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朋友的“超級英雄” 鄉村幼教工作者自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2-13 12:30:56 編輯:呂紀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涼山州鹽源縣梅雨鎮三溝村幼教點,周芳婷老師參與學前學普工作數年,也用文字記錄下了鹽源幼教工作的發展。她説自己想一直陪伴孩子們走下去,做他們的“超級英雄”,為他們披荊斬棘,保駕護航……
2016年,初相識
2016年5月,我帶著一絲興奮和忐忑來到了梅雨鎮三溝村幼教點,開啟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教學。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陌生搭檔時的茫然,看到那28個幼兒時的激動,看見幼教點時的失落,剛踏入幼教點,墻壁上全是蜘蛛網和裂縫,桌子椅子“缺胳膊少腿”,沒有色彩點綴的幼教點襯著灰白色的墻壁顯得十分沉悶,讓人壓抑,幼教點不通電,經常停水,幼兒的衣服,小手,小臉蛋基本處於臟兮兮的狀態,加上幼兒大部份聽不懂,不會説普通話,“語言”成為了我們溝通最大的障礙,而我想像中的工作環境也瞬間破滅。
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不起眼,讓我忍不住失落,但值得慶倖的是,在這個地方我結識了我的搭檔,收穫了一群可愛的幼兒,見證了孩子們和幼教點的蛻變。
2017年,迷茫
幼教點的工作每天都會按照一日流程進行開展,因為缺乏實際的教學經驗,不知如何正確的計劃工作流程,只有讓幼兒反覆玩那幾個簡陋的玩具、講故事給幼兒聽。
這樣單一的一日流程不僅讓我感到疲倦,更讓幼兒覺得厭煩,所以很多幼兒都不喜歡來幼教點,這讓我十分困惑,甚至想要放棄,每當我産生這個想法時,我都會告訴自己,“堅持!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2018年,迎學普
這是我們幼教點大變化的一年,幼教點通了水、通了電、通了網,更值得高興的是國務院扶貧辦帶來了“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北京三好公司作為國家指派的技術保障單位給我們帶來了培訓、教學方法及教學物資等,“一村一幼”成為“學前學普”行動推行的主力軍。
幫扶企業多次選派專家教師對輔導員進行專業的知識技能培訓,從幼教點一日流程運用到幼教點遊戲活動實踐,從普通話專項技能提升到幼教點環創標準及要求。在參加過一次次的培訓後,我開展教學活動越來越得心應手、有條有理、養成了提前一天備課的良好習慣,利用課餘時間去收集一些關於教育教學的資料,學習一些有趣的遊戲。
不僅如此,企業方還為我們帶來了教學物資“小好故事機”“幼兒繪本”,讓輔導員的教學更加的輕鬆,讓幼兒回家後可以繼續學習普通話,加強幼兒的普通話水準,使幼兒的學習有了更多樂趣。
更重要的是企業方為“一村一幼”量身定制的月計劃、周計劃,同時配套教師用書、教學手冊等教學資料。這不僅豐富了活動素材,還為我們從前摸黑的教學點亮了燈塔。加上三好公司派遣的駐點老師,每天都會指導協助我們開展幼教點的一日流程,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法,私下的交流與相互學習讓工作開展越來越順利。
2019年,前進路上
學前學普開展以後,在各級領導及幫扶企業的支援下,以及孩子們的努力下,我們的教學明顯的有了進步。我們的教學活動越來越生活化、趣味化。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學習普通話,久而久之孩子們越來越會説普通話,願説普通話,敢説普通話,愛説普通話了。
經過2年的努力及測評,這裡幼兒的普通話水準達標率是97%,測評後的結果讓我驚喜不已。這一年《學普之歌》回蕩在村間,就連路過的老爺爺也能跟著哼唱:“説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學習普通話真情傳萬家……”
我們按照教學資料教給孩子們手指遊戲,成了他們伸手即來的指間之舞。“早上好!你好!很高興認識你!……”幾乎成為孩子們每天約定好的暗號。家長們總是笑説:“孩子在家總叫我們説普通話,我們也説不好,還要孩子教。學了一些之後出去打工還用得上,學説普通話真好!‘一村一幼’真好!”
假期裏偶爾會收到孩子們發來的語音,居然不約而同都是用的普通話。聽到那些天真的話語和童真的問候時都覺得很幸福,這時候才知道我們的工作是多麼有意義。這時候才明白努力總會有收穫,也才知道原來自己是那麼感性的人,居然會因為孩子發來的一句“老師,我想你了!”而流淚不止,然後發呆到忘記回復孩子一句“老師也想你了!”
2020年,未來可期
四年時光,很多事物都已改變,比如幼教點的設施設備,環境、幼兒教具等,灰白的墻壁被色彩所覆蓋,抬頭再也不用擔心看見搖搖欲墜的小蜘蛛,幼兒的飲水杯有了屬於自己的“小房子”,工作的地方還是在那裏,共處四年的我和它早已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我熟悉它的每一堵墻、每一寸土,熟悉到閉著眼睛也知道哪一個角落的哪一塊斑記是哪一個熊孩子留下的,熟悉到不在那裏也可以清楚的説出此刻那裏天空的樣子。它是我最好的見證者,學普還未結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的故事都將在這裡繼續啟程。我想一直陪伴孩子們走下去,做他們的超級英雄,為他們披荊斬棘,保駕護航。(金夕雅)