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以工代賑”項目帶動夯實鄉村振興基石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1-11 09:44:21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四川西充:“以工代賑”項目帶動夯實鄉村振興基石

四川西充:“以工代賑”項目帶動夯實鄉村振興基石

修建山平塘、硬化水泥路、新修産業路……冬閒人不閒,隆冬時節,在西充縣太平鎮天城鄉村2021年以工代賑工程建設現場,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以來,西充縣充分發揮以工代賑促進作用,加快補齊農村生産生活配套基礎設施短板,有力促進農業産業發展,實現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在天城鄉村,是錯落有致的民居、碩果纍纍的柑橘園、平坦寬敞的産業路……這些都是以工代賑對該村帶來的變化。

天城鄉村曾是省定貧困村。近年來,該村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等建設項目,開墾荒地,做實晚熟柑橘發展,帶動群眾穩定增收。2017年底,該村成功實現脫貧摘帽。截至目前,全村共發展晚熟柑橘500余畝,無花果、香桃、脆李138畝。

“産業雖然發展起來了,但基礎設施建設還沒跟上。”天城鄉村黨支部書記李福明介紹,此次實施的以工代賑項目,將補齊該村基礎設施短板。

據介紹,該村以工代賑項目共計投入資金325萬元,主要建設産業路、水利基礎設施,開展土地整理,為該村産業發展夯實基礎。

在天城鄉村,以工代賑項目帶動産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促進村民就近務工增收。

“年齡大了沒法外出務工。村裏實施以工代賑項目,我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錢。”村民李元洪介紹,自以工代賑項目在該村實施以來,他和老伴在工地上打工,每人每天能掙到120元。

“用工首先考慮本村群眾,特別是脫貧戶、易地扶貧搬遷戶等。”李福明介紹,“目前在村裏打工的村民有100多人,全部都是本村村民。”

“技工按每個工日180元計算,普工按每個工日120元計算,兩項工種共計支付勞務費50多萬元。”西充縣發改局農經股股長何義兵介紹,該縣按照“能用當地群眾儘量不用專業隊伍”原則,量身定制務工崗位,最大限度為脫貧戶、易地扶貧搬遷戶提供就業崗位。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夯實基礎是關鍵。西充縣發改局副局長趙山川表示,以工代賑項目管理不只是村級層面的責任。該縣明確每個項目均要成立縣、鎮、村三級工作專班,上下聯動一體推進項目建設。確保項目從規劃建設到管理維護無縫銜接。

“2021年,我縣實施的3個項目均是圍繞解決群眾行路難、增收難、發展難等實際問題來制定。”趙山川介紹,務工困難群眾多、動員組織能力強的村優先謀劃實施以工代賑項目。

“村上修路、修蓄水池,村幹部就打電話叫我來打零工。”天城鄉村易地扶貧搬遷戶李澤雲説,上工前村裏組織村民開展技能培訓。通過培訓,他掌握了水泥攪拌技術。“學了技術,我還可以到附近工地或縣城打工。”

“以工代賑項目投資規模小、技術門檻低、前期工作簡單,群眾能夠充分參與,並從中學到一技之長。”趙山川介紹,該縣以工代賑項目均對參與群眾實施多次培訓,讓雜工變普工、普工變技工。

趙山川説,該縣正在積極探索“産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勞務報酬發放+就業技能培訓”模式,通過以工代賑扶持産業發展,借助産業發展帶動閒散勞動力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李同周 廖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