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山野 防火于未“燃”——走進德昌縣永郎鎮森林草原防滅火摩托車騎行隊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4-04 13:08:22 編輯:呂紀元
在德昌縣永郎鎮,有一支身穿迷彩服、佩帶紅袖套的摩托車騎行隊。進入森林草原防火期以來,他們或蹲守在交通要道,或巡邏在山野林區和田間地頭,到處都能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
“3支永郎鎮摩托車騎行隊現有隊員46人,由全鎮7個村(社區)的村民和縣林草局永郎、錦川和老碾森林管護站職工組成。村社隊員平時負責自己網格化區域的巡山護林,同時參與騎行隊組織開展的集中訓練、集中巡邏和突擊檢查等任務。”永郎鎮黨委書記盧平介紹。
宣傳到處能聽到喇叭聲
三月的德昌春意盎然,剛下高速公路蒲壩出口,遠遠就能聽到《德昌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的廣播。
走近一看,聲音是從一輛停放在公路邊上的摩托車上發出的,車上除安裝有大喇叭,插有永郎鎮森林草原防滅火巡查小紅旗外,後踏板兩邊還放有兩個20公斤的塑膠水桶。
一名身著迷彩服的隊員正在路口值守,小夥子説他是騎行隊的隊員,名叫徐吉,是蒲壩村8社村民,堅守在這裡有三個月了。
在錦岔路口,德會高速公路正如火如荼施工,這裡是騎行隊員馮濤的網格管護區域。一隻高音喇叭不間斷播放,擺放在路邊的一個破舊沙發成了他每天最好的休憩地。從早上8點堅持到晚上11點,沒有特殊情況從不離開,馮濤死死盯牢在這裡,午飯和晚飯都是家人輪流送。
“我們現在將24人分成6個小組,分別到蒲壩、錦川和羅乜三個村開展工作。白天宣傳重點放在重要交通要道和重要進山路口上;晚上重點放在入戶宣傳上,因為這個時段人最多,宣傳效果也最好。”騎行隊長熊建明説。
摩托車本身就具有自身輕便、快捷、靈活等優點,十分適合在林區道路行駛和進村入戶宣傳,自打錦川摩托車騎行隊安裝上大喇叭後,24輛摩托儼然成了24個“流動廣播站”。
“流動廣播站”又來了,成了當地百姓口頭禪。
入戶核實“十戶聯保”情況
3月31日下午,騎行隊來到蒲壩村二社入戶檢查了30戶村民“十戶聯保”和村民輪流值班值日牌傳遞情況。
在刁德明家,熊建明問道:“知道什麼是‘十戶聯保’嗎?”“知道,我們這個組只有9戶。”
“聯保組長是哪個?”“刁德剛。”刁德明一口回答道。
晚8點,蹲點駐守在蒲壩村的德昌縣婦聯主席謝玉蓮也隨騎行隊參加了對二社和八社入戶宣傳,人數達到100余人。
詢問過程中,百姓大都熟知“12119”火警報警電話,對聯保戶姓名也都報得上來,但也有個別村民回答不全。
村民霍計香説:“這些騎行隊員辛苦得很,他們白天巡邏盯山頭,晚上還要過來給我們宣傳,昨個都入心了。”
蒲壩村有山林6640畝,住家戶1070戶3156人。實施“十戶聯保”以來,他們將相對集中的10戶左右村民編為一組,共同承擔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和任務,每個聯保小組由村民推選一名聯保組長,森林草原防火期,組長組織成員在本防火責任區巡山護林,相互結伴、相互監督,效果很好,村支部書記聶登富表示。
騎行中,每個隊員包中都裝有宣傳單,仔細一看,原來是森林草原防火“十戶聯保”責任清單和告知書等,防的是被風吹掉或自然脫落,能隨時交給農戶再貼上。
回訪對照問題清單排查
督促檢查轄區內油庫、凍庫和林區內施工企業也是騎行隊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
“不僅要查,還要回訪,確保整改到位。”
在錦川森林管護站,熊建明拿出兩份記錄著騎行隊近期查出的問題,共有8項,涉及一家凍庫和一家施工企業。
一條是“德昌至會理高速公路TJ-1項目靠近林緣施工區有煙頭,施工人員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識”,要求4月5日前整改到位。
另一條是“德昌縣全能凍庫周邊可燃物清理不徹底,庫內沒有放置儲水罐”,要求3月31日前整改到位。
下午,騎行隊前往全能凍庫和德昌至會理高速公路TJ—1項目部復查。
“我請了8個傈僳族群眾花了3天時間把凍庫周邊的草全部割乾淨了,還買了能裝兩噸的水桶放置在庫內,吸煙也安排在指定地點,放置了水桶,現在你們找不到一個亂丟棄的煙頭。”凍庫老闆李倫介紹道。
在德會高速項目部,安全負責人周濤介紹,3月29日至30日已停工兩天,專門組織施工人員進行防滅火知識集中培訓,相關資料他們也要報錦川森林管護站一份備案。
熊建明説,他們對騎行隊有一套自己的管理辦法,所有隊員除安裝APP,巡護軌跡隨時可查外,每週還召開例會,人人發言,讓每名隊員明白自己本週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不到位,並評選2至4名隊員進行表揚。
“我們現在隊列也學會了,抽空大家還聚在一起拉拉歌、打打拳,放鬆放鬆!”來自蒲壩村一社的隊員張德松説道。(張霖 吳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