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小桑椹唱響致富大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4-19 11:30:23 編輯:呂紀元
仲春時節,正是桑椹生長成熟的關鍵期。3月底,走進德昌縣永郎鎮可郎村的桑椹種植園,細長的桑樹上冒出顆顆黑紫色果實,粒粒飽滿。近年來,德昌縣在桑椹産業上下足功夫,鼓足幹勁,不斷推動桑椹産業發展,帶領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接力鄉村振興。2021年,又一個桑椹豐收季到來……
集聚桑椹優勢 百姓增收奔小康
3月的德昌,中午的溫度已可達30度,較大的晝夜溫差為桑椹糖分集聚提供了重要條件。下午5點,劉丹福正在自家的桑椹園內查看桑椹的成熟程度,“口感還有點酸,預計再過幾天便能賣了。”劉丹福是德昌縣永郎鎮可郎村的果桑種植大戶,已有多年種桑經驗的他,是打理桑樹的一把好手。
“銷售渠道、冷鏈運輸、凍庫存儲都有了,政府也在幫著我們找銷路,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劉丹福對桑椹的銷售信心滿滿。
今年桑椹的市場價在5至15元不等,當前桑椹正大量上市,市場前景一片良好,給了當地桑農強烈信心。
“桑椹在德昌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對比精耕細作的水稻來説,就是個‘懶莊稼’,但也是個富産業。平時不需要多麼精細的照看,就除草、施肥,所以很多農戶都願意種。”德昌縣蠶桑産業發展中心主任肖純平介紹道。
德昌縣地處安寧河谷腹地,年均氣溫較高,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自然條件優越,對果桑傳染性極強的菌核病等病蟲害在這裡難見蹤跡。除此之外,桑椹園內不施用農藥、不施用生長劑,桑椹完全綠色無公害,其花青素、可溶性糖含量較高,營養價值很高。這些獨特的優勢賦予了德昌桑椹品質高的特點,使其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銷量好,價格好,農戶的收入也就多了。據了解,每畝地約可産6000到8000斤桑椹,每斤桑椹售價在1至3元,每畝地農戶便可收入1到3萬元。
德昌的桑樹屬於果葉兼用桑,農戶不僅能出售高品質的桑椹,還能利用桑葉進行養蠶,實現“一种經濟作物,兩種增收方式”。2020年,德昌縣桑椹産量達10.8萬噸、産繭2.5萬擔,綜合産值達5億元,僅永郎鎮可郎村蠶農銷售收入便高達1.3億元。與此同時,桑椹産業帶動農戶1756戶、5399人增收,其中建檔立卡戶83戶、297人脫貧。
小小桑果,變成了當地村民致富的法寶,也成為德昌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重要産業力量。
近年來,德昌縣立足於當地實際,因地制宜,不斷提升桑椹産業價值與品牌度。2009年,德昌桑椹汁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潔食(猶太)認證;2014年德昌桑椹汁通過有機食品認證;2015年德昌桑椹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德昌桑椹逐漸走出了自己的發展路,打響了高品質招牌。
加快致富步伐 桑椹産業穩發力
3月30日淩晨4點,周國洪看著最後一輛挂車駛出倉房,心裏松了一口氣,終於忙完了。隨著桑椹大量上市,周國洪每天中午就開始忙碌桑椹的收貨、清點和裝車上,但這還只是開始,這樣的忙碌將持續到5月中旬——桑椹採摘完成。
在永紅村的凍庫點,周國洪拉開自家凍庫的大門展示,“這是運輸所需要的瓶裝冰塊,早做準備,運輸時馬上可以派上用場,這樣的冰塊能最大程度保持桑椹的新鮮度。”佔地十幾畝的3個凍庫,為周國洪存儲、輸送桑椹提供了強大保障。
“3月30號這天發了近40噸的桑椹,主要發往唐山、石家莊和北京這幾個地方。”周國洪介紹道。“當天收、當天發貨,每天的價格都有所浮動,主要還是看各地市場的飽和度。”2020年,周國洪共銷售了2000多噸桑椹,是當地名副其實的桑椹銷售大戶。這些年,他將德昌桑椹帶到了北京、瀋陽、石家莊等城市的市場。
周國洪越做越大的生意背後,是德昌桑椹不斷擴大的種植面積和高品質桑果的支援。截至目前,全縣桑椹種植面積約10萬畝,種植桑椹的農戶達21376戶。在做大做強桑椹産業的路上,德昌縣桑椹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據了解,該園區將以“桑椹”和“蠶”作為主導産業,面積11000畝,分為兩期進行,建成後將輻射帶動全縣産業面積10萬畝。
2021年,德昌縣以落實惠農政策為抓手,籌措4659萬元投入園區建設,圍繞園區核心,完善桑椹園區的基礎設施配置,新建宜機化道路、溝渠、裝配式蓄水池等,發展高效智慧節水灌溉示範區1145畝。此外,還建成集氣候監測、病蟲害監測、智慧農業等功能為一體的農業資訊化綜合服務平臺,遊客接待中心、展示大廳、示範性標準化養蠶房和國家桑樹資源保護基地等,改造民居民宿,以促進桑椹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
“以打造德昌‘中國桑椹之都’和康養旅遊品牌為依託,把桑椹園區打造成集‘桑椹採摘、蠶桑農事體驗、民居民宿、休閒觀光、科技示範’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是當前德昌正在努力做的。”肖純平指著桑椹園內的自動化灌溉設備、太陽能電池板路燈介紹道。(白明雲 張文俊 劉昌寧 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