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委政法委的聯繫指導幫助下,廣安市廣安區興平鎮龍孔村通過“黨建強村 依法治村 産業富村”三駕馬車模式助力該村于2016年、2017年分別以高標準通過了四川省以及國家的首批脫貧驗收。
2016年國家扶貧日,新華社對龍孔村的脫貧成效進行了全球直播;2017年四川省將“三駕馬車”模式作為創新獎唯一推薦名單參加了全國脫貧成效評選,四川省委政法委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18年龍孔村開創的“鄉村振興、兒童志行”公益活動被聯合國教科文列為可持續發展項目……
艱難起步
基礎薄弱,貧困程度深——龍孔村幅員面積3.7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有村民934人,常年外出349人。全村有貧困人口162人,貧困發生率17.44%,其中病殘致貧比例高達75%,是省級貧困村。2015年時,村每人平均收入為4300元,貧困戶每人平均年收入2000余元。脫貧前的龍孔村老弱病殘多,基礎設施差,村風村貌差,無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貧困程度深,每人平均收入低,農民增收難。
組織薄弱,村域治安落後——全村有黨員25人,平均年齡60歲,學歷以小學為主,黨員隊伍老弱渙散,黨群關係滯後;部分村民法律意識缺乏,時有吵架鬥毆、醉酒滋事、惡間阻工、偷盜等行為;宗族關係錯綜複雜,幹群關係緊張,相繼出現了利用某國內知名媒體發佈負面新聞,集體信訪,插手村委會換屆等事件。
黨建強村——培育鄉村紅色基因
講政治、識大局,緊扣黨建引領:
一是龍孔村認真落實“五個一”幫扶機制,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勇牽頭抓總,省委、市委政法委等單位分級負責、積極協調,各相關單位分別派出駐村幹部及農技員認真履職。
二是省委政法委及時制定《關於加強聯繫廣安市廣安區扶貧工作的意見》,積極為廣安區籌集、協調、投入各類資金2600余萬元。積極開展支部共建活動,委領導分別組織黨員幹部赴龍孔村開展法治服務、扶貧幫困等活動30余次。
三是省委政法委派駐龍孔村的第一書記認真履行駐村工作組組長職責,積極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團結帶領村兩委抓黨建、抓治理、抓發展。2017年省委政法委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五個一駐村幫扶先進集體”。
抓班子、帶隊伍,打造戰鬥堡壘:
一是通過2017年換屆,將“年輕、勤政、精幹”的幹部充實到村兩委,村兩委平均年齡由51歲降至43歲,學歷結構得到優化。
二是積極發揮扶貧工作組理論優勢與村兩委的實踐優勢,實現“1+1>2”的效果,使村獲得“市級四好村”稱號,被納入市委黨校實踐教學基地,第一書記王剛獲得全省首批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村支部書記余海燕被選舉為省黨代表,市委候補委員、市區兩級人大代表。
存初心、講使命,鍛造黨員先鋒:
一是以建設“服務型、廉政型、知識型”隊伍為目標,以《龍孔村村組幹部管理獎懲實施辦法》為標準,駐村幹部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認真踐行走基層活動。
二是注重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幹部,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名,發展後備幹部4名三是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通過黨員示範工程,將村委會主任鄧明海發展為致富帶頭人,帶動周邊群眾脫貧奔康。因工作能力突出,扶貧工作組相繼提拔了2名處級幹部,表彰二等功2人、省級優秀農師1人。
惠民生、解民憂,凝聚民心民意:
一是積極發揮田間紅旗手作用,結合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節日,開展升國旗、重溫入黨誓詞、文藝匯演、關愛留守兒童老人等活動,深化幹群魚水情。
二是大力實施黨員示範工程,共解決就學、就醫、就業等19件,幫困31起,化解矛盾7起,代辦事項200余件,深得群眾擁護。
三是注重典型引領效應,龍孔村編撰扶貧簡報54期,扶貧經驗被人民網、新華網、CCNN、鳳凰網、經濟網、半月談、新浪、《長安》雜誌等宣傳報道上百篇,接待國內外各界學習考察人士上萬名。
