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社區研學開創者謝慧然:讓社區成為孩子成長的第三空間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7-31 11:50:38 編輯:謝川霞 點擊:
“社區、公園、廣場、綠道是孩子們就近研學最好的的課堂,這是城市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見到謝慧然時,她正在成都東湖公園考察社區研學場地。
坐在長椅上,指著眼前的這片公園,謝慧然感嘆道:“這裡的植物、昆蟲、綠道、小廣場及它們的故事都是孩子們難得的社區研學素材和場所。”
80後的謝慧然,兩個孩子的媽媽,資深媒體人,現任成都旅遊協會研學分會會長,也是成都最早一批從事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的人,有著多年研學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同時她還是“泛社區研學”的開創者,並延伸出“糖粉媽媽團”作為“泛社區研學”的落地産品。
開創泛社區研學:推倒兩面墻,讓孩子走進自然和社會
從2014年國務院首次明確了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範疇,5年多時間裏,研學從無到有,從春天迅速邁進初夏。
2017年,成都在全國率先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也就是從這一年起,有著多年研學實踐經驗的謝慧然開始研究社區研學。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她開創性地提出“推倒兩面墻”的“泛社區研學”理念,為此她也成為成都“泛社區研學”的開創者和推廣者。
“過去孩子大多被圈在學校和家庭這兩座圍墻裏。在學校主要是書本知識為主,回到家裏,家門常閉,同一樓層的都很難見一面。孩子與自然和社會總有一段難以縮短的距離。”
在多年推動研學實踐的過程中,謝慧然發現研學旅行雖然已被納入教學課程,主管部門表現出對實踐教育的信心和決心,但是目前的研學還僅僅解決短時和個別區域的教育實踐問題,不能成為常態和生態系統,而且成本較高,與社會對綜合實踐教育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
而“泛社區研學”圍繞社區開展研學,但又不局限于社區和研學,它屬於研學旅行範疇,但它是以往以旅行和教育融合的研學的升級迭代,能很好地填補研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空白。‘推倒’學校和家庭的“兩面墻”,讓孩子在課餘時間、週末假期等相對的碎片時段就近走進公園、綠道、廣場、書吧等社區公共空間,認識社會和感受自然,讓實踐教育得到充分實現。
通過泛社區研學,讓孩子從小融入社會和自然,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溝通,並將書本知識轉化于應用,從而推動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
同時,謝慧然表示,泛社區研學與遠距離的遊學、營地、場館研學等並不衝突,遠距離的遊學仍然可以在寒暑假等時間開展,他們是研學有機體的互為補充。
研學先行者:與研學旅行的不期而遇
謝慧然與研學旅行可謂是有著一種莫名的緣分和感情。
早在十年前,謝慧然便和她的成都彌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耕媒體,在立足媒體宣傳的同時,不斷深耕旅遊、教育等行業。積累了峨眉山、九寨黃龍、都江堰、青城山、西嶺雪山、安仁博物館小鎮等川內眾多優質旅遊資源;並與南韓國家旅遊發展局、濟州島、江原道、泰國國家旅遊局、新加坡國家旅遊局等駐華旅遊機構保持深入合作關係。
期間,謝慧然團隊利用手頭優質的旅遊資源不斷探索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與一些學校聯合開展“校外課堂”,幫助學生將課堂書本知識在校外轉化應用。
而“研學旅行”恰恰與教育、旅遊兩個行業最為緊密,彌香持續十年的耕耘與隨後到來的“研學旅行”的春風不期而遇。
2013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2014年8月《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明確了“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範疇。
“之前根本沒有研學旅行這個概念。”也就是在這一年,謝慧然便與她的合夥人一起著手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研發和具體實施。可以説成都彌香是國內最早響應國務院號召實踐研學旅行的第一批實體。
這些年的研學旅行實踐,讓謝慧然對研學旅行有了更深的體會:研學旅行的內涵是實踐教育,並非教育和旅遊的簡單結合,旅行是載體,它承載的是讓學生在旅行中去體驗如何將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去更好的運用,將課本的知識現實化,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去認識,進而學習和掌握其中的知識點。簡單來説,研學是一場認與知的實踐之旅,是對課堂學習的一種實踐補充。
