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紅娘”到家門、就業用工不發愁 ——閬中市鶴峰鄉構建全市首個農村勞務合作社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11 08:33:30 編輯:楊仁昌 點擊:

“雷總,明天給我們派幾個勞動力打藥哈!”鶴峰鄉石渠子村晚熟柑橘産業園需要打農藥4人,園區老闆張文松前來招呼。“雷總,明天我們家裏需要栽秧子,麻煩派出幾個勞動力!”鶴峰鄉一位農民打來電話需求勞動力。“好的,我們儘快安排! ”

勞務“紅娘”到家門、就業用工不發愁 ——閬中市鶴峰鄉構建全市首個農村勞務合作社

5月5日,正值農忙季節,在閬中市鶴峰鄉鶴佳興勞務專合社理事長雷靜特別忙碌,他正在為家庭農場和農戶派遣勞動力,尤其是當場天,前來諮詢勞動力的人員就絡繹不絕,雷靜也按照農戶的需要給他們儘快就近安排。今年52歲的雷靜一直在外邊從事建築勞務,後來回到家鄉從事建築和相關的勞動,成立這個鶴佳興勞務專合社,雷靜特別有感觸,他説以前在在鄉下大忙季節,一個留守的老太太請人從事水稻收水栽秧,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呢,而且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勞動力,收費300多元,如果成立一個專合社,對全鄉的勞動力進行登記,農民只要需要就派遣出去,這樣既專業又利民,更為重要的是把農民群眾的需求資訊和閒置勞動力進行對接,很方便,農村再也不會為缺勞力而發愁了,對於發展當地經濟很有意義。雷靜的初步構想得到了鄉鎮黨委和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援。

勞務“紅娘”到家門、就業用工不發愁 ——閬中市鶴峰鄉構建全市首個農村勞務合作社

抱團成立勞務專合社

如何更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更好地服務在家勞動力實現更充分更高品質就業?今年以來,針對農村閒置勞動力務工難、就業難、增收難和企業農戶用工供需矛盾,閬中市鶴峰鄉積極探索村級增收模式,創新性的提出整合勞動力資源發展農村勞務經濟,興辦勞務合作社促進村級致富的發展新路子,積極整合利用各類資源,為在家勞動力和企業(項目)搭建放心用工、安心就業的用工務工平臺,讓農村勞動力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讓企業和農戶用工只需要一個電話或者一條微信就可以搞定。

“成立勞務專業合作社的目的主要為本轄區內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做好服務工作,有效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問題。” 鶴峰鄉黨委書記楊兆波介紹,“在建立之前,我們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和磋商,對其模式和方式進行了推廣,向全鄉種養大戶和企業進行了推介,並對其陣地建設進行了充實和完善。”

位於鶴峰鄉的鶴佳興勞務合作社,是閬中市成立的第一家勞務專業合作社。經過大家上下齊心共同努力,閬中鶴佳興勞務服務專業合作社於今年3月在閬中市行政審批局註冊成立,立足 “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宗旨,推動將農村剩餘勞動力 “單打獨鬥“轉變為“抱團整合”,促進了企業、群眾“雙豐收”。 帶著這樣的初心和使命,雷靜將自己的想法給鄉鎮黨委、鎮政府作了彙報,於是將轄區鄉鎮及其周邊鄉鎮的勞動力400多人進行了分門別類的登記。他們被分成建築、泥瓦工、砍柴、大田種植等工種,為了考慮安全,登記入庫的人員年齡一般都在65歲以下,至於勞務收費,按照市場收費,比單次勞務收費要便宜一點,不收仲介費,也不從勞務費中提成,不佔群眾的便宜。同時為所有的員工購買保險,進行培訓,同時對完成的工作進行反饋,聽取服務對象的意見和建議。鶴佳興專合社成立以來,目前已經派出工單200多個。

“我們的工作宗旨就是説到做到、隨叫隨到、服務週到,就近派遣!”為了擴大專合社的影響力,該合作社印發名片,同時把村幹部納入其中,便於宣傳和精準幫助群眾尋找勞動力。

“這段時間需要勞動力的特別多,尤其是整治土地撂荒,開荒種植高粱,還有需要扯草的!”

