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一大早,四川旺蒼縣白水鎮同心村的蔬菜老闆王元洪電話響個不停,他種植的60多畝時令蔬菜已經開始收穫,客商紛紛給他打電話下訂單。
隨著王元洪走進綠意盎然的蔬菜基地,一個個青海椒油亮透綠,一根根豇豆從藤上垂下來……“茄子這兩天剛好趕上好市場,整車批發都是1.4元一斤;像這個豇豆已經是第二季了,2.5元一斤還供不應求,現在正在熱銷。”看著正在打捆裝車的豇豆,王元洪高興地説。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關鍵。“自從到白水鎮同心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以來,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要給老百姓找一個長久的增收致富項目。”旺蒼縣應急管理局駐白水鎮同心村第一書記康勇介紹,同心村緊挨著白水場鎮,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經多次徵求老百姓的發展意願,因地制宜,最終協調將60余畝的土地以800元/畝的價格流轉給了個體戶王元洪種植大棚蔬菜。
據了解,在引進個體戶王元洪的時候,幫扶責任單位和村兩委就與其協商將30余戶剩餘勞動力簽訂三年合同,按男勞動力80元/天、女勞動力60元/天在基地務工,月月清算工資。“針對貧困戶我們優先務工,不論何時來都能優先照顧,其餘老百姓則按表冊排班。”
蔬菜産業的規模化發展,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家門口務工”就業的機會,有效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問題。
“我老公聾啞、智力障礙,長期骨質增生,女兒患白血病離世後,家裏失去了主要勞動力,幫扶部門聯繫相關單位、企業、學校等幫扶我們籌措到10余萬善款外,還安排我在蔬菜基地務工,切實解決了我們家的問題!”來自同心村二社貧困戶趙紅柳説。
該蔬菜基地合理利用當地土地、河水、環境等優勢資源,通過對茄子、辣椒、番茄、黃瓜等瓜果蔬菜進行集約化育苗、實施嫁接技術,嫁接後移栽的番茄、辣椒、茄子等苗架都長到1.5-1.8米高,長勢旺盛、産量高、採摘期長,彌補了反季節蔬菜的供應需求,年産值可達100余萬元,帶動了當地50多名老百姓致富增收。
據王元洪介紹,通過近兩年的經營,同心村的蔬菜種植已形成一定規模,收益十分可觀。截至目前,在其務工的男勞動力每人平均純收入26400元、女勞動力每人平均純收入19800元。同時,他還和其他幾位合資人在白水鎮白水村胡家溝發展了65畝多的蔬菜,訂單供不應求,預計還將帶動周邊20余人致富增收。
“同心村的蔬菜産業興起後,相繼帶動了周邊老百姓的蔬菜種植,截至目前白水鎮蔬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30多畝,形成了規模效益和示範帶動作用。”白水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到,目前這些蔬菜通過訂單,銷到廣元、成都、陜西等地,暢銷省內外,蔬菜産業已成為全鎮的重要産業。
“下一步我們還將持續加大對同心村的幫扶力度,和村兩委準備繼續擴大規模,計劃要將蔬菜基地發展到200畝,同時考慮發展優質水果和生豬養殖項目,讓當地老百姓長效增收。”旺蒼縣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説。(代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