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區吉安鎮杜家橋村:碩士村支書曹勇托起鄉村振興夢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1-13 08:05:05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嘉陵區吉安鎮杜家橋村:碩士村支書曹勇托起鄉村振興夢
曹勇(右)到合作社了解強村産業發展情況。陳村銘 攝

近日,在嘉陵區吉安鎮杜家橋村,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場面:村民們或是忙著整治山坪塘,或是清理雜樹雜草、復耕撂荒地……

如今的杜家橋村共建起4家合作社和1家公司,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鄉村振興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一切都離不開該村的碩士村支書曹勇的付出。

碩士當村支書 村裏建成4家合作社和1家公司

老百姓要實現穩定增收,村集體經濟要做大做強,産業支撐是關鍵。西南財經大學畢業的碩士曹勇,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充分發揮自己學經濟的優勢,帶頭創辦或是引領村民在村裏建成了4家合作社和1家公司。除金玉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萬家壩水産養殖合作社外,鑫金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專業養殖黑虻,不僅可以吃掉餐渣,實現餐渣的有效利用,而且黑虻又是雞、魚的優質口糧;惠農合作社則主要面向吉安鎮經營農資。為帶動全村村民增收致富,杜家橋村還引來北京和西藏的兩家企業投資、合作,成立經濟合作社,村裏提供土地,企業投入飼料、技術、種牛、幼牛等,共同養殖肉牛,年可出欄肉牛300頭至500頭。

這段時間,望著圈裏逐漸膘肥體壯的牛兒,杜家橋村金玉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建平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悅。“這些牛兒早已有了買主,再等幾個月就可以出欄。”張建平樂呵呵地説,2021年共養肉牛200余頭,已陸續出欄,現在圈裏只剩30頭肉牛。此外,2021年合作社復耕撂荒地,種植了200畝大豆、玉米;建起兩個大棚,年出欄2000隻雞。

沿著杜家橋村走上一圈,一個個山坪塘裏,魚兒不時躍出水面。“歡快的魚兒寓意著又是一個豐收季。春節快到了,魚兒也能賣個好價錢。”望著塘裏游來游去的魚兒,杜家橋村萬家壩水産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黃金玉特別開心。他在村裏建起了200畝水産養殖基地,常年養殖草魚、花鰱等,2021年上市魚兒5萬餘公斤。“今年還要繼續大幹一場,擴大品種,養殖甲魚,提高效益。”黃金玉説。

為幫助4家合作社和1家公司打開産品的市場銷路,杜家橋村建成了電商平臺、直播平臺,客戶線上就可以看到肉牛、魚兒的長勢,還可以線上訂購産品。

有市場、有門路,産業有特色,杜家橋村建起的4家合作社和1家公司均已實現盈利。其中,萬家壩水産養殖合作社是嘉陵區區級示範合作社,金玉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是市級示範合作社。

“4家合作社和1家公司,有的是村集體經濟入股,有的是村民入股,按時分紅,不僅可實現村民穩定增收,還為村集體經濟壯大打下了堅實基礎。”曹勇説。

隨著強村産業的發展,村裏更多的老百姓看到了發展機遇。如今,杜家橋村吸引了7名年輕村民返鄉創業,在村裏開起了家庭茶房,並從事土特産銷售、柚子種植等。

冬閒時節 大抓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實施‘靚村行動’,大抓基礎設施建設。”曹勇説,這些天,杜家橋村組織多名村民及多臺挖掘機,每天從早忙到晚,整治荒山荒坡。在今年3月前,村裏將完成300畝撂荒地整治,並引進業主播種糧食作物。目前已完成荒山荒坡整治50畝。

連日來,杜家橋村還抓住冬閒時節,忙著整治村裏的山坪塘,採取清淤和加深措施,增加蓄水量,以保證産業園區發展的灌溉用水需求。曹勇和村幹部忙著走村入戶,同村民交談,一方面了解村民2021年收入情況,判斷是否有返貧風險,並一一記錄在冊;另一方面了解村民所盼、所願、所需,就鄉村振興、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問計于村民。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在杜家橋村如火如荼地實施,杜家橋村2022年、2023年甚至是更長遠的發展計劃相繼“出爐”。

按照計劃,在結對幫扶方面,2022年,嘉陵區公路管理局作為幫扶單位,將組織幹部每人至少幫扶3戶脫貧戶,與124戶脫貧群眾或是有返貧風險的群眾認親戚、結對子,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22年,杜家橋村將加強村級活動陣地軟硬體建設,修建村道5公里,整治山坪塘1口、垃圾池4口、河道5公里。在産業發展方面,將採取“送政策、送技術、送資金、送項目”的幫扶舉措,培育致富帶頭人;採取“合作社+農戶+市場”發展模式,流轉土地300畝,培育壯大村裏的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

“村裏還將發展水産養殖200畝、垂釣基地20畝,規模養殖肉牛;引導農戶發展種植、養殖等庭院經濟,通過山坪塘出租、産業扶持資金入股分紅等方式,培育發展村集體經濟……”談及2022年的規劃,曹勇信心十足,一幅更加宏大的發展藍圖,也擺在了全村老百姓面前。(李奎 鄭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