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最濃在田間,眼下正是春耕時節,走進新都橋鎮拔桑一村,一片忙碌的景象映入眼簾。
正在鏟土的是新都橋鎮拔桑一村的村民村知翁姆,這是她在這裡務工的第6天,不同於往常的是他家地裏今年沒有種青稞,種的是萵筍。
村民村知翁姆:“我們家租了30畝土地,拿到了15600元,現在我們還可以在這務工,每天一百元,當天就結賬,在這不僅可以務工,還可以學點種植蔬菜的技術。”
通過新都橋鎮黨委政府的牽線,拔桑一村引進了康成良品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該公司以每畝520元的價格流轉該村1000畝土地,主要用於種植萵筍。
拔桑一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白奪:“我們這兒沒得蟲草撿的,老百姓沒得收入,這個公司以前在東俄洛三村種蔬菜,我們去看了做得很好,我們就通過鎮政府聯繫了這家公司,經過村民的討論,村上60多戶把土地流轉給了公司,現在土地流轉費已經發到老百姓手中了,然後這60多戶和剩下的30多戶村民都可以在這務工。”
新都橋鎮拔桑一村因地理位置的限制、草山資源的缺乏,發展什麼?怎樣增收?一直是村兩委在思考的問題。而東俄洛三村土地流轉種植綠色有機蔬菜,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村裏土地較為集中、連片,正是土地流轉種植蔬菜的最佳選擇。
村民白拉:“我們家人比較多,勞動力比較少,以前只是種青稞,自己吃點,然後就以2角錢的價格賣給人家,辛苦了也沒掙到多少錢,現在我家土地流轉了10畝,拿到了土地流轉錢,每天可以在這務工,有收入還可以照顧屋頭的老人和小孩。”在與村民的交談中,村民都很接受這種增收渠道。尤其是缺乏勞動力,不能外出務工的家庭,這是他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
這個季節,家裏有勞動力的已經到外地打工或者到外縣採挖蟲草了,而留在家裏的就可以在村上務工。簡單的蔬菜種植,沒耽誤他們照顧老人和孩子,可以一如既往的放牧,還可以保護土地,最主要是一百元的務工費當天就能拿到手,這樣一舉多得的事兒,讓村民樂在其中。在忙碌的勞作中,村民們也不忙相互調侃,一起嬉笑。
康成良品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監理鄧成:“平時的務工村民是一百塊錢一天,到了蔬菜採摘季,我們按每斤1.1元計算,每季種植下來,村民的收入大概在2萬5至3萬,經過這兩年的合作,和當地村民合作很愉快,我們也希望長期和村民合作下去,實現雙收共贏。”
近年,新都橋鎮引進公司,流轉土地種植綠色有機蔬菜,土地流轉主要集中在拔桑一村、安良村和麥巴村,公司帶動每戶每年可收入2萬餘元,預計今年各村土地流轉總量將達3000畝左右。(何曉英 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