從天府遊學社到糖粉媽媽團
在先行探索實施了以成都優質自然人文資源為基礎的“天府文化系列大課堂”備受成都教育界追捧的研遊學課程後,2017年,彌香旗下“天府遊學社”品牌應運而生。
天府遊學社是彌香重點打造的兩個産品之一,它以豐富的旅遊資源為基礎,研發針對適齡家庭的親子研學産品。天府遊學社集合了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優質師資資源,擁有強大的課程研發能力。
截至目前,天府遊學社已成功運作包括以成都鄉土人情為基礎的“成都街巷志”、以西嶺雪山自然資源為基礎的“西嶺森林大課堂”、以安仁古鎮歷史文化為基礎的“安仁文博大課堂”、以都江堰世界遺産為基礎的“都江堰雙遺大課堂”等三十多個天府文化系列研學課程。並與大型國家機構和集團聯動,推出“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科普探索課堂”、“國産大飛機航空科普體驗課堂”等系列産品,受到社會熱烈反響。
2019年年初,廣東一家大型教育集團看中了天府遊學社的研學課程研發能力和實踐經驗,希望能與天府遊學社合作研學。天府遊學社研發團隊在接到訂單後立即著手研發了針對廣州學生的“天府文化大課堂”:從庇護成都2000多年的都江堰到天府標簽熊貓谷,從“窗含西嶺韆鞦雪”的西嶺雪山再到網紅之地寬窄巷子,他們將天府歷史文化和現代網紅巧妙地植入5天的研學旅行中,遠道而來的100余位廣東師生帶著對天府文化的回味滿意而歸。
2019年新春伊始,在天府遊學社成熟運營的基礎上,彌香旗下另一個産品——糖粉親子平臺正式上線運營。糖粉是基於天府遊學社出品的一款專業的親子一站式多元網際網路平臺。平臺運用網際網路思維,以開放共用的心態為親子行業的商家打造一個高效的分銷平臺,為廣大親子家庭提供高性價比且安全可靠的親子産品。
疫情給研學按下了暫停鍵,但也就是這段時間,謝慧然和她的團隊開始孕育另一個研學産品——糖粉媽媽團。
讓社區成為學校、家庭之外孩子成長的第三空間
因為資深的研學經歷和專業背景,2019年,謝慧然當選為成都旅遊協會研學分會的第一任會長。“從那一刻起,我意識到我已經不僅僅是一名研學從業者,身上還有了更重的行業責任。”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2020年蒙上了一層陰影,也使整個研學行業遭受重創。如何帶領成都研學走出陰霾?成為擺在謝慧然面前的問題。行業問卷調查、培訓,研學課程打磨,謝慧然和會員單位一起苦練內功,等待著疫情後的行業復蘇。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謝慧然開始思索泛社區研學的落地。謝慧然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調查發現,很多媽媽是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而全職媽媽在個人心理和未來職業規劃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在家帶娃久了往往會不自信,缺乏社會認同感,甚至對未來職業存在恐懼,而全職媽媽們又急於得到認可,找到自己帶娃之外的價值。但另一方面,由於家庭原因,又很難脫離全職媽媽的現實身份。
如何能讓全職媽媽們在帶娃的同時又能找到職業發展途徑,將孩子教育與職業發展結合起來?
於是,在糖粉親子平臺的基礎上,“糖粉媽媽團”順勢誕生。以社區為主要場所和內容開展研學活動,全職媽媽分區域分社區組織孩子和家庭進行泛社區研學。謝慧然團隊組織專家針對泛社區進行課程研發,每年為全職媽媽提供52套研學課程,或者針對該社區的研學課程定制,並提供專業的研學指導老師。糖粉媽媽充分參與到組織、場景打造、課程研發和實施,既讓孩子就近研學,在研學的過程中提升孩子與人與社會的認識和溝通,又能讓全職媽媽在帶娃的同時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自我價值。
謝慧然在成都各區縣邀約了數十位全職媽媽,跟她們談了糖粉媽媽團“泛社區研學”的想法,得到了媽媽們熱烈的響應。紛紛表示,願意加入糖粉媽媽團,並詢問區域代理的事情。
隨後,謝慧然團隊還深入到成華區、錦江區、武侯區等社區進行調研,糖粉媽媽團泛社區研學項目得到了各社區熱烈歡迎,不少社區主動提出願意為泛社區研學提供場地。
和幾年前踏準研學節點一樣,無疑,在成都大力發展社區治理的大背景下,謝慧然糖粉媽媽團泛社區研學又一次踏準了節點。
糖粉媽媽團的項目也初步得到了驗證。謝慧然表示,只要用心做教育,為孩子成長著想,就會得到媽媽們的認可!
謝慧然表示:“泛社區研學”才剛剛起步,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行業、家庭、學校等方面的參與。
謝慧然認為,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下,泛社區研學更具現實意義,它解決了當前研學不能跨域的問題;再加上近兩年成都著力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社區將在居民生活和學生教育方面發揮更大的空間平臺作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學校和家門融入到社區,社區將成為孩子在學校、家庭之外的第三成長空間。(張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