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嘉陵:農村道路暢安舒美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8-16 07:44:20 編輯:楊仁昌 點擊:


蜿蜒延伸的村道兩旁,民居林立,産業遍佈。(資料圖)

近年來,嘉陵區緊緊圍繞群眾出行需求,積極謀劃國省道、建制村公路升級改造,成功構建了以高速公路、國道為主動脈,鄉村支線、鄉村環線道路為經絡的道路交通網。

隨著一條條景觀路、産業路的建成,嘉陵區農村公路迎來“暢、安、舒、美”的全新景象,一幅産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在嘉陵大地徐徐展開。

織好鄉村交通網 鋪就群眾幸福路

近日,在李渡嘉陵江大橋,橋下江水波光粼粼,橋上車輛往來不絕,大橋直跨江面,如一道飛虹,將兩岸相連。對於李渡鎮這座依江而建、因水而興的鎮而言,李渡嘉陵江大橋的建成通車意義非凡。

“以前我們去江對岸,只能乘坐渡輪,遇到大霧天氣是過不去的。”李渡鎮保沙廟村村民林全國説,現在橋通了,走路10多分鐘就能過江。

李渡嘉陵江大橋總投資1.76億元,全長1.43公里,主橋長948米、橋寬16.5米,是四川省渡口改橋的重點工程,也是南充市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橋建成通車後,連接起嘉陵、高坪兩區,徹底解決了兩岸近5萬居民“過江難”問題。

李渡嘉陵江大橋的建成通車只是嘉陵區加快構建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路、方便群眾出行的一個縮影。“十三五”以來,全區升級改造省道63.8公里,改善提升縣鄉道路281公里,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586公里。

農村公路不斷延伸,農村客運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嘉陵區鄉村,寬敞的道路修到了群眾家門口,公交車、客運車也開到了家門口,村民出門“抬腳就能上車”。

“以前道路不平,彎拐也大,走路到鎮上要花1個多小時。”雙桂鎮長樂寺村村民茍秋平説,自從“小黃車”通到了家門口,趕場方便多了。

近年來,嘉陵區將政策優惠補貼納入政府每年財政預算,促進城鄉公交(鄉村客運)和“金通工程”可持續發展,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農村公路支撐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區共有道路客運運輸企業4家、農村客運班線71條、營運客車224輛。建成鄉鎮客運站24個、農村招呼站(牌)565個,實現農村客運100%通鄉鎮、通村。

公路圍著産業轉 拓寬群眾致富路

在雙桂鎮三龍場村,一條條道路阡陌縱橫,成片的桑樹整齊排列、翠綠欲滴,幾十名採茶工人穿梭其間忙著採摘桑葉。“白天採摘桑葉,傍晚時分就能運到公司車間進行深加工。”基地負責人劉輝介紹,得益於桑茶産業路的修建,上千斤的新鮮桑葉當晚就能進入加工流程,産品品質有了保障。

據了解,尚好茶桑現代農業園種植面積達13000畝,覆蓋三龍場、大石溝、鄧家溝等村。近年來,尚好茶業以“龍頭企業+研發團隊(高校+科研院所)+基地+專合社+農戶”産業發展模式,推進桑産業發展,輻射面積5萬畝,受益群眾上萬人。

“一天摘五六斤桑葉,有接近100元的收入。”三龍場村村民鐘碧分説,公路修好了,産業發展起來,每年在産業園能掙1萬多元。

以路富人,以路促業。嘉陵區農村公路將一個個産業園區相連,與國省幹道、高速公路同頻共振,有力支撐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全區建成河西鎮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西河流域桑茶基地、大通至一立果林基地等大型産業基地,産業道路里程達200余公里。

“我們遵循‘公路圍著産業轉,産業圍繞公路布’的原則,加快推進産業路、美麗鄉村示範路建設。”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説,互聯互通的道路交通網路,助推農民增收、産業發展,讓廣大農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養護與管理並重 建設群眾安全路

“巡查發現部分路段邊坡土質風化嚴重,碎石堆積影響出行,需出動機械設備進行清理。”8月12日清晨,道路養護工人鄧如斌在進行道路巡查時發現了問題,隨即向安平公路養護站彙報,請求出動機械設備進行養護。接到彙報後,該養護站隨即派出養護機械前往現場開展養護作業。

農村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養”,道路養護工作關係到群眾出行安全、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為全力提升公路服務水準,保持道路安全暢通,近年來嘉陵區積極完善農村公路制度體系,出臺了《嘉陵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成立農村公路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實行“路長制”,以“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為原則,強化區公路局養護站、鄉鎮和村委養護職責,建立縣、鄉、村三級養護管理體系,真正做到有路必養。

“嘉陵區現有區級公路養護站9個,設有專職道路養護工人28名,勞務派遣道路養護工人12名,主要負責農村省道與縣道的養護工作。同時配備有專業化應急搶險養護設備20余臺。”嘉陵區公路管理局養護生産股股長賈波介紹。

目前,該區縣級以下的鄉道和村道由鄉鎮和村委通過政府設置公益性崗位,將道路養護工作承包給附近村民進行管養。嘉陵區三級養護管理體系的實行,不斷提升農村公路的“顏值”,更讓境內公路實現了晴通雨無阻。

接下來,嘉陵區將積極探索現代化、智慧化的道路管養方式,力爭全區道路管養工作再上新臺階。(任詩韻 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