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發射場上空的“護衛三劍客” ——記文昌發射場無線電頻譜監測組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3-07 14:57:54 編輯:呂紀元
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2022年2月27日中午11時16分,我國在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將長征八號火箭發射升空。此次任務既是文昌發射場首戰,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首戰,一箭22星更是刷新了我國航太“一箭多星”的最高紀錄。當慶賀任務成功的“大紅屏”亮起時,有這麼三名航太工作人員爽朗的笑著,默默的收起監測設備,他們就是文昌發射場無線電頻譜監測組,他們被稱為發射場上空的“護衛三劍客”。
 “漂亮,又是一個開門紅。”張東雲工程師喝彩道。“我們給今年的高密度任務開了好頭啊!”張東雲,甘肅靜寧人,36歲的年紀,硬朗的外表,堅定的眼神,無不透露出洞察一切的果敢,他就是海口無線電頻譜監測組負責人。發射場上空的無線電頻譜監測是一項百密不能有一疏的工作,每次任務過程中的總檢查和發射當天都要全天侯的監測,目的就是及時發現異常信號,防止在航太任務重要階段對任務造成重大影響。“説真的,任務中任何一個細微的信號都可能對航太發射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所以監測時必須目不轉睛。”張東雲嚴肅的説道,這是他第37次執行航太發射任務了,看起來仍像是第一次一樣小心謹慎,這就是中國航太嚴慎細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雖然我不是最出彩的崗位,但默默的守護也顯得格外幸福。
“電磁頻譜監測系統無異常,電磁環境很乾淨啊!”説話的是已經在崗位上工作了16年之久的韓小余工程師,大家親切的稱呼他為大韓哥。他的年齡已經雖然是組裏的老大哥,但卻仍然保持了一副孩子般的童真和對工作的熱情。疫情期間,嚴格管控外協人員,很多測試裝備、軟硬體廠家都無法派人到現場調試,韓小余主動承擔起更多的無線電設備維護、檢定,場區測試等工作,為了快速完成軟體更新及時保障監測任務,他對多個品牌的頻譜儀分別進行了軟體編譯測試,並對每個測試過程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差異,優化總結測試軟體架構和流程,即使在家也時刻琢磨程式優化方法。每當測試項目通過調試,大韓哥總是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大喊一聲:“成功了”。“無論走出多遠的路,歸來仍是少年。”他笑著説道。這就是中國航太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印記,雖然不是發射一線崗位,但他們的守護依然萬分重要。
 
此時,正在埋頭收拾設備的是雷長征工程師,由於文昌發射場任務越來越密集,技術部計量室決定挑選他到海南支援工作。初到海南的他,立刻意識到兩個發射場的區別,西昌發射場三面環山,地處偏遠地區相對而言電磁環境比較清楚,文昌發射場地勢平坦,三面臨海,靠近城市,周圍電磁環境異常複雜,導致異常信號的分析排查難度十分巨大。“過去自己肚子裏的那些貨不夠用啦,得不斷的加油充電啊!”雷長征來到文昌發射場後,與組裏人員積極研究對策措施,組裏人員研究分析歷史數據,完善電測環境背景數據庫,熟記各類行動通訊信號、廣播電視信號、無線電導航信號、水上無線電信號等信號的頻譜資訊,以及任務相關無線電設備的頻段資訊,“這是一個護衛的基本功,只有本領到家,才能守護好我們的寶貝疙瘩。”他笑著説道。
火箭騰飛,聲振寰宇,噴薄的赤焰鑲嵌在海天之間,無名“護衛三劍客”,踏著落日的余暉,留下了挺拔的背影。這是歸家的路,也是再次出發的路……(榮崢傑 黃文強 趙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