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小滿。廣元市朝天區深度貧困村——大灘鎮捍紅村貧困戶趙全青一大早就接到訂購土雞的電話,正準備騎摩托車送雞到府。
在趙全青兩層小樓右側的林子裏,200余只土雞正撒著歡兒覓食;一旁的豬舍裏,吃飽喝足的十多只小豬偎依在豬媽媽身邊酣然入睡;房檐下,整齊擺放著的六隻蜂箱周圍,成群的蜜蜂在陽光下盤旋飛舞。雞鳴聲、豬鼾聲、蜜蜂的嚶嚶嗡嗡聲,交織出一曲捍紅村群眾的“小滿”生活進行曲。
腰包越來越充實
前些日子,捍紅村駐村第一書記梁現錦不慎扭傷了左膝蓋,醫生囑咐他少走路,靜養為上,但“不聽話”的梁現錦並沒有趁此機會哪怕是休息一天。
“這段時間正是香菇産業發展的黃金時間,家家戶戶都在備料、裝袋、上架,停不下來,也不能停下來。”挪著一隻腿,梁現錦的腳步不但沒慢下來,反而更快了些。
脫貧攻堅以來,香菇産業作為捍紅村的支柱産業,發展已呈一日千里之態勢。從早期的零星種植,到2020年規模種植袋料香菇20萬袋、椴木香菇4萬椴,預計年産值將超過100萬元、種植戶年戶均增收4萬元以上,這中間,梁現錦傾注了太多心血。
住在半山腰上的貧困戶邱方元,種植香菇已有12年曆史,但卻並沒有阻擋住他2014年因兩個孩子上學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腳步。究其原因,邱方元言語中多有心酸和苦澀,“2016年以前,村裏沒有一米硬化路,種植香菇的菌種和麥麩全靠人肩挑背扛,種植2000袋香菇所需的材料就要背10多次,全是上坡路,走不到50米就要歇氣,壯勞力也要整整兩天才背的完。”
但隨著脫貧攻堅的持續深入推進,以及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進駐,捍紅村祖祖輩輩的企盼得以迅速變成現實。一條條水泥硬化路如玉帶一般,不僅串起了分散居住在大山上的捍紅村群眾,更給他們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出路。
隨著日漸暢通的道路,邱方元家香菇的種植規模與日俱增:2015年,通村毛路打通;2016年,邱方元家便順利摘掉了窮帽子;時至今日,邱方元年均種植香菇已達8000袋左右,年增收超過4萬元。而對於頭腦靈活、“生意經”嫺熟的趙全青來説,年收入10萬元早已不是夢想。
産業的從“量變”到“質變”,助推捍紅村群眾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3850元,躍至2019年的11129元,短短5年時間,翻了接近3倍,捍紅村群眾的腰包,肉眼可見的一天天充實了起來。
生活越來越“巴適”
走進63歲的貧困戶潘登彩位於村主幹道旁易地搬遷的新房時,他的老伴趙全秀和女兒正在廚房裏忙碌。潔凈雪亮的白瓷灶臺、擺放整齊有序的櫥櫃、一應俱全的廚用電器,以及氤氳的飯菜香氣,構成了這個家庭平凡的幸福。
“2017年8月,易地搬遷的房子剛一修好,我們就舉家搬了進來。”就著午飯時的兩杯小酒,潘登彩打開了憶苦思甜的話匣子,他説,“以前的老房子,實在莫法再住人了。”
潘登彩的老房子,和捍紅村許許多多群眾原來的房子一樣,在大山深處的密林裏,四面土墻,狹窄潮濕,採光差,出行難。“原來到鎮上買袋袋米,三四點就要起床,晚上回來還得摸半夜,兩頭不見天。”對比現在的新生活,潘登彩感嘆不已,現在,家門口就能趕車,買東西直接送到院壩裏,磚混結構的房子乾燥溫暖又敞亮……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能過上這樣“巴適”的好日子!
脫貧攻堅,讓生活越來越“巴適”,是捍紅村群眾的共同感受。
貧困戶邱建元感到最“巴適”的,是直接流淌到家的自來水和暢通無阻的電視信號和網路信號。“以前我們山上的住戶,大部分都是到山溝裏挑水吃,一家五口人一天至少要用三擔水,光挑水一天就得三四個小時。”“看電視都是用的那種‘小鍋蓋’接收信號,只有十幾個頻道,信號弱、受天氣影響大,節目反正就沒看‘撐展’過。”“村裏沒有基站,莫法打電話,有手機也是擺設。”
因為過過苦日子,現在倍感生活特別甜。行走在2019年已整村脫貧的捍紅村,你會發現,這裡的群眾們自有一股精神氣,知足、奮進、團結、感恩。
兒女能幹、生活無憂、家庭幸福的69歲同步搬遷戶趙義周,如今逢人就愛講講黨和國家的脫貧攻堅好政策,村裏來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還有不甘落後、自立自強的捍紅村人……在他眼裏,捍紅村能突破重重大山的封鎖,煥發新活力,這些因素缺一不可,未來,捍紅村的前景更加可期!(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