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充市委七屆七次全會特別報道|七大舉措 推進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南充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2-30 15:13:51 編輯:楊仁昌 點擊:
12月28日至29日,中共南充市委七屆七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舉行。全會提出,把“六個區域中心”和優質農産品進出口集散中心作為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主要抓手,堅定不移推進高品質發展,落實建設現代化南充的重點舉措。
如何將擘畫的藍圖變為現實,有關媒體走訪了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  
重點舉措一:突出區域製造中心建設
●深入實施本土企業“上市發展”、龍頭企業“貢嘎培優”、骨幹企業“提質壯幹”、小微企業“扶幼育苗”等計劃
●加大製造業項目招引力度
●全面提升招商承載能力
市委全會將“突出區域製造中心建設”,放在“堅定不移推進高品質發展,落實建設現代化南充的重點舉措”的首位,充分體現了市委産業興市、製造強市的堅定決心。
2023年,南充加快推進區域製造中心建設的關鍵一年。市經信局局長劉平表示,將全面落實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決策部署,大力實施製造強市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存量、做大增量,全力推動區域製造中心建設率先突破、成勢見效。
劉平表示,將全力推動企業大提質。堅持梯次培育,動態更新市級“貢嘎培優”企業名錄庫,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推進創新賦能,加快智慧南充(一期)建設,鼓勵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個性化創新、綠色化再造,全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全力推動項目大攻堅。持續開展製造業招商引資攻堅行動,廣辟招商渠道、實行精準招商。堅持挂圖作戰、挂責問效,統籌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六未”項目早日變現。搶抓有利時機,積極謀劃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力爭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盤子”。
全力推動園區大轉型。堅持“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著力推進園區錯位、特色、競相發展。對標國內一流園區,加快推進南充經開區、南充高新區創建國家級園區,組織有條件的園區爭創國家級、省級園區牌子,持續提升園區品質。採取“騰籠換鳥”等方式,持續開展“畝均論英雄”用地評價,不斷提升園區土地使用效率。    
重點舉措二:鞏固區域金融中心優勢
●強化金融核心集聚區功能
●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加速金融服務創新
“全會提出的強化金融核心集聚區功能、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加速金融服務創新等內容,站高謀遠、科學務實,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金融工作的遵循。”市金融工作局局長任萍表示,近年來,南充金融業體量穩居全省前列,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大跨步發展,實現了經濟金融互促共榮。
任萍説,將進一步鞏固區域金融中心優勢,以打造區域金融“三大功能區”(核心集聚區、創新示範區、合作樣板區)為導向,以開展金融業發展“六大行動”(核心集聚區金融承載力提升行動、金融改革創新行動、金融合作示範行動、多層次金融市場培育行動、金融生態環境優化行動、金融風險防控聚力行動)為抓手,全力構建“一核兩翼、連片發展”(一核:全力打造高坪核心集聚區,兩翼:支援順慶、嘉陵發展特色金融,連片發展:其他各地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新格局,打造輻射川東北地區乃至更大範圍的區域金融中心,建成與西部金融中心功能互補的次級中心。
重點舉措三:加快區域交通物流中心建設
●構建高效運輸通道
●發展現代智慧物流
●培育壯大物流市場主體
“全會提出構建高效運輸通道、培育壯大物流市場主體等,為下一步工作指明瞭方向。”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劉曉梅表示,南充“鐵公水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日趨成熟,形成了南充至全國主要經濟區“3小時交通圈”、南充至成渝“90分鐘交通圈”和“市內1小時交通圈”。
劉曉梅説,將搶抓交通強國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機遇,對南充交通規劃佈局進行再梳理;圍繞市委安排部署,以推動交通網路暢聯為重點,與周邊城市連體打造綜合性交通樞紐集群。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一港口、雙機場、四鐵路、十六高速”綜合立體交通網,推進成達萬高鐵、漢巴南鐵路、閬營高速、閬中機場、嘉陵江高等級航道等重點項目建設。圍繞集疏運體系的規劃與建設,大力推進水運港、航空港、公路港建設,搭建“鐵公水空”快速轉換平臺及資訊共用智慧交通綜合平臺,打造“一主(南充主城)兩次(南部、營山)”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提升綜合運輸協同聯動能力,加快多式聯運發展,為物流發展提供便捷高效的環境。          
重點舉措四:打造區域教育體育中心特色
●做實做強南充大學城
●做精做優職業教育城
●做響做亮基礎教育名城
●做大做活幹部培訓基地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全會提出,要做實做強南充大學城,推進川北醫學院搬遷和西華師範大學臨江校區、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等建設;做精做優職業教育城,加快南充臨江新區現代職教城項目建設;做響做亮基礎教育名城,大力培育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做大做活幹部培訓基地,打造集黨員幹部宗旨教育、紀檢幹部廉潔教育、公安幹警思政教育、民盟盟員溯源教育、政德文化教育為一體的全國知名幹訓基地。
加快建設區域教育體育中心,打造高等教育龍頭,構築職業教育高地,建設基礎教育名城,推進體育強市建設。在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和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趙愛華看來,南充教體事業發展資源優勢明顯,她對此很有信心。