依法治村——維護鄉村長治久安
依法行政,提升村兩委的公信力:
一是將法制精神與法治規矩納入村域治理全過程,制定村規民約,堅持周例會制度,實行“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
二是堅持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一監督”,讓村務日常事務接受村民監管,確保權利陽光運作,扶貧期間扶貧工作組及村兩委未發生違反黨紀國法的事件。
做好“三治”,提升鄉村治理的能力:
一是發揮“自治”基礎作用,堅持黨建引領,發揮“五老”作用,通過壩壩會、村民大會等方式確保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
二是堅持“法治”保障作用,加強法律法規、村規民約宣傳,創新重大事項法律風險評估,引導村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新風尚。
三是發揮“德治”引領作用,成立關工委、強化婦委會,積極開展“五好”家庭評選、農民夜校、道德大講堂,提升村民道德素養。委機關共開展慰問幫扶590余人次,發放慰問物資30余萬元。
科技支撐,提升農村治安的潛力:
一是大力發展“雪亮工程”,實現村民電視、電腦、手機與“雪亮工程”互連互通,積極拓展治安監控、遠端教育、法制宣傳等功能。
二是依託綜治中心,建立風險評估、法律援助、網格化服務管理等現代綜治機制,積極打造平安細胞創建。
三是夯實治安防控,建立科技引領下群防群治的工作,確保2018、2019年成功創建全省“無黑惡、無毒害、無邪教、無命案、無重大安全事故、無群體性事件”“六無”平安村。
産業富村——確保鄉村興旺振興
強基固本注活力:
一是基礎設施方面,嚴格落實國家對精準扶貧的政策要求,實現了水、電、公路、廣播、網路“五網”全覆蓋,並創新了廉租房以及貧困戶集中託管機制。
二是政策扶持方面,制定“一戶一策”幫扶措施,為貧困戶提供10個公益崗位,發揮金融扶貧優勢,對貧困戶進行授信,積極為貧困戶爭取政策性貸款,共發放貸款10余萬元。
三是産業引導方面,培育集體經濟,建立“合作社+農戶”模式,栽種血橙300余畝。三是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共建柵欄菜園50個,雞舍152個,既美化環境,又增加經濟收入。四是引導群眾參與産業發展,為貧困戶發放雞苗、鴨苗、仔兔、仔豬、小羊、小牛兩萬多只(頭)。
佈局長遠抓産業:
一是引進企業方面,成功引進布衣農業、旭日農業兩家龍頭企業入駐。布衣農業投資300萬元,流轉血橙園100畝,修建養殖基地5個,投放雞苗1萬隻,提供就業崗位10個。旭日農業投資140萬元,建立現代蔬菜基地100余畝,解決就業40余個,實現畝産2萬餘元。
二是創新模式方面,通過“政府+公司+農戶”的模式,實現就業群眾年增收萬元,村集體經濟年分紅5000元以上,貧困戶股權分紅上百元。
三是産業佈局方面,龍孔村積極打造輻射川東北地區的“國際垂釣競技産業園”項目。四是積極發揮先行優勢,先後承辦扶貧、農業、水利等全省性現場交流會5次,充分展示扶貧的實踐成果與創新成效。
經驗總結
班子強了,風氣好了,才能真正實現精準扶貧——鄉村是全面小康的主要戰場,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精準扶貧是一個村域的全面治理、全面建設、全國發展,不可能脫離基層黨建談扶貧,不可能回避基層治理講脫貧。只有把鄉村的黨建抓好、隊伍建好、黨員帶好、平安搞好,才能讓政策落地落實,才能讓群眾受益,才能讓黨的陽光普照到每一名貧困群眾。
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是承上啟下的國家戰略——在實施精準扶貧的時候,要在規劃、佈局、實施過程中前瞻性的謀劃鄉村振興,以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方式推進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使鄉村的黨建、治理、發展以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龍孔村按照“走一看二想三”的思路,在精準扶貧的時候,就提前謀劃佈局新村建設與鄉村振興,使精準扶貧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鄉村振興又成為了精準扶貧的後半篇文章。(王剛 呂紀元 陳榮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