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守護碧水藍天 打造生態田園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1-21 14:30:34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天馬山柑橘基地。李同周 攝

西充縣堅定建設“生態田園·有機西充”戰略目標,堅持生態、生産、生活“三生”相融,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全力打造城鄉綠色發展樣板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實施生態保護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1月17日,冬日暖陽下,在位於西充縣南西田園新城的惜字塔公園A區,標誌建築惜字塔矗立其間,綠黑相間的人行步道蜿蜒曲折,一塊塊草坪如綠色地毯;公園B區,大片的湖泊碧波盪漾,湖畔樹木俯仰生姿,遊步小徑鳥語花香。AB兩區通過涵洞互通,山水林湖渾然一體,一靜一動之間盡顯詩意。

“我喜歡西充的藍天白雲,喜歡西充的青山綠水。只要天氣好,我都會帶著小孩到戶外玩耍。”在公園散步的市民長大爺説,他從北方城市退休回到西充養老,“西充的生態好,到處都是森林,到處都是天然氧吧。”

良好的生態環境,得益於近年來該縣多措並舉,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西充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綠色發展為方向,以綜合整治為抓手,全力推進環境綜合治理。”西充縣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實施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攻堅戰。

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該縣持續強化秸稈禁燒管控,開展煙花爆竹禁放等專項檢查;關停取締輪窯磚瓦廠6處,升級改造涉氣企業污染治理設備;完成企業大氣污染排放源清單更新,規範整治8家混凝土加工企業現場環境。

圍繞打贏碧水保衛戰,該縣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二期技改、三期新建,升級改造27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加強26座農村聚居點污水處理監管,完成183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啟動城鎮污水治理兩年攻堅行動。

圍繞打贏凈土保衛戰,該縣完成縣城垃圾填埋場封場主體工程,登記備案142家單位的危險廢物管理計劃,40家工業企業、48座污水處理廠被納入排放源統計系統,主動做好涉疫醫療廢物監督管理。

圍繞打響青山保衛戰,該縣開展“綠化西充行動”,年均新增綠化面積2萬畝,嚴格管控森林砍伐,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5%以上。

污染源頭控制最關鍵。在鄉村,該縣持續推進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年減少使用化肥700噸、化學農藥170噸;推廣雙降解生態地膜栽培技術,近三年回收廢地膜1000噸,“白色污染”基本消除。在園區,該縣嚴禁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入園,鼓勵企業減能降耗。

有力有效的舉措,讓西充大地呈現藍天常在、綠水長流、大地常青的美麗畫卷。

發展綠色産業有機農業 年産值突破30億元

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了優勢産業發展。在西充廣袤鄉野,有機農業生産基地星羅棋佈。

近日,在西充縣東太鄉魚池寺村的天馬山農業基地,柑橘樹橫成排、豎成行,整整齊齊,樹下噴灌設備均勻分佈。田地成片相連,灌溉渠係縱橫交錯,産業路如同玉帶纏繞。

“我們這個基地面積1000畝,採用有機種植,全部獲得有機認證。”基地負責人趙科舉介紹,該園區建設了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構建起“網際網路+農業灌溉管理”服務體系,使基地具備農産品生産環境全程監控、遠端水肥灌溉控制、農業大數據採集等功能。

基地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了太陽能殺蟲燈,樹下種了三葉草、豌豆等綠肥植物。趙科舉説,基地採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綠肥植物成熟後,將會翻耕入土,做果樹生長的肥料。

先進的設備及管理,生産出的産品品質上乘。基地畝産值達到2萬元以上。趙科舉介紹,該基地帶動當地群眾180余人就業,每人平均年增收15000余元。

在西充,像天馬山農業基地這樣的有機農産品種植基地比比皆是,成為鄉村一道道靚麗風景線,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景、採摘,體驗有機生活。目前,該縣已建成有機生産基地106個、面積25萬畝,其中,15萬畝基地、105個品種通過有機認證,有機規模居西南第一。有機農業年産值突破30億元。

西充有機農業這塊“金字招牌”的成色越來越足,被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授予“亞洲有機農業技術研發中心”,成為亞洲有機峰會永久地址;獲得首批國家有機産品認證示範縣、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全國迴圈經濟示範縣等“國字號”榮譽。

西充的廣袤鄉村,呈現出鄉村環境美、産業規模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勢頭。

推動“三生”融合 群眾“借景生財”

行走在西充鄉村,只見藍天白雲下山林鬱鬱蔥蔥,白墻青瓦的農房點綴其間,鄉村道路如玉帶環繞,處處呈現出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産業興旺的鄉村美景。

在古樓鎮趙家廟村,香桃種植大戶劉先強正在給桃樹修枝。每年冬季,村民都要給桃樹施肥、刷白、修枝。他們戲稱,給桃樹“吃飽、穿暖、洗個澡”,然後就是過大年。

劉先強是該村的種植大戶之一,2008年7月,他返鄉承包土地種植有機香桃,如今,他的“高山桃園”佔地400余畝,年産值近400萬元,純利潤近100萬元。

同時,劉先強利用自家的二層小樓開辦農家樂,在每年桃花盛開季接待遊客,吃起了“旅遊飯”。

望著山前山後大片的桃園,縱橫交錯的生産路、休閒便道,劉先強感慨地説:“住著漂亮的鄉村小樓,吃著有機農産品,周圍環境好、空氣好,生産生活條件好,我感覺,自己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裏一般。”

趙家廟村只是該縣農旅融合發展的代表之一。該縣的桃博園村、有機村、雙龍橋村、板凳埡村、跳蹬河村等村以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産業興旺聞名,成為該縣農旅融合示範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該縣深度聚焦“有機”“民俗”兩大優勢,大力促進農旅融合、文旅融合,不斷釋放綠色經濟活力。一個個鄉村美景被串珠成鏈、連線成片。美麗鄉村不僅留住了遊客,群眾也實現“借景生財”,鄉村旅遊風生水起,實現了生態優化、産業升級、人居美化。西充因此獲得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一批“國字號”殊榮。

西充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全力建設“生態田園·有機西充”戰略目標,將全力打造城鄉綠色發展樣板區,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城鄉發展全過程,實施生態文明涵養工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迴圈經濟,培育環保産業,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統籌建設公園城市、綠色城鎮、美麗鄉村,讓西充處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