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陽縣東山社區搬遷群眾從新居走向新生活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4-06 01:24:16 編輯:呂紀元
一個全新社區的建構,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中實現的。
東山社區是金陽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搬遷群眾主要來自全縣14個鄉鎮的38個深度貧困村,共安置入住1200戶6595人。
住進了嶄新的新房,是貧困群眾新生活的開始。對於東山社區的社區幹部們來説,則是新工作和任務的開端。
春暖花開時,搬遷群眾已經在這裡居住了半年以上,社區裏熱鬧又有序。
搬遷群眾入住以來,伴隨著一項項政策的落實、落地,東山社區積極探索治理新模式,以實現搬遷群眾住得安心、過得放心、充滿信心、生活舒心、萬眾一心為目標,推動社區呈現出現代化居住社區雛形。
社區治理
從解決總是堵塞的下水管道開始
儘管有心理準備,但搬遷群眾入住後出現的一些問題,是東山社區幹部們沒有預料到的。
“不會用防盜門、不會用衛生間、不會用電飯煲和電磁爐,小孩隨地大小便、大人隨地吐痰,老年人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居民們遇到的最突出、最普遍的問題,是下水管道堵塞。”
“下水道經常堵塞,根本原因在於搬遷群眾向裏面倒垃圾。不改變群眾生活習慣,這個問題就無法解決。”社區治理工作,往往與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息息相關。
東山社區黨委書記俄底土亨説:“這些問題,社區幹部每天入戶收集並做了記錄,需要一件件解決。”
解決這些問題的目的,在於要讓搬遷群眾了解、熟悉新居,從而産生歸屬感。2020年8月,在所有搬遷群眾正式入住後,東山社區召集所有居民召開群眾大會,講解國家政策、新區發展規劃。
隨後,社區針對已經摸清的問題,開始靶向解決。
社區明確黨小組+樓長治理模式,將整個社區分為8個黨小組,每個黨小組平均負責管理5個樓棟,抓實政策宣講、就業服務、社區穩定“三項工作”。每週,向黨支部反饋解決居民困難情況和社情民意,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同時,48棟居民樓各確定一名樓長,負責管理所轄單元住戶和公益性崗位,精準掌握居民資訊、精準兌現惠民政策、精準開展居民服務,切實做到“微治理”。
在經過全覆蓋培訓後,東山社區的48名樓長每天入戶,從前期收集的問題開始,教會每位搬遷群眾使用新家裏的電器等所有設施。
為了督促搬遷群眾儘快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適應現在的居住環境,社區要求各位樓長要督促搬遷群眾:衛生間裏必須有洗漱用品,要洗臉洗腳;廚房衛生必須打掃乾淨;鞋子和衣物必須擺放整齊……
一個多月耐心工作,再加上批評和激勵,諸如下水管道堵塞等問題被解決了,居民們更加適應了社區生活。
下水道不再經常堵塞,治安環境整治,更讓居民的心裏也不堵了。
為了創造一個良好治安環境,東山社區組織治安巡邏隊和志願服務調解隊。其中,治安服務隊負責定時巡邏和定點留守,堅持每日夜間巡社區上下、日間巡重點區域、定點守所管樓棟。志願服務調解隊則充分發揚“德古”傳統,負責居民矛盾糾紛調處。
目前,社區已制止治安及各類安全隱患16起,幫助居民協調解決困難22起。此外,借助網格化協調指揮中心和呼叫服務中心,解決各類問題18起,推動基層治理效能和群眾認可度、安全感不斷提升。
理順基本生活若干細節,移風易俗開始起步。
移風易俗
建設和諧安寧文明的社區
怎樣讓社區有嶄新精神面貌,成了東山社區治理的“後半篇文章”。
從移風易俗抓起。經過仔細思考,社區決定把喪事從簡作為主要抓手。
2020年7月,搬遷群眾石一里格的妻子因病過世,成為東山社區裏的第一件喪事。得知情況後,剛剛成立的紅白理事會立即前往做工作。
在做通石一里格家工作後,逝者的父親到達並聽説不準殺牛後,表示強烈反對並質問女婿:“為什麼不能殺牛?”
紅白理事會成員們曉之以理,給老人家講清楚相關規定和社區村規民約,並給他算了喪事新辦的經濟賬;動之以情,告訴他雖然女兒走了,但孩子還要讀書,用錢的地方還很多。老人最後終於鬆口,“喪事新辦”取得了成功。
俄底土亨説:“社區組建了由7人組成的紅白理事會,理事會成員跟蹤督辦社區內婚喪嫁娶事宜,推動實現老人去世不殺牛不燃放煙花爆竹、控制聚餐規模、遏制婚嫁高額彩禮。”
為了在硬體上支援移風易俗,東山社區採購了價值47000余元的切肉機、桌子等物資,無償提供給辦喪家庭使用,並根據社區實際設置了3個婚喪喜事集中辦理點。如今,社區裏的喪事花銷從平均5、6萬降到了1.5萬左右。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是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治理的目標。
為了讓社區居民後續發展順利,實現能致富的目標,東山社區加大勞務輸出力度,盡最大能力動員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外出務工。同時,依託東區項目、蔬菜基地、果園基地、開發公益性崗位就地就業。同時,鼓勵群眾自主創業,通過餐飲、交通、旅遊、彝繡等行業帶動一批群眾創業就業、增收致富。目前,社區裏已經有各類自主創業攤販142個。
社區鼓勵村民們組成合作社,輪流在原居住地放牧,帶動搬遷群眾發展畜牧業。此外,社區把60歲以上無勞動能力及弱勢群體納入低保範圍,確保應保盡保。
一個融合的社區,社區居民的相互熟悉與和諧相處必不可少。
3月8日,東山社區舉辦了“三八”婦女節活動,評選出39位社區“活雷鋒”、39對好婆媳、39對好母女,並組織了“表彰+節目表演+互動遊戲”,在弘揚社區正能量的同時,促進居民多元互動,增進搬遷居民的社區融合。這樣的活動,在社區還有很多。
站在現在的東山社區裏,可以遙望金陽縣老縣城,半小時一班的公交車讓社區群眾出行更加便捷。社區所在的河東新區和金陽老縣城中間,橫跨金陽河的金陽河特大橋正在穩步推進建設,預計於今年10月正式通車。
東山社區,未來可期。(錢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