“我們主要是加強對勞動力的安全培訓,把外地管理現代企業的方式方法運用到這個專合社之中。”雷靜説道。

勞務“紅娘”到家門、就業用工不發愁 ——閬中市鶴峰鄉構建全市首個農村勞務合作社

授人以漁 培訓促發展

在該鄉石渠子晚熟柑橘産業園裏面,4位勞動力正在打藥,保花座果。農民張永進説:這兩年因為疫情出不去,在家裏找點活。但是由於資訊不暢,所以勞務輸出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在從事建築、修路收水等勞務活路做不完,有了平臺和渠道,工作就做不完,收入也不錯。

正在一戶農民院落修修葺豬圈的席從軍説:以前的工作不是很飽和,現在每天都有活路,每天收入135元左右,而且月月清賬。“一些社員沒有一技之長,只能承接一些砍樹、除草、挖渠等簡單勞動,工作不穩定,工資也不高,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計劃開展針對性培訓,讓他們提高服務技能,能夠更好地就業。”雷靜介紹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合作社堅持既要送“飯碗”,也送培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人力資源仲介機構服務的延伸,更是在根源上助推高品質就業,積極對接閬中市人社局,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有針對性提高群眾生産技術和就業技能,讓他們“有技能、有收入、有尊嚴”就業。合作社對全鄉閒散勞動力以及弱、半勞動力進行全面摸底排查,依據個人特長、長短期就業需求、可接受工作地點等方面情況,建立勞動力清單,並根據社員培訓意願、就業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等,加強與相關部門、企業溝通聯繫,積極謀劃“定向培訓”“培訓專班”“以工代訓”等多種形式的培訓,促進其素質就業、穩定就業。

勞務“紅娘”到家門、就業用工不發愁 ——閬中市鶴峰鄉構建全市首個農村勞務合作社

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以前從未進廠打過工,只在家養些牲口、種些菜,現在孫子去外地上學去了,一遇到農閒的時候我就閒得發慌。合作社安排的工作就在家門口,不但可以打發時間,掙得工資,還可以補貼家用。”68歲的社員張碧芳説。

傳統農作物種植是勞動密集型産業,用工量大,季節性強,臨時用工有非常明顯的時效性。為避免單純依靠種植的用工局限性,保證合作社有長遠的職業資訊來源,鶴峰鄉黨委主動幫助鶴佳興勞務服務專業合作社解決難題,積極協調相關資源,將用工政策重點向合作社傾斜,並激勵和引導合作社完善運作機制,拓展業務範圍,鼓勵吸收種糧大戶、創業能人等入社參與管理。目前,合作社已經將該鄉及其周邊鄉鎮勞動力300多人登記造冊,很多人都是當地業務能力比較強的技術能手,已具備承接周邊農業生産服務、綠化保潔、道路養護等業務的能力,能夠根據社員的不同情況,提供靈活多樣的就業崗位,切實拓寬了群眾的就業渠道,促進了農民穩定增收。同時,合作社堅持為派遣務工的社員購買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團體保險,明確日工資標準及兌現時限、務工安全、務工方式、交通方式等事宜,及時督促兌現社員用工報酬,解決就業人員後顧之憂。

“以前我們勞動力和工匠,很多時候需要自己去找。自己熟悉的工匠時間不確定,所以現在這個方式很好,群眾也很方便。”村民李興權説道。

“下一步,我們將和相關部門完善其政策和扶持,在政府項目和公益項目,優先推薦專合社參與,同時在其內部管理上和專業技能上加強指導和培訓,同時開發農村家政和留守老人陪護等各工種,讓在家的每個勞動力都有工作幹,在家裏的老人們不再為勞動力而發愁。”楊兆波介紹,合作社將把回引的優秀農民工黨員和培育的農民工村級後備力量充實為合作社骨幹人員和管理人員,利用他們在外學到的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和人力資源培養方式,持續為鄉域內農村閒散勞動力提供優勢崗位推介、務工資訊發佈、組織社員務工、拓展就業渠道、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勞務實時跟蹤等貢獻力量,著力打通農村閒散勞動力就業的“最後一公里”。(張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