“南充教育體系完備,輻射周邊3700萬人口,高校規模、人才培養、辦學水準、服務能力在全省位居前列。在體育方面,不僅建成了各類體育場館、健身中心26個,還打造了升鐘湖國際釣魚節、嘉陵江馬拉松、嘉陵江龍舟賽等一系列品牌賽事。”趙愛華説,打造區域教育體育中心特色,下一步將從不斷加強黨對教體工作全面領導、打造風清氣正教師隊伍、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深化教體領域綜合改革、提升體育事業發展水準五個方面著手,推動南充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          
重點舉措五: 提升區域醫療衛生中心能級
●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品牌
●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
●加快智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是最基礎的民生工程。如何提升區域醫療衛生中心能級?市委全會給出了答案: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品牌、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加快智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高品質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建設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凝聚著政府、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共同理想。“要加快建設區域醫療衛生中心,鍛造優質醫衛金字招牌,放大醫衛資源輻射效應,促進醫衛産業融合發展,還需要著力鍛長板、補短板、築底板。”市衛健委主任朱勝國認為,一方面壯大城市醫療集團,重點塑造醫衛品牌的影響力。支援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創建省醫學中心,依託市中心醫院創建省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北京安貞醫院四川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深化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充合作中心建設;一方面,要持續提升醫衛資源的聚集力,加快市中醫醫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婦女兒童中心等項目建設,統籌推進老年、口腔、康復等特色專科醫院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統籌推進縣域醫衛次中心建設,扎牢基層衛生網底,全面提升區域醫療衛生服務水準。
在加快智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朱勝國認為,智慧醫療服務體系把資訊化和大數據作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實現醫療服務同質化和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既能為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又能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帶動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整體實力。          
重點舉措六:擴大區域文化旅遊中心影響
●大力引進龍頭企業
●全面提升文旅品質
●大力發展智慧旅遊
●擴容升級文旅消費
南充歷史厚重、文化燦爛,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獨特的紅色文化、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生態文化和春節文化。多彩的文化孕育了豐富的旅遊資源,讓全域旅遊異彩紛呈。市委全會指出:要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全面提升文旅品質,大力發展智慧旅遊,擴容升級文旅消費,努力爭創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在11月舉辦的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南充文旅迎來向世界大放異彩的高光時刻,為南充文旅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舉辦各類大型文旅活動,進一步擴大南充文旅知名度、影響力、吸引力,只是一個方面。”市文廣旅局局長趙秀清説,引進龍頭企業,高效整合全市文化旅遊資源,創作一流文藝精品、打造一流展演基地、培育一流專業院團,帶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趙秀清認為,要推動印象嘉陵江旅遊度假區、順慶華僑城絲路傳奇、閬中水城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升文旅品質,進一步優化南充市智慧文旅綜合服務平臺,培育工業旅遊、鄉村旅遊、研學旅遊等新業態,開髮絲綢、木偶、竹編、皮影等文創産品,塑造消費新品牌、拓展消費新場景、提振消費新活力,加快建設文旅消費新中心,爭創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重點舉措七: 形成優質農産品進出口集散中心建設合力
●以優質農産品進出口集散中心建設為突破口
●大力招引進出口貿易龍頭企業
●有效拓展農産品進口市場
●打造農産品進出口集散平臺
●增加優質農産品供給
建設優質農産品進出口集散中心,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南充行動,也是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市委全會提出,要以優質農産品進出口集散中心建設為突破口,推動全市高水準對外開放,通過開展進出口貿易業務促進改革、促進形成外貿生態圈。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何鵬表示,將持續推動出口農産品基地建設,培育晚熟柑橘、木本油料、蔬菜等特色産業,充分發揮南充市地理標誌農産品、道地中藥材産品等物種資源優勢,培育發展南充絲綢、西充二荊條辣椒、閬中川明參等特色産業;持續推動出口農産品標準化生産,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龍頭帶動、全民行動”的原則,統籌抓好農産品品質安全工作,大力提升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持續推動出口農産品供應鏈不斷完善,加快打造區域農産品交易資訊線上平臺,立足農産品高效集聚需求,充分發揮好充食運營公司統籌轉机作用,依託中歐班列首發城市優勢,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和配套設施建設,實現國內外物流網路高效銜接;持續推動出口農産品企業培育壯大,發揮現代農業園區和重點企業的龍頭帶動效應,形成規模效益,促進外向型農業産業集群發展壯大,幫助指導農産品企業開展出口基地備案,持續完善企業進出口服務體系;持續推動出口農産品品牌國際化,加快實施出口農産品品牌戰略,持續做響有機品牌,努力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馮方雄 羅虹 李然 全星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