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市沙溪街道滕王閣社區與原嘉陵村合併後,在河北經商多年的任國永回鄉投資,利用閒置校舍建起了生態康養中心;瓦口隘村村“兩委”集思廣益,集資造橋、整理河堤、組建專業合作社,幹成了多年想幹卻沒幹成的大事;金河社區與周邊村組組團發展,建成遊客接待中心,共同發展觀光農業……
春節前夕的閬中市沙溪街道一派繁忙景象。沙溪街道黨工委書記侯強有感而發:能人帶好頭,鄉村振興有奔頭。
轉變思想 嚴把業主引進關
沙溪街道地處閬中市北郊,轄3個行政村、2個農村社區,有農業人口1.32萬人。“在發展農業産業過程中,我們也走過彎路。”談起招商引資發展産業,街道辦和村組幹部別有一番滋味:引入的涉農企業和産業大戶中,有的專為政府補貼而來,補貼少了勁頭就小了;有的美其名曰發展現代農業,卻想偷偷改變土地用途;有的兩三年不見效益就毀約走人,連土地流轉金都不給……
“鄉村振興需要各類社會資本參與,但應該分清真投資還是假投資,衝著補貼而來的投資者幹不成大事。”金河社區黨支部書記莫治坤勸退了好幾家土地流轉大戶,收回近200畝土地。“最多的一家連續8年不交流轉費,全靠村上給老百姓墊交流轉費才擱平,招這樣的業主有什麼意義呢?”
“真心實意創業的人,不會專門衝著政府的補貼來。”滕王閣社區黨委書記茍晏賓有同感。“歸雁”任國永回鄉搞生態康養中心,投入幾百萬元,未找街道辦和社區要一分錢補助,“我看好的是家鄉投資創業環境和廣闊的養老市場,離家日久,也該為家鄉父老做點事,將來辦成了,政府按規定以獎代補就行。”
沙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曾勝勇表示,打土地歪腦筋的堅決擋住,真心幹事遇到困難的全力扶持。
瓦口隘村一業主種植果樹年年虧損,村上勸其退出100畝土地,剩下的則換栽優質品種。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啟志説:“有的業主屬於定位不當導致發展困難,及時調整還是可以渡過難關的。”
“現在城市引進企業要求嚴格,農村招引業主也應該設置門檻。”曾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的侯強直言,“不得罪假創業的人,就要傷真創業者的心,最終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
傾注感情 全力扶持創業者
“鄉村振興需要能帶領群眾發展綠色可持續産業項目、為農村帶來新理念、創造新思路的新型人才。”沙溪街道辦和村、社區幹部在“擦亮眼晴”的同時,又讓真心實意的創業者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
“碧勝農場”業主鄭勝創業得到街道辦、社區的大力支援,政府還定期安排他到農業院校培訓“充電”,並邀請專家現場實地指導,使其一步步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大王”。如今年收入上百萬元的鄭勝實話實説:“在農村創業既需要個人的膽略和魄力,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扶持和關愛,兩者缺一不可。”
閬味香調味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鄭月佳大學畢業後,回鄉傳承和發展家族傳統手藝——手工豆瓣。沙溪街道辦多次安排她外出考察學習,幫助其打開銷售渠道。幾年間,公司産品就從單一的豆瓣發展到酸菜、豇豆、泡蘿蔔等10余個品種,銷售範圍也從閬中擴展到川東北地區。
金河社區居民劉強興辦的“橘園民宿”剛開張就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將近半年時間經營慘澹,一度想關門了事。莫治坤三天兩頭來支招鼓勁,街道辦幹部也發朋友圈幫忙推介,生意一天天有了起色。“去年國慶節期間天天客滿,半個月掙了好幾萬元,總算挺過來了。”正忙著組織村民腌制臘貨的劉強笑逐顏開。
“對待真心實意發展産業的創業人士,哪怕實力不強財力不厚,我們也要全力扶持耐心幫助。”沙溪街道辦負責人介紹,沙溪街道不僅注重回引在外創業成功的黨員人才,還堅持從源頭抓起,注重從人品好、熱心公益事業的年輕人中發展黨員,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能人帶動 鄉村處處氣象新
隨著一些思想活躍、頭腦靈活、理念新穎的能人登上舞臺,沙溪街道的鄉村振興呈現出新氣象。
在外創業的付波回鄉後,投資150萬元,將自家老宅改建成鄉村民宿。同時幫助本村村民規劃了35家各具特色的鄉村民宿,有效防止了民宿建設盲目跟風。“民宿興起後,村裏人氣變旺了,過去滯銷的水果、蔬菜、臘肉等農副産品也好賣了。”當地村民説。
鄭月佳在瓦口隘村流轉土地200畝,採取“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模式,使38家貧困戶每年不出家門就能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水果大王”鄭勝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免費為鄉鄰提供技術指導,並負責聯繫銷售渠道,形成了産、供、銷“一條龍”。
2020年重陽節期間,任國永自費為村裏70歲以上老人連辦三天壩壩宴,讓老人們感受到濃濃愛心。他還承諾,康養中心建成後,將接收本村五保老人免費入住。“生態康養中心和生態型酒店建成後,將有上百名經濟寬裕的老人入住,加上週末來探望的親屬,對本地經濟將有明顯拉動作用。”滕王閣社區黨委書記茍晏賓説。
日前,瓦口隘村四組34戶村民將土地交由集體統一流轉,並組建合作社辦食品加工廠。
金河社區鄰里關係融洽,往往一戶有病,幾家探望。受此啟發,金河社區籌劃建設片區遊客中心,帶動鄰近的隘口、青包山村組團發展,搞全域鄉村旅遊。“鄰里和氣,社區和諧;鄰村團結,片區興旺。”莫治坤一語中的。
……
如今,沙溪街道各村居既抱團進取又錯位發展,在青包山村等地規劃“鄉村水果示範片”,成片發展柑橘、蜜柚産業2500畝;在大河梁村等地規劃“鄉村蔬菜産業帶”,規模種植蔬菜2000畝……沙溪街道辦事處主任何英直言:“正是觀念全新的村組幹部和返鄉能人的精心謀劃,以特色産業為支撐的鄉村振興模式才得以順利實施,老百姓也有了持久增收的路子。”
數據顯示,儘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沙溪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20906元,比2019年增長5%左右。
“鄉村振興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我們要積極回引各類優秀人才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閬中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全傑表示。(董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