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中國華服日”,漢服愛好者遊園扮靚月亮湖公園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4-16 13:01:41 編輯:呂紀元
“陽春三月綻桃花,嫦娥輕姿映彩霞。綠泉霓裳舞春意,祈福炎黃佑中華。”4月14日下午15時許,西昌市月亮湖公園內,傳來了詩歌朗誦聲,攀西華夏文化研習社的40余名社員正在這裡舉行“三月三漢服日祓禊活動”。社員們身著各式各樣、色彩豐富、隨風飄逸的漢服,佩戴著華麗精緻的頭飾,手拿著紙傘和扇子,為美麗的月亮湖公園增色不少。
據悉,農曆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誕辰,也是古代節日“上巳”。因此,選定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為“中國華服日”,旨在不忘根本,繼續前進。古代每到上巳日這一天,人們都到水邊洗滌污濁,以祓除不祥,稱為“祓禊”。(祓:古代為除災求福而舉行的一種儀式,禊: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據《晉書·禮儀》記載“漢儀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東流水上……”除此之外,祓禊還有祈求生育之意。《史記·殷本紀》記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活動上,社員們在月亮湖公園的七彩月橋上漫步,盡情展示漢服之美,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觀看和拍照。後大家又在月亮湖前朗誦詩歌、載歌載舞,共同研習詩詞,討論交流漢服文化。
攀西華夏文化研習社群主李進介紹道,《論語》記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咏而歸。”所以他們來到月亮湖打卡,目的是為了宣傳西昌,把西昌的大美景點推向四川和全國,讓更多的人在漢服日期間感受傳統節慶的美,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和習俗,所以他們一定要珍惜傳承、發揚光大。
“我穿戴的是狄髻和雲肩,我認為明代的服飾最為大氣和正式。”活動舉行的過程當中,社員們相互介紹著自己身上的服飾,整個活動十分熱鬧,大家都表達著對漢服的熱愛之情。
社員劉娟娟説,她已經喜歡漢服6年了,每年都會參加很多社團活動,第一次接觸到漢服,是6年前在西昌海河天街舉行的一次端午節祭祀活動,此後,她越來越喜歡漢服,愛上了傳統文化。目前為止,她已經有10余套漢服,涵蓋了多個朝代。劉娟娟認為:“漢服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寶,我希望通過我的展示,讓孩子們認知和愛上傳統禮儀和文化,也讓更多人加入到熱愛漢文化的行列中來。(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