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閬中市就業局沉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高溫、經濟滑坡給就業形勢帶來的外部壓力,主動激發內生動力,立足社會和諧安定大局,以“政策引領、服務優化、技能提升”的“組合拳”,助力就業重點群體形成了就業創業格局,保持了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截至目前,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649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928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81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以內。
多維宣傳,擴大政策引領
全面梳理近年職業培訓、就業培訓、創業扶持等政策,印發《閬中市企業用工招聘和職工培訓工作指南》《閬中市就業創業政策清單》,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廣泛進行宣傳,提升他們對政策的認知度。
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QQ群等線上平臺,多頻次、大範圍發佈就業創業資訊,確保就業重點群體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政策,提升他們對政策的知曉度。
開展市鄉村三級聯動政策宣傳,通過便民服務欄、鄉友群等發放政策資訊,確保政策進村入戶,提升政策的覆蓋度。由於政策宣傳全方位,政策影響力全滲透,實現就業群體全員行動。
“四管”齊下,賦能就業創業
推進創業載體建設。為增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鼓勵和支援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返鄉下鄉創業,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市就業局將創業載體的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列入就業創業工作的議事日程。2022年全市評選出市級創業型鄉鎮6家,市級創業園5家。確保發揮創業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最大化。
加大創業政策支援。積極落實《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等文件精神,讓就業創業政策落實落細落地。截至目前,已受理返鄉下鄉和就業困難人員創業補貼申請67人,為符合條件的63名創業者落實補貼資金63萬元;受理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申報7人;受理、審核創業擔保貸款申報資料33份,發放貸款總額1310萬元。
加大創業幫扶力度。組建就業創業導師團隊,依託人力資源産業園,結合閬中豐富的文旅資源,“一對一”為全市創業者提供創業巡診、創業孵化、創業培訓等活動,幫助創業者對接資源,提升創業者創業能力,幫助創業項目成長。2022年以來,已為100余個創業項目進行了實地巡診。
提升職業技能培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升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依託公辦職業技校、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主體,舉辦大學生技能培訓、失業人員轉崗、技能幫扶等專項培訓活動。同時,圍繞全市企業用工需求和市場需求,面向企業職工、脫貧勞動力、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切實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準和就業創業能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各類職業技能提升培訓51期,培訓學員3665人次,其中:以工代訓10期,培訓學員2154人次,創業培訓3期,培訓學員73人次。從培訓質效看,培訓合格率90%以上,訓後就業率達60%以上;參訓學員就業和用人單位回訪滿意率達95%以上。
優化服務,加大幫扶力度
聚焦就業重點群體靶向發力,精準施策、有的放矢、對症施治,加大幫扶力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實施“五扶”幫扶舉措。
聚力精準對接強化“人崗”扶持。通過到府走訪、電話、微信聯繫等方式,開展就業底數摸排行動,動態掌握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意向和企業用工需求情況,建立崗位資訊清單、求職意向清單,針對求職群體特點及時推送崗位,提升人崗匹配度。
幫扶車間實施“就地”扶持。持續深化浙川産業合作,打造閬中市閬味香食品有限公司、閬中市和美鄉村旅遊有限公司等17個“就業幫扶車間”,通過旅遊服務、來料加工、運輸、手工編制、電子商務等途徑,吸納農村勞動力782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81人,有效推動了脫貧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聚力項目平臺進行“見習”扶持。支援企業依託政府投資項目設立見習崗位,充分開發就業見習崗位落實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周歲內的城鎮失業青年實現就業。2022年以來打造就業見習基地17個,開發見習崗位103個,落實48名人員就業,並給予就業見習補貼71280元。
聚力公益崗位開展“托底”扶持。繼續加強對就業困難對象的兜底援助。2022年在全市開發防疫消殺、保潔員、水管員、護路員、生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就業。截至目前,共開發公益性崗位2288個(其中農村公益性崗位1110個),全部用於托底安置貧困勞動力、失業人員、退捕漁民等就業困難群體。
聚力專項活動實施“轉移”扶持。持續深化與浙江、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勞務對接,常態化收集和發佈用工資訊。組織市內各鄉鎮因地制宜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活動,開展“直播帶崗”“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百日千萬網路招聘專項行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等招聘活動,最大限度為高校畢業生、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殘疾人等城鄉求職者提供就業崗位。截至目前,已舉辦各類招聘會55場,提供工作崗位2.5萬餘個,實現縣內外轉移就業1.4萬餘人。(閬中市就業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