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農業科學院:科技興糧 助農增收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11 06:52:17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南充市農業科學院:科技興糧 助農增收

自2021年結對幫扶儀隴縣柳埡鎮金花寨村和白廟子村以來,南充市農科院將農業科研與産業振興有機結合,聚焦保障糧食安全,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通過優化糧食品種佈局,推廣綠色高産高效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産量和品質,節本降耗,提升種糧效益,達到了助農增收的良好效果。

白廟子村位於儀隴縣柳埡鎮北部,屬深丘地區,農業基礎條件較差,村民有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和油菜等傳統糧油作物的習慣。結合該村人力資源和自然條件現狀,去年下半年市農科院發動村民大力種植優質小麥,免費提供小麥新品種南麥941種子5000余斤,規模種植小麥220畝。根據白廟子村地勢條件差、秋季多雨、土壤黏濕等客觀實際,市農科院示範推廣了免耕撒播淺旋覆蓋的抗濕播種技術。在小麥全生育期間,多次組織技術人員到現場調查田間長勢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促弱轉壯”“一噴多防”等生産建議,促進了小麥大面積平衡生長,為今年小麥豐産奠定了良好基礎。

經調查,白廟子村六社村民嚴支仕,2021年套作種植南麥941約4畝,總計收穫小麥1200多斤;村民嚴支德家凈作種植南麥941約11畝,總計收穫小麥6000多斤,實際銷售價格2元/斤,畝産值在1000元以上。據了解,該村旱地主要以“麥-豆”“麥-玉-豆”的模式進行週年生産。

村民們一致認為,南麥941植株矮健、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和豐産性好,表示今後將擴大種植面積。據種植戶介紹,播種至收穫全過程,按每畝用複合肥1袋(150元)、除草劑1套(20元)、人工4天(240元),直接成本410元/畝,凈作地塊每畝純收入達600元以上(不含國家種糧補貼)。兩年以來,市農科院以助力糧食生産為抓手,大力促進多個産業協調發展,積極探索實現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舉措,相繼發展優質稻、甜糯玉米、保健紅薯、早熟花生、蜜本南瓜等增收産業,目前長勢良好,收穫可期。今年1月,白廟子村被評定為2021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優秀村。市農科院以科技賦能助力糧食生産、推動鄉村振興,取得了良好實效。(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