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發清:雪山下的派出所 平凡崗位的不平凡

《平安涼山》專題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4-30 17:51:33 編輯:呂紀元
瞿發清,漢族,36歲,四川涼山州木裏縣公安局東朗派出所教導員、麥日鄉格伊村駐村第一書記。自2010年加入公安隊伍,瞿發清一直堅守在木裏縣山區腹地——東朗鄉和麥日鄉,參與搶險救災、調解糾紛等二百餘次,為木裏高原的平安穩定、和諧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瞿發清因工作業績突出,于2015年1月被涼山州公安局授予個人三等功,2016年12月被木裏縣人民政府授予個人三等功,2018年12月被木裏縣人民政府授予個人三等功,2020年3月被涼山州公安局授予個人三等功,2020年5月被授予四川省優秀駐村工作隊員稱號。
腳踏實地 辦好村民的每一件事
“村民們對我像家人一樣,但我剛來的時候,他們對我還有些防備的。”從魯絨爾戈家出來後,瞿發清摸了摸頭,有些不好意思説道。
2010年,瞿發清進入木裏縣東朗派出所,成為戶籍民警。當時只有26歲的瞿發清懷著滿腔熱情想要為村民辦點實事,但村民的態度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從來沒有幹過基層工作的瞿發清,第一次入戶採集資訊就遇到了波折。
“我剛進門,他們家裏的所有人都圍了過來,一起質問我為什麼要來他們家?告訴我他們沒有犯錯,然後把我哄了出去,順手重重地關上了大門。”瞿發清説,“當時我沒走,坐在門口臺階上休息了大概1分鐘,就扯著嗓子喊,“我是戶籍民警,過來採集資訊,你們不要害怕。”喊完後,村民們又把門打開,讓瞿發清進了屋。
不到半年時間,瞿發清走遍了東朗派出所轄區的每個村落,熟悉戶籍辦理流程,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民警。2014年,瞿發清被提拔為東朗派出所教導員。
東朗派出所管轄的麥日牧場,地處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之下,牧場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多數不懂漢語,許多人沒有辦理二代身份證。在調查了解情況後,瞿發清就跟隊員分工,每個人負責5戶牧民家庭,到府為牧民辦理身份證。
到府服務前,瞿發清會提前和當地的村幹部打好招呼,確保牧民在家以後,才會騎著摩托車,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一路走走停停,挨家挨戶地為牧民辦理身份證。“我們還要隨身攜帶派出所‘四寶’:照相機、剪刀、梳子、背景布,現在牧民基本都有身份證了。”瞿發清説,“我們還提供免費到府送證服務呢。”
瞿發清還會主動詢問每家每戶的困難,用筆電記錄下來。“已經堅持9年多了,只要走村入戶都要做這樣的事情。”幾年來,瞿發清隨身攜帶的筆電上已經記滿了村民家長裏短的煩雜瑣事。
主動作為  維護一方平安
麥日鄉和東朗鄉是東朗派出所管轄的兩個山區腹地,被稱為木裏縣“山區中的山區”,99.9%的居民都是藏族。“這裡是木裏縣和甘孜州稻城縣、理塘縣交界處,情況相對複雜。”為了維護一方平安,瞿發清帶領派出所民警主動作為、主動擔當。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村民法律意識淡薄,轄區內經常發生蟲草資源爭奪等矛盾糾紛。面對這一棘手問題,每到蟲草採挖季節,瞿發清就和同事抱著被褥、拿著帳篷,上山與村民住一起。“我的要求是至少保證同吃同住一週以上,一旦發生糾紛,民警可以立馬進行調節,這樣可以讓村民專心挖蟲草,畢竟他們就是靠蟲草賺錢。”瞿發清還帶領民警走村入戶,對村民進行思想教育,有針對性地普及法律知識。
從2016年開始,矛盾糾紛慢慢變少。但每年蟲草採挖季節,瞿發清和隊員依然堅持上山與村民同吃同住,保證村民安全。“每年挖蟲草的時候,都能看見小瞿和派出所其他民警的身影,我們遇到困難還能隨時找他們解決,感謝他們。”聽到瞿發清的講述,恰好來找瞿發清辦理事務的村民中嚇次爾讚不絕口。
9年多來,瞿發清始終帶著深厚的情感,做到責任清、任務明、幹勁不減,盡力為村民解決困難、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真正地實現了走近百姓、傾聽心聲、促進警民和諧的目的,使警徽在峽谷深山中熠熠生輝。
兢兢業業 為農戶撐起“幸福傘”
2015年,瞿發清被派駐到麥日鄉格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格伊村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典型的農牧民混居區,居民居住分散,形成了多個村組。“從一個村組到另外一個村組基本靠走路,貨物運輸就是人背馬托,道路也比較狹窄,手機沒有信號,村裏土地貧瘠,村民也很窮。”瞿發清還清晰地記得自己初來格伊村時的樣子。
“既然來扶貧,要幹就要幹好,就要幹點名堂出來。”剛到村裏的第一天,瞿發清就去找鄉政府的包村幹部一起制定脫貧計劃。
“我們發現村民主要靠養牛、藏香豬以及採摘野生食用菌為生,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發展特色養殖業。”説幹就幹,瞿發清牽頭組織成立了麥日鄉格伊村藏香豬養殖合作社,採用“合作社+集體經濟+農戶”的模式,每個家庭養殖藏香豬15頭以上,就可以與合作社簽訂合同,合作社為農戶提供養殖技術指導服務以及藏香豬外銷服務,藏香豬售出以後金額全部歸農戶所有。“通過特色養殖,農戶每年至少能增加幾千元的收入。”瞿發清高興地説,他們還鼓勵農戶養殖奶牛。“這裡的村民都喜歡喝酥油茶,養奶牛就可以自給自足,減輕家裏的購買負擔。”
不僅如此,瞿發清還提議幫扶單位購買了24台野生食用菌烤箱,以每台500元的價格出租給村民,用於壯大集體經濟。“今年通過政府的努力,我們給貧困戶每家每戶都購買了一台野生食用菌烤箱。”派出所民警扎西龍布走了進來,笑著説,“我們挨家挨戶地送過去,村民拿到烤箱別提多高興了,都誇瞿哥好呢。”
考慮到村裏的長遠發展,瞿發清還大力引導村裏的青壯年外出務工。“我來的時候發現許多人不會講漢語,文化程度也低,通過外出務工,他們可以和外面的世界多接觸,學習文化知識。”瞿發清語重心長地説,剛開始宣傳的時候還遇到了不少困難,村民認為日常農耕生産已經足夠養活自己,外出打工太累了。“我就到府一遍一遍地溝通,還與木裏縣就業局聯繫為他們開展勞動技能培訓。”
在瞿發清的努力下,不少年輕人陸陸續續地走出村子,外出務工。如今的格伊村早已不同往日,公路通了,信號也聯通了,村民生活越來越好。
“但是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完善,我們要繼續努力。”瞿發清望了望窗外,目光堅定。(楊科 趙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