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南充分行:澆灌“金融活水” 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31 08:30:36 編輯:楊仁昌 點擊:


盧慧玲查看旱育秧苗長勢(資料圖) 李婷婷 攝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用好財政金融政策、破解鄉村産業融資難題?建行南充分行在人行南充市中心支行的指導下,借力建行四川省分行2022年創新推出的農戶擔保類貸款産品“裕農快貸-蜀興農貸”,從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出發,加大對農業農村的信貸資源投入力度,圍繞與農業生産直接相關的一二三産業、農業現代化、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農村新業態等方面,充分發揮政策性擔保的經濟助推器作用,源源不斷地澆灌“金融活水”。

金融“及時雨”解決資金難題

糧食豐,三農穩,天下安。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抓好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供給擺在首要位置,隨後四川省也發佈了2022年“省委一號文件”,均將糧食安全列為“頭等大事”,建行南充分行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穩定器”作用,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金融支援。

2011年,盧慧玲從河南清豐縣遠嫁到順慶區共興鎮。面對一塊塊撂荒地,盧慧玲開始在心底盤算著,如何將這些撂荒的土地用起來,讓荒地變良田。2017年,順慶區慧玲生態家庭農場正式成立,她與共興鎮東嶽廟村6組村民委員會簽署了面積338畝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讓村上的撂荒地逐漸變身成為“香餑餑”。

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農場的花銷日漸增多,流動資金的缺乏,讓盧慧玲犯了難。

盧慧玲説:“3月初,恰巧遇到建行藍光支行的客戶經理魏建平到我們村做回訪。在了解了我的情況後,他向我介紹了‘蜀興農貸’,剛好我有資金需求,春耕備種等不得,我果斷地向建行提出貸款申請,成功為我放貸50萬元。這一場金融‘及時雨’,讓我的資金難題得以順利解決。”

盧慧玲表示,能在家門口穩定“就業”是她的心願,現在她不僅穩穩端起了“飯碗”,還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

暖心服務 金融護航“致富路”

今年31歲的孫嘉陵是嘉陵區金鳳鎮高穴寺村人,也是嘉陵區春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一説起養殖工作,孫嘉陵的臉上就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21年,孫嘉陵被認定為四川省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但2021年底,受生豬市價影響,孫嘉陵的生豬養殖場一千余頭育肥豬出現滯銷,再加上多家飼料企業宣佈飼料漲價,養殖場一天4萬餘元的花費,讓孫嘉陵捉襟見肘。

“當我們了解到孫嘉陵的資金需求後,第一時間到府走訪,積極蒐集資料並組織上報,待入庫省分行白名單後,以最快速度為他發放了‘蜀興農貸’100萬元無抵押信用貸款。”建行南充市政新區支行負責人劉斌説。

“養豬這5年來,經歷了多次生豬價格的大幅波動,從最開始的小規模到如今出欄育肥豬2200頭、仔豬1800頭,養殖模式也變成了自繁自養及仔豬銷售,但生豬購銷市場遭遇的挑戰,讓我們養殖戶‘供應難、養豬難’的問題凸顯。”想到過去的風風雨雨,孫嘉陵感嘆道,“感謝建行‘蜀興農貸’的信貸資金支援,幫助我渡過難關。”

紮根鄉村 助力特色産業發展

今年年初,建行西充支行客戶經理張和平為更好地開展金融助力“三農”工作,主動與西充縣農業農村局對接,詳細了解轄區內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養大戶情況。在對接過程中了解到,西充縣西蜞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可能有資金的需求,張和平便先後兩次前往專合社了解資金需求情況,明確該專合社符合貸款條件後,便馬不停蹄地為其辦理信貸申報。

“700畝的柑橘産業園,柑橘的修剪枝葉、翻耕除草、施肥和工人的工資等都需要大量資金來做保障,建行的貸款來得非常及時,幫我們應對了資金難題。”西充縣西蜞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長珍表示,2021年該專合社共計實現銷售收入400萬元,預計今年將會有更大的突破。

在柑橘園裏,工人正在忙碌工作。該柑橘園的技術顧問是從浦江高薪聘請的,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晚熟柑橘在種植、日常維護、水肥管理、修枝、病蟲害防控等各方面都做得比較到位,從而保證了柑橘健康生長。

“李長珍是附近比較有名的柑橘種植大戶,充分吸納當地村民務工,極大地助力了鄉村振興。近年來,建行不斷加大對特色農業産業的扶持力度,支援産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讓‘金融活水’滋潤花開。”張和平説。

近年來,建行南充分行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堅持將縣域特色産業規劃作為謀定戰略佈局的“點睛筆”,將金融服務優質産業項目作為校準發展航向的“指南針”,為助力地方特色産業發展及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建行南充分行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建行總行、省分行的指導與幫助下,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落地,賡續奮鬥、精耕細作,讓“金融活水”潤澤鄉村、金融資源建設鄉村、金融服務紮根鄉村,充分展現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同時,依託金融科技優勢,持續用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解決農村金融中的痛點、難點、堵點,提升建行在鄉村領域的整體競爭力,為四川省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李婷婷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