眾多技術層面的難題,時任嫦娥四號任務指揮顯示分系統指揮員的他,堅持品質至上原則,帶領分系統的同志細緻修訂指揮顯示方案10余次,多次組織任務流程化演練,開展細緻的預想和回想,在實踐與摸索中創造性提出“文書+軟體”同步更新維護策略。由他牽頭設計的“某參數字典可視化”方案順應而生,為保證幾千個參數值裝填無誤,開發出《設備運作狀態監控軟體》,該軟體實現了對100余臺硬體設備運作狀態的實時採集,保證了航太發射任務指揮顯示系統的正常運作。
科研工作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瞄準科技前沿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更要以航太發射領域重大需求為導向,以實際需求倒逼基礎研究。2011年正值西昌指揮控制中心可視化軟體平臺向國産化轉型的起步期,中心所用三維可視化軟體平臺一直使用的是國外軟體,為解決軟體受制於人的問題,胡傑參與的“攻堅小組”不斷學習三維引擎介面、功能示例、積極向引擎廠家技術人員諮詢請教。經過近2年不斷的開發完善,終於完成基於國産引擎的《某三維可視化軟體》,並在任務中得到使用,邁開了國産化的第一步。2014年國産化轉型進入深水期,中心提出要更高水準國産化,全面棄用Windows改用國産麒麟作業系統。這次轉型時間緊,難度前所未有,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國産麒麟系統,很多介面、技術路徑和方法實現都是全新的。在這僅有的一年時間裏,胡傑再一次組建攻堅小組,不間斷的調研、諮詢、開發、調試一直到軟體投入運用。這期間,長時間的熬夜、過度用腦,肉眼可見一根接一根的白髮競相蹦出他的頭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努力,由他牽頭開發的基於麒麟作業系統的《某三維可視化倣真軟體》如期交付,成為首個在國産作業系統下得到應用的航太三維可視化倣真軟體,第一次真正實現三維可視化軟體完全國産化,提高了中心自主可控水準,截至目前該軟體一直運用於航太發射倣真任務中。
成為航太人的12年來,胡傑創造了屬於他的精武傳奇:圓滿完成“嫦娥”、“北斗”、“天鏈”等重大航太發射任務110余次,享受部級科技人才三類崗位津貼,獲軟體著作權4項,取得發明專利1項,主持編寫《某系統訓練教材》1部,被國家表彰為“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突出貢獻者”。有關他的成績難以悉數列舉,從走出學校的那一刻起,他便堅定所學即所用。漫漫人生路,從前、現在、將來他亦將不忘初心,擔起新時代航太人的使命任務,接續奮鬥,為實現中國夢強國夢凝聚強大力量!(徐娟、李遠松、李長浩 趙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