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如何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穩定和擴大就業?九寨溝縣給出的答案是以職業能力提升為核心,開啟“訂單式組織+功能表式培訓+定向式就業”新模式,不斷完善職業能力體系建設,根據“輸出有組織、求職有服務、就業有技能、權益有保障”總體要求,強化政府推動、政策引導、專業化培訓、品牌化經營、市場化輸出、一體化服務工作措施,著力促進就業增收。
“訂單式”組織
精準施策讓就業更準
為了讓更多人通過就業實現生活改善,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近年來,九寨溝縣堅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一盤棋”統籌各鄉鎮、部門、企業技能培訓工作,整合各部門培訓資源,圍繞重點産業的用工需求實施培訓,開創了全縣上下協同發力、共同推進的“大培訓”新格局。
“有了技術走到哪兒都能找到工作。”該縣草地鄉群眾李素賢通過參加酒店服務、農村實用技術等培訓後,在縣內找到了適合的工作,進一步增強了她就業的信心和致富奔康的底氣。
富民之道,惟在樂業。為此, 九寨溝縣建立縣、鄉、村、企業四聯資訊共用機制,確保“縣有聯絡員、鄉有保障員、村有協理員、企業有資訊員”,逐步形成全網格化培訓就業資訊共用機制。
與此同時,該縣堅持精準開展農民工、貧困勞動力、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五類人員”的就業意願、培訓意願摸排工作,收集空崗資訊2.4萬個,涉及工種50余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九寨溝縣勞動力培訓就業資訊系統和全員培訓檔案庫,實行動態管理,確保精準施策。
“功能表式”培訓
精品施策讓就業更易
吳清霞是九寨溝縣南坪鎮的一名普通群眾,在參加培訓前,一直過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務農生活,通過餐飲培訓後,她在神仙池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實現了穩定就業。
“在九寨溝縣,從事旅遊方面的工作就業比較容易,通過培訓我學會了旅遊服務、餐飲服務技能,以後再也不用過風吹日曬的日子了。”吳清霞開心地説。吳清霞通過培訓實現了穩定就業,這只是該縣採取“功能表式”培訓幫助貧困群眾快速就業的一個縮影。
注重按需施訓,堅持分類施訓,推動實現技能培訓個性化、普惠化。九寨溝縣結合用工需求,按照“以需求定項目,以崗位定技能”的原則,圍繞“産業+培訓”“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培訓”“企業技能需求+培訓”“脫貧奔康+培訓”的培訓模式,制定《九寨溝縣東西部勞務協作及省內對口幫扶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九寨溝縣2018年度災後系列培訓、助推脫貧奔康實施方案》等。同時,實施全民提升技能行動,廣泛開展培訓送到鄉、送到村、送到戶、送到企業、送到工地“五送”活動。堅持“按需配餐”,通過企業“點單”、政府“配菜”方式,開展功能表式培訓4240人次,促進就業3600余人次。
“定向式”就業
精細施策讓就業更廣
就業是民生之本,以改善民生為落腳點,讓百姓日子更紅火。 近年來,九寨溝縣為擴大群眾就業面,建立青年見習基地9個,並以政府買單、企業組織的方式,針對大學生、16—24歲無業青年持續開展提能穩崗培訓。
在扶持就業過程中,九寨溝縣著力提升服務水準。通過建立3個省級就業扶貧基地、2個扶貧車間、3個縣級認定扶貧基地,充分發揮就業扶貧基地促進農民工提技能促就業作用,並結合基地用工需求,開展有針對性、專業性的技能提升培訓。
“你在浙江一定要注意身體,好好工作,有啥需要就給家裏説。”“這邊吃得好、住得好,啥都不缺,你們也要注意身體。”這是玉瓦鄉八郎村群眾佘座花與在浙江省平湖市務工的兒子穆紅強在電話中常説的話。
佘座花是八郎村的一名貧困群眾,她不等不靠積極參加該縣組織的培訓,現在還是村裏的保潔員,負責打掃村裏的衛生,每月有400元的生活補助。她的兒子也通過東西部勞務協作到浙江省務工。
在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的基礎上,九寨溝縣探索建立省級專家智力幫扶基地,積極申報2020年國家級專家智力幫扶基地,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重視本土技能人才培育,積極發揮高技能人才“帶徒授藝”作用,2019年開展四川省專家服務團精準扶貧走進阿壩活動,培訓專技人員和基層群眾698人次。
同時,該縣依託州中職校、縣文旅投、四川省綠享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籌建“九寨溝大學”,全方位開展大健康、大旅遊、大環保等高端商務和職業技能培訓。依託基地效應及管理服務提質,預計將定向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促進就業1100余人次。
就業工作,任重道遠,百尺竿頭還須更進一步。 為更好解決穩崗、就業問題,九寨溝縣將繼續完善“訂單式組織+功能表式培訓+定向式就業”模式,通過與企業、社會組織合作,對準需求抓組織、對準崗位設培訓、對準市場抓定向,實現供需雙方就業與培訓無縫對接,促進企業和百姓共同發展。(陳靜 朱彥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