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以工代賑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2-28 17:02:12 編輯:楊仁昌 點擊:
近年來,西充縣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依託以工代賑政策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解決群眾出行、生産灌溉等問題,有效改善項目實施地的生産生活條件,促進産業發展,增加村集體和農戶的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以工代賑助推産業發展
寒冬臘月,西充縣多扶鎮桂花村晚熟柑橘産業園生産便道施工現場一片忙碌:路基清理、支模、混泥土攪拌、澆築……灰白色的水泥路面不斷延伸。
“這是利用以工代賑項目資金修建的生産便道。”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建軍介紹,項目投資398萬元,規劃修建3.5米寬、20釐米厚、7.7千米長的生産便道,建設週期為1年。項目建成後,將有效助力園區的産業發展。
據張建軍介紹,該項目由村黨支部主導,充分發揮群眾自治,由本村鄉賢、“兩代表一委員”、優秀黨員和群眾代表組建成15人的項目建設管理理事會,採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鼓勵村民一同參與到該項目中。
“我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建設各個環節都交由黨員帶頭的理事會小組嚴格把關。”張建軍介紹,根據項目要求,村黨支部將15人的理事會分成材料監測、財務管理、進度監管、品質監理、檔案收集5個小組,每個小組由黨員擔任小組長。
據了解,從2017年至今,業主李志強先後流轉桂花村4000多畝土地,在村黨支部支援下組建專合社,吸納354戶村民入社,成立南充舜之本農業有限公司,建立土地入股、保底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從事晚熟柑橘種植、生豬養殖和紅薯、油菜、水稻、小麥等糧油生産經營。
 “實施以工代賑項目,讓我們果園裏有了生産便道。”園區業主志強介紹,沒得生産便道時,肥料等生産物資要靠人力運輸,生産成本高,效率低下。
 “現在園區修建了生産便道,增強了我們追加投資的信心。”李志強介紹,經過商議,公司追加投資在生産便道旁修建了兩座有機肥配兌池,和生豬養殖場産生的糞便進行配兌發酵,澆灌果園,實現種養迴圈。
以工代賑幫助群眾增收
在施工現場,易地搬遷戶何大雄正在混泥土攪拌現場忙個不停。他是位腿部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但頭腦靈活,很快就學會了攪拌機的使用,成了技術工。他説:“我是開攪拌機的,每天200元。在這裡務工已經掙了2萬多元。”
“感謝以工代賑項目讓我又多了一份收入。”脫貧戶趙文清一邊支模一邊笑呵呵地介紹,他是技術工,160元一天;老伴鏟草皮、清理路基等,60元一天。老兩口僅在以工代賑項目務工的月收入就達5000多元,加上養殖雞鴨豬的收入,今年家庭總收入能達到5萬元。
“項目帶動我村120余人就近就業,實現勞務收入82萬餘元。”駐村第一書記范毅鋒介紹,以工代賑項目有力支援了群眾增收,加上群眾在産業園區的務工收入160多萬元,今年全村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勞務收入250萬元左右,有效鞏固和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
據了解,“十三五”規劃以來,西充縣實施以工代賑項目39個,累計投資3643萬元,其中,中央、省資金2324萬元,項目覆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1200人;累計聘用項目所在地群眾1270人參與項目建設,其中易地扶貧搬遷群眾210人;累計發放勞務報酬364萬元,其中易地搬遷群眾獲取報酬70萬元;累計新建村道公路68公里,覆蓋38個行政村,改善800余戶1500余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出行條件;整治山坪塘17座,改善沿途5000多村民的用水條件。(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