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搬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6-02 09:05:14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四川西充:搬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雙鳳鎮東岱社區易地搬遷安置點。李同周 攝

四川西充:搬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何素芬查看鳳凰李長勢。廖桂華 攝

易地搬遷就是讓生活條件差的群眾搬遷到各方麵條件較好的地方。“十三五”期間,西充縣共完成3518戶8065人易地搬遷。2021年至今,完成了掉邊掉角農戶22戶46人易地搬遷。

按照“搬得準、搬得順、搬得富”的原則,該縣創新推動易地搬遷工作,堅持搬遷與後續幫扶同步規劃、與産業發展同步實施,並在服務群眾上不斷創新,讓一批批搬遷群眾過上幸福生活。

搬遷安置和産業發展深度融合

全縣搬遷戶中1908戶2473人實現轉移就業,戶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

5月31日,在西充縣古樓鎮華子山村,村子被青山綠水環繞,村道路乾淨整潔,一排排新房沿路而建,微風中裹挾著淡淡果香,讓人心曠神怡。

在村民何素芬家,一座兩層小樓,屋內乾淨整潔,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一應俱全。“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何素芬説,之前住的房子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修的老房子,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裏下小雨,交通也不方便……

對比現在的生活環境,何素芬感慨良多。

2016年,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何素芬一家搬遷到安置點,新家交通便利,村道路直達家門口。村裏建起脫貧奔康産業園,發展鳳凰李、晚熟柑橘産業。何素芬家種植了6畝鳳凰李,2021年初挂果賣了1萬餘元,今年正式挂果,預計收入在6萬元左右。

在多扶鎮桂花村,70歲老人肖開旭與何素芬有著類似經歷。肖開旭正在地裏栽紅薯。“務工一天有80元收入,一個月能幹10來天。”肖開旭説,搬到易地搬遷安置點,不僅居住條件和交通條件好了,還能在家門口掙錢。

“土地租金每年1000元,加上我和老伴的低保、農保和務工收入,每月近2000元,夠用了。”肖開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得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搬進好房子,過上好日子。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鼓起“錢袋子”才是關鍵。在西充,像何素芬、肖開旭這樣的搬遷群眾還有很多,他們不僅在政府的幫扶下住上了好房子,還有了穩定收入來源,實現了安居樂業。

據介紹,西充縣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充分考慮群眾生活所需,把易地搬遷與産業發展深度融合,滿足群眾後續發展需要,為搬遷群眾提供創業機會、就業渠道。按照“村有當家産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要求,該縣因地制宜佈局“2+4”特色主導産業,建成充國香桃等6個脫貧奔康産業示範片,實現村村建園、戶戶入園。因戶施策佈局小庭院、小養殖、小作坊等短效産業,建成長短結合、覆蓋所有脫貧村的脫貧奔康産業園79個。全縣搬遷戶中有1908戶2473人實現轉移就業,戶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

後續幫扶和易地搬遷同步規劃

“1+1”幫扶舉措為搬遷戶排憂解難

脫貧村掉邊掉角農戶搬遷,是四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創新舉措。2021年7月,西充正式啟動掉邊掉角農戶搬遷工作,系統謀劃、精心組織、精準發力。

“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這次掉邊掉角農戶易地搬遷群眾的後續幫扶工作和易地搬遷是同步規劃的。”西充縣佔山鄉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搬遷群眾儘快安居樂業,儘快增收致富。

近日,在該鄉曉陽村掉邊掉角農戶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白墻青瓦的房屋乾淨整潔,門口大紅燈籠高挂,門前院壩寬敞、道路相通,綠化帶裏樹木花卉生機盎然,旁邊休閒小廣場的健身器材安裝到位,連片的柑橘林、花椒林長勢茂盛……

據了解,該安置點共安置群眾6戶10人。“這次搬遷安置,我們把後續幫扶措施給群眾作了充分的講解説明,並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執行6個方面群眾説了算。”該負責人介紹,選址、聯建還是自建、戶型選擇、建房品質、資金管理、産業發展都是群眾説了算,讓群眾搬到好地方、住進新家園。

“我們對安置點的位置、設計、建設品質等都非常滿意。”搬遷戶仲克勤樂呵呵地説,安置點的選址做到了靠公路、靠學校、靠産業基地,在徵求意見的會議上,大家都舉手錶示同意。

仲克勤自己一人獨居。他的新房面積近40平方米,一室一廳加廚房、衛生間,還有一個雜物間用來存放農具等物品。

為落實“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該鄉還為每戶搬遷戶確定了“1+1”幫扶舉措,即1名片區幫扶領導和1名幫扶幹部對接幫扶,片區幫扶領導每兩月一次、幫扶幹部每月一次到府走訪,為搬遷戶協調土地、就業等問題,幫助排憂解難。

“在幫扶幹部的協調下,我在兩個産業園找到了除草、施肥、挖地等工作,1年可以掙8000元,加上我的低保、農保,錢夠用了。”仲克勤還買了一輛三輪車,趕場、務工都方便了。

該縣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應搬盡搬”為原則,西充確定掉邊掉角搬遷戶22戶46人,涉及9個鄉鎮14個村組,其中自建住房安置農戶16戶,集中安置農戶6戶。今年3月底已全部完成搬遷入住。

強化服務和持續發展有機結合

設置代辦點、建立黨員服務隊、成立志願服務隊,為群眾提供代辦、代購等服務

“感謝王書記,讓您費心了。”近日,在西充縣雙鳳鎮東岱社區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接過“公益性崗位”相關資料後,王毅感激地握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根定的手説。

“今年我們為王毅老人申報了公益性崗位。本來該他去鎮上完善相關手續,但考慮到他年齡大了,我們主動幫忙代辦。”王根定介紹,這是“一代辦”服務機制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的眾多事例之一。

據了解,該集中安置點共安置搬遷戶63戶149人。為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該社區創建了“一代辦”服務機制,讓群眾不必在原住村與現住地之間“兩頭跑”。

所謂“一代辦”服務機制,即以村居幹部、業主委員會工作人員、駐村幫扶幹部為主體,在易地搬遷安置點設置便民服務代辦點,堅持日常工作集中辦、重要事項定點辦、特殊群體到府辦、法定假日預約辦,變“群眾跑腿”為“幹部服務”。

“我們以黨員幹部為代辦服務主要力量,建立‘紅色代跑員’隊伍,為群眾提供社保繳領、農資代購等便民服務,制定了群眾‘點單’、村黨支部或代辦點‘派單’、黨員幹部‘接單’的‘三單’精準便民服務機制。”王根定説,幹部多跑路,群眾在家就能辦理業務,有效解決易地搬遷群眾辦事難、辦事遠問題。

據介紹,2021年,該代辦點充分發揮部門協調和企業牽線作用,協調安置點住戶就近務工800余人次;針對農産品生産銷售困難,代辦點工作人員變身“本土經紀人”“科技專家”“網路紅人”,為村民提供産銷一體便民服務。

在義興鎮敬二埡村、常林鎮亭子埡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附近建起了“鄉村集市”,幫助群眾銷售農副産品;槐樹鎮中南社區第一書記趙榮為搬遷群眾拍攝新年全家福、代購代銷農産品;太平鎮天城鄉村建起“幸福食堂”,為易地搬遷的孤寡老人提供就餐服務……在該縣各易地搬遷安置點,各級黨組織、相關部門均因地制宜,通過設置代辦點、建立黨員服務隊、成立志願服務隊等方式,為群眾提供代辦、代購、就業、農技指導、農産品銷售等服務,讓搬遷群眾的生活便利舒心、方便幸福。(趙威 廖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