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濃濃鄉情,雅礱江岸瀘寧古鎮麻糖甜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4-08 12:45:51 編輯:呂紀元
在中國眾多的味道裏,甜算得上首屈一指。麻糖,似乎總是和童年聯繫在一起,那些最直接的味覺愉悅感,最天真的童年往事也總能勾起遊子對家鄉的眷戀。
叮叮糖也叫麻糖,是特色民間名小吃,色澤如晶瑩剔透的白玉,又脆又甜。輕輕掰一塊兒放進嘴裏,瞬間就化,回味無窮,深受人們喜愛。叮叮糖還具有止咳化痰、潤肺之功效,既能當糖吃,也能作一些中藥的引子。
麻糖在民間有個傳説:一農戶家裏屋頂漏雨,雨水將屋內的糧食浸濕,沒有及時發現,糧食發芽長出苗來。妻子不敢給丈夫説,便偷偷將發芽的糧食曬乾後磨細,乘丈夫不在家時煮粥食用。一天她把煮好的粥渣過濾成清湯,盛在鍋裏便出去幹活,由於爐內余火未熄滅,等她幹活回來喝粥時,鍋裏的粥變成了固體,嘗了嘗卻甘甜如怡,從此天下有了麥芽糖,後人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通過濃縮扯白等工序,造就了現在的麻糖。
在面朝雅礱江,河岸上的瀘寧古鎮,村裏人世代以來都有在春節時熬製麻糖的習慣。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糖果稀缺,智慧的母親熬製麻糖代替糖果,如今糖果已不再稀奇,反倒是麻糖一直被大人們視作為孩子們準備的一份特別的節日零食,老少皆喜。
麻糖作為瀘寧當地特色食品,曾是最為走俏的年貨,如今變成帶著濃濃鄉情、走親串友的理想禮品。
麻糖中的甜源於小麥中的麥芽,糖分主要依附在根部,好的麥芽可以讓麻糖口感倍增,所以育芽最為關鍵,每天都要淋芽兩三次。經過半個月的時間,長出麥苗,將其切成碎。米淘洗乾淨浸泡一夜,待吸水膨脹後,與切碎的麥苗混勻磨碎成漿。汁水放進一口大鐵鍋裏反覆熬製,持續熬煮以濃縮水分,此時得把握好火候,不停地攪拌,防止受熱不均導致麻糖焦苦。待熬煮成糊狀,糖汁漸漸變稠變白,且散發出一股濃郁的麥香味兒,即可舀出,再如拉麵般反覆拉扯,一直將糖塊拉至銀白色。隨後擱木板上,自然風乾。
人們大多時間在街邊擺個攤位,有時也會背竹背和挑籮筐賣麻糖,將一份冬季時節的慵懶醉意與綿和傳遞給每一個人,也讓人們的生活中多了些許甜蜜的色彩。太多的食物在中國人的習俗裏被賦予了太多樸素的情感,成為美好祝福的寄託,它看似微不足道,只是一顆叮叮糖,卻把經年累月的大愛藉以節日潤物無聲地表達,而我們通過這些食物所記住的,不僅是這份特殊的味道,還有無以為報的養育之情。(李順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