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儀隴:黨建引領集體經濟“強筋骨”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30 10:00:43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四川儀隴:黨建引領集體經濟“強筋骨”
牧緣欣農民專合社肉牛養殖場裏,飼養員正在投食

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發佈關於全省合併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試點先進區(市)縣、先進村名單公示,儀隴縣思德鎮秋埡農村社區、土門鎮文昌農村社區名列其中。

“此次入選先進村,是組織對我們工作的一種肯定。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這條路走對了!”近日,在秋埡農村社區,談及發展集體經濟對社區帶來的影響,該社區黨支部書記鄭長輝如是説。

黨建引領 合併後集體經濟收入增長近20倍

5月27日,鄭長輝來到秋埡農村社區五組。小車駛過一條條村間小路,道路兩旁茂密的樹木間投下道道陽光。車行不久,在一處山坳見到了靜靜盤臥的牧緣欣農民專業合作社肉牛養殖場。

站在養殖場門口往裏望去,飼養員正騎著投料車向肉牛投食,一頭頭肥壯的牛兒激動地發出“哞哞”的叫聲。

“肉牛養殖場去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餘元。守好這棵‘搖錢樹’,村民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好。”鄭長輝高興地説。

2020年3月,秋埡農村社區通過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由原思德鎮秋樹埡、梅山埡、禹王廟等村合併設立,下轄12個村民小組,是全縣少有的大村。彼時村集體經濟收入僅5000元。

“如今,村集體經濟每年收入近10萬元。”鄭長輝介紹,2020年,思德鎮黨委將肉牛養殖和牧草種植作為全鎮支柱産業納入年度農村工作計劃。該村根據鎮黨委發展思路,組織村幹部、黨員、群眾代表、致富帶頭人召開專題會議,多方徵求意見,確立了“黨支部+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成立以村組幹部、黨員、群眾代表、返鄉農民工共46人為發起人的儀隴縣牧緣欣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牧草種植以及肉牛養殖。集體經濟入股3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120萬元,引進企業投資600萬元,幹群以1000元/股入股,目前已吸納100人入股,總投資860余萬元,合作社就這樣風風火火地幹了起來。

2021年,合作社牧草種植、牛場改造、秸稈回收、肉牛養殖過程中解決70余人務工,每人平均增收1.6萬元;共9戶農戶通過出售玉米秸稈、牧草,戶均增收1.9萬元。村集體經濟入股合作社按照不低於5%的固定分紅以及經營的利潤分紅,當年收入5.5萬元,預計2022年集體經濟分紅比例將達到8%。

幹部示範 母牛托養幫助群眾掙到票子

鄭長輝前往托養戶鄭由興家。78歲的鄭由興正在山坡上放牛。母牛的身旁,小牛犢精神奕奕地啃著地上的青草,神氣極了。

“一直以來,村裏就有養耕牛的習慣,現在托養母牛算是手到擒來。”鄭由興介紹,養牛的工作較為輕鬆,每天出門把兩頭牛牽至山坡上放養即可。

為了保證肉牛的品質,合作社採取托養的養殖模式,農戶只需交2000元押金便可領養一頭母牛,合作社提供配種、疾病預防等技術支援。小牛犢出生後,農戶繼續餵養5至6個月大小後由合作社回收,按照品質支付現金8000元至10000元不等。

起初聽説要交押金,很多群眾都持觀望態度。在黨員大會上,鄭長輝首先帶頭替父母申請托養一頭母牛,其他幹部紛紛效倣。回收小牛時,鄭長輝特意請村上的老人、脫貧戶到養殖場觀摩。看著托養戶領到一沓沓紅票子,大家紛紛上前申請托養,甚至要求托養多頭母牛。目前,該社區的家庭農場、農戶共托養母牛120余頭,每年僅培育小牛便可産生效益100余萬元。

“黨員幹部帶頭幹,群眾跟著幹部幹,是社區的一貫作風。”鄭長輝介紹,無論是資金入股還是托養母牛,該社區的幹部、黨員總是衝鋒在前,充分發揮著先鋒模範作用。

“領導班子成員年齡大,平均學歷不高,要發展集體經濟,必須要有一支敢幹事、能幹事、乾大事的年輕隊伍!”鄭長輝接手秋埡農村社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班子隊伍,回引優秀外出務工人員,吸引本地優秀人才,目前班子成員平均年齡僅36歲,平均學歷達到高中以上。

發展集體經濟,選好“領頭羊”是關鍵。近兩年來,該縣共選派32名優秀縣鄉幹部擔任集體經濟中省扶持村第一書記,選拔229名懂經營、善管理的致富帶頭人擔任村黨組織書記,446名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兼任比例達95.09%。連續4年把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作為致富帶頭人輪訓、黨支部書記全覆蓋培訓的必修課,累計培訓1200余人次。

延伸鏈條 “借雞生蛋”“築巢引鳳”壯大特色産業

“養殖場的牛每天會産生大量糞污。為避免造成污染,社區建成了兩座沼氣池對牛糞進行發酵處理。”鄭長輝介紹,牛糞發酵後可作為有機肥,降低生産成本。秋埡農村社區黨支部研究後決定引進業主種植羊肚菌,探索迴圈鏈發展模式,進一步提升集體經濟收入。

“目前聯繫了5家業主進行了現場考察,已有業主明確表示有意向入駐,預計今年底前可入場進行羊肚菌種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鄭長輝對秋埡農村社區的明天滿懷期待。

秋埡農村社區的變化只是儀隴鄉村發展的一個縮影。該縣鼓勵基層黨組織突出市場需求導向,多方考察、反覆論證、找準路子,打開致富之門。

日興鎮白塔九灣村依託大企業實行服務創收。該村借力重點項目、重大企業,通過村企聯辦“借雞生蛋”模式,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引入大企業投資4400余萬元建設繡花産品生産基地。村黨支部探索土地租賃、固定設施入股等運營方式,今年成功拿下香港迪士尼1500萬元的意向訂單,集體經濟年收入有望突破30萬元。

福臨鄉建華村依託現代農業産業園、脫貧奔康産業園等成熟項目,注入集體經濟扶持資金,激活一池春水。依託千畝柑橘成熟産業區,自主經營冷凍庫、提灌站、農資公司延伸産業鏈條,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10萬元。

賽金鎮芝蘭壩村借力沿海地區産業轉移之機築巢引鳳。村集體開辦企業建成生産線,從事來料加工。通過回引能人、引回商機,村集體創辦返鄉農民創業共用園,成立芝蘭鑫海鞋業有限公司,與廣州、福建、山東等地多家製鞋廠合作,村集體年收入可達12萬餘元。

近年來,儀隴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牛鼻子”工程,努力打造産業興旺示範帶、基層治理示範片、村集體經濟示範點。以帶農、惠農、富農、興農為導向,進一步增強農戶參與産業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聚力推動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村村有特色産業、戶戶有致富項目的紅火局面逐步成型。